此行第一站,Genoa,中文译名热那亚。为了游记写得真实,特意查了下,竟然是意大利第六大城市,哥伦布的故乡。但似乎远远不如其它旅游城市名声在外。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估计肯定不会到此一游。
酒店就在这条街上,人行道被建筑物延伸出来的檐廊遮住。上海金陵路,广州上下九的欧式建筑,想来都是同一风格。可惜横七竖八的电线太多,有碍照片的洁净度。
出酒店向右,便是该城最著名的PIAZZA DE FERRARI,法拉利广场。喷泉,加上结构复杂的建筑环绕,每个角度看上去都很有历史的厚重感,让我的镜头不知应该定在何处。
第一天晚上,我拿着地图请酒店前台推荐个附近的中餐馆。按理说5分钟之内应该能走到。可我沿着广场周边的大路转了20分钟也没发现地图上那条“路”。斗胆向建筑间的“缝儿”里看了一眼,才发现仅两三米宽的狭窄的巷子,45度角的坡下,餐馆的霓虹灯正阑珊。第二天上午,趁着公务还没开始,我背起相机丈量马路。这些大楼和它们之间的石板路,构成OLD TOWN
没做过功课,教堂的来历一概不知。对宗教也不求甚解,只有一股强烈的对历史的好奇,驱使我一路走下去。
时间差不多了,凭感觉往回走,误打误撞走到居民区,发现一口老井。还有几个退休老伯伯八卦。像不像ZT蓝童鞋的老年欧洲版?
晚上当地分公司请吃饭,去年我们收购的家族企业。公司创始人老爸长得像阿童木里的茶水博士,很CUTE的小老头。每次见面我都想拍拍他脑袋。女儿是总经理,带我去OUTLETS购了趟物,就成了闺蜜。她老公在日内瓦工作,每周开4小 时的车穿过法国回来过周末。典型的意大利帅哥,热情奔放。知道我要去威尼斯,坚持要给我安排个朋友接待。据说会让我感觉自己像女王。我本不想麻烦别人,被 他忽悠得不麻烦他反而不好意思。席间大家互相学习用不同语言说那三个字,还有再见。销售经理和他老婆互相声情并茂地反复练习“挨尼”。我说以后你俩天天通 电话最后一个节目就是挨尼, ZAIJIAN,然后啪挂断。
那天的饭店很小,在城中的小山上。
老板娘跟他们很熟,意大利人又能白话,从坐下就叽里咕噜不停嘴地说。后来她们夸我保养得好,脸上没皱纹。我说都是因为她们表情太丰富,打个招呼就运动了所有面部器官。聊得很欢乐, 我估计也长了几根皱纹.
那天头枱吃的是生肉色拉。鲜红的是比纸还薄的肉,上面淋了奶油汁。太太太好吃了!!!正看的《后厨》里说,高手就是要留住食材本身的鲜味。意大利的各色生肉是真正做到了,让我顿顿离不开。可惜带不回来.
然后点了牛排。也是血红,无任何调料。
闺蜜老公给我尝了口他点的橄榄酱意面,我一咂么,这不炸酱面吗?隔着桌子,没好意思照相. 他知道意面是他们从中国学的,但不知道PIZZA也是。
甜点SOUFFLE
好吃的生肉还有这个火腿prosciutto。展览会里餐厅卖的,看得我差点把鼻子帖玻璃上按扁了。照完相就飞奔回展位找闺蜜到付款台帮我翻译。5欧一个三明治。
说到吃,我先是在飞机上被蹩脚的配餐折磨得胃酸过多。第一天中午吃的当地特色BASIL酱PASTA和LASAGNA双拼,味道还行,就是觉得跟我的胃不在一个频道上。
白豆面炸的
想中餐想到病态。晚上就去了上面说的那个小巷里的餐馆。英文照片叫SUSHI BAR,我想,凑合吧,总算能弄口米饭吃。坐进去一看菜单,乐得我要命,中餐馆啊!当下点了辣子田鸡腿,
炒双冬,酸辣汤外加一碗米饭。
欧洲中餐跟北美的风格不一样,每个菜都是3,4欧,分量很小。我一个人把两菜一汤吃得半口都没剩。摸着肚肚在心里感谢了所有在世界各地开中餐馆的同胞。付款时跟老板娘搭了几句,她是温州人。店里生意真是不错,第二天中午我又去,很多回头客去吃包肥,才9欧。
一说到吃就停不下。再来两张景色吧。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中海。
最后奉送意大利帅哥一枚,手机很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