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理型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2)

来源: 2018-09-05 05:21:5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首先声明啊,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教人养孩子的,也不是为了批评家坛那位母亲,因为那位妈妈其实也未必了解自己做了什么。很多施暴者的本身就是受害者,很多控制者之所以施控的原因是因为内在缺乏安全感,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作为受害者并不自知。

 

我只是因为工作原因对个人身心灵成长一类的课题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原生家庭对个人一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毕竟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而家庭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扔灰母女的故事只是作为我写文章的引子,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我们不是在这里站队的,而是讨论类似的情况。

 

我虽然大学毕业就做了老师,但那时只是年轻、单纯的教书匠而已,并不懂孩子。真正的开始了解孩子,是在35岁以后,开始接触原生家庭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课题之后。我写是因为我接触学生和家长的机会更多一些,但是我相信学校辅导员写的可能和我感受的又不同。

 

父/母慈子孝这个词说的是要做到家庭和睦,首先是做父母的通情达理,孩子们在自尊自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和父母及兄弟姐妹关系融洽,自然而然就孝顺了。个人很反感国内的什么赡养老人法,明明是政府让独生子女背政策的锅嘛!我觉得,老人不是弱势群体,妇女儿童才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社会如何对待妇女儿童。

 

第一篇写了我密友的例子就是想让大家知晓常有理家长并不是坏人,他们的常有理是一种不自觉的反应,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为何是这样处事以及这样会对子女的一生有何影响。心理学以及心理医生的概念对国内的普遍群体还是很难接受的,毕竟我们刚刚过了吃饱穿暖的阶段,从经济基础上升到上层建筑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还认为精神病才需要看心理医生,况且天下无不是父母的论调充斥着整个社会,年轻的一代已经意识到这个道理说不通,但是他们中很少人敢于当面质问父母,只会在天涯或知乎上抱团全暖一下。

 

我刚加入到新加坡公共教育体系时,一位老师(后来我们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对我说:批评学生可以,但是要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为了他们好,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我那时还满脑子国内教师的我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你好?的论调,觉得她的说法很新鲜。后来慢慢体会下来,自己发火的时候的确知道,什么时候是为了孩子好的批评,什么时候是自己要掌控局面的批评,我相信孩子们也很清楚这两者的区别,(我的学生基本是在1516岁之间)。其实即使小动物也能够感受到哪些人是善意的,对吗?

 

大家还记得我写过《做猫也要做只聪明猫》的Meimei吗?不得不说Meimei和我家现在的聪明又淘气的皮小子Joe,真是天壤之别。Meimei聪明又敏感,是个不用大人操心的女孩子,典型的那种乖乖女,同时又很会捍卫自己的地盘;Joe 呢,聪明又淘气,很会察言观色,讨好爹妈及周围的人,有要求时嗲声嗲气,得理时粗声粗气,不光捍卫自己的地盘,还会冲出去找人家打架,把人家的地盘也划为他名下,每天早上都出巡一番,喵告天下。

 

小动物的个性如此不同,何况是人类?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承压能力不一样。我经常跟领导说,其实美国上前线/中东的那些士兵们,去之前最好做专业的心理测试,有的人是一旦出去,心灵上就再也无法回到最初了,这种情况让他们出去,是对家人及其个人一生的毁灭。但是有些人经过专业调理及帮助还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

 

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孩子考试10道题里错一道两道就痛哭流涕,而有的孩子只对了两道还很开心说比那些只对一道的好很多。相信家里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很多家长都有这个体会。因此,不同性格的孩子对常有理型的家长的反应就不同,性格比较外向强势一些的孩子会反抗,来自语言上的反抗或行为上的反抗,而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则是被动地接受了父母的教导/批评/指正,在潜意识里接受了父母的看法,自身没有自信、胆怯等等。

 

扔灰袋的女孩子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说明她个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我不了解美国的学校,至少以前在我的班级里,大部分的事情我都让班长们做主了,包括安排学生的座位以及联系校外的实践练习,实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出面。美国的孩子普遍比亚洲孩子更成熟一些,16岁在美国很多州已经可以考驾照了,就说明法律上已经认可他们可以独自判断危险以及保护自己了,在这种情况下,妈妈还是催着早睡嘱咐多吃水果蔬菜等,说的好听是为了孩子好,说得不好听就是为了自己爽的碎嘴子。我舅妈就是这样,从早到晚叨叨,舅舅经常说她像坏肚子一样,没完没了,有时候明明自己有理也叨叨得没理了。舅舅在家大部分都是护着我那些表兄表弟们,因为他们感觉彼此好像是同一个被唠叨战壕里的队友。

 

常有理型家长其实就是控制型家长,控制型家长通常是打着爱的旗号,比如家坛的妈妈肯定说我不让她吃零食、让她早睡还不是为了她好?可是我们认真看看:是妈妈觉得吃水果好还是女儿觉得吃水果好?如果妈妈自己觉得吃水果好而让女儿去吃,火候掌握得好,是爱,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督促使女儿感到了压力,就变成控制了;如果女儿自己认为吃水果好,但是经常忘了吃,妈妈则提醒或者帮忙准备送给女儿吃,这就是爱。而这种提醒也要有度。 从妈妈那里,她可能无法分辨这两种的不同感觉,但是孩子可以感觉得到。

 

 

评论里有朋友说这种家长在国内很多,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亲朋好友就是这样的家长,那为什么我们没觉得是多大问题呢?这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中国文化中,孝顺、听话往往被视为优秀品质,是好孩子的表现,这就让我们对于父母的控制型教养难以觉察,而且尤其我们文化里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论调到现在还充斥在各种文章里,还有把古代孝道故事拿出来给孩子洗脑的,另外宣传新的孝道故事。(在一个电视节目里,一个9岁女孩学柔术,是为了让妈妈及外公过上好日子,我听了觉得好心酸,节目支持人却大力赞)

 

因为控制的核心常被在乎的外表所蒙蔽。有的父母经常说我们是因为太爱你/太在乎你,才管你这么多的。大街上的孩子我才不管呢!这话听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逻辑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则会内化这种认知,将关爱和控制等同。所以很多国内的孩子即使长大成人,对妈妈的逼婚等还认为是爱及关心的表现。而在西方,孩子则会认为是自己不被尊重。

 

一个德国小朋友搬到新家,妈妈在电邮里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她看了很不高兴,马上打电话回家,告诉她妈妈她不是小孩子了,她已经25岁了。她妈妈马上道歉。而且她是家里的独生女。这要是在国内,大部分家长会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堵住了儿女的口。

 

西方的文化里从小就尊重孩子的个体存在,从小就赋予他们很多自我选择的权力,今年3月的春寒料峭的一天,我们和领导的朋友一家吃饭,朋友两口子穿着羽绒服出现了,而女儿穿着一条夏天的短裤,我当时想这要在国内的孩子这样穿,家长肯定不会让其出门的。

 

扔灰故事里的妈妈听起来是个道地的中国妈妈,但是16岁的女孩子是美国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这两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肯定是要起冲突的。妈妈还可以用还不是都为了你们好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但是这一套在美国青少年身上是行不通的,被逼急了的少年则需要的是突发口,将被箍得紧紧的情绪释放出去。

 

妈妈强调女儿16岁、是学生会主席,评论里很多人也提到了学生会主席,其实大家的潜台词是作为一名学生会干部应该起表率作用,懂得妈妈为家庭的付出,要感恩、知足。。。。。好吧,这些就是我们在国内做老师时,调节孩子和家长关系紧张时会说的话。但是到了新加坡后,遇到孩子和家长有矛盾,我不会再用这样的洗脑论调,而是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跟双方沟通,然后再来决定如何跟孩子谈跟父母谈,不会为了父母的面子来一顿浆糊教育。

 

曾经我班里有一名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各方面都很出色,可惜妈妈就是这种浆糊式地絮絮叨叨,我开家长会时跟她沟通,发现她没法和人在一个频道上讲话,她自己管不了孩子就写信向学校老师告孩子的状,那男孩子知道妈妈告了自己的状觉得极其丢脸。我跟男孩子沟通时,他哭了半个小时,我唯一能劝的是好好读书、赚钱、买房、自立。

 

另外一次,一个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开家长会,家长坐下就埋怨、讽刺、挖苦孩子,男孩子在旁边委屈地呜呜地哭,我后来听不下去了,把孩子他爹狠狠滴训了一顿,训得他最后心服口服。最后让他爹保证,好好支持孩子,再有讽刺挖苦现象出现,孩子可以随时向我告状。开完会,他爹亲热地搂着儿子出门了。

 

父母的爱及肯定对孩子的成长甚至未来一生的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

 

我有一个好朋友萍,南方人,很聪明的女人,嫁给了当地的新加坡人,后来老公的手机店经营不下去准备卖掉,她在家带完娃后决定接手,然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收入很不错。二手手机店在新加坡基本就是男人/当地人的天下,她却是顾客盈门,而且里面不乏很多高职、教育很好的人。在我看来,她是相当有能力有魅力的女子,某一天她向我哭诉,家里妈妈又来要钱了,原来她妈妈要钱买房,要钱给大弟弟结婚,要钱给小弟弟买车子。。。。。我听了特别的惊讶,我说怎么会这样?你自己结婚了,有自己的家庭,有两个在读书的儿子,首先要考虑的是儿子们的大学学费吧?你弟弟们娶媳妇不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吗?那时我已经开始读一些身心灵类的书籍,就问她是不是小时候很想讨妈妈的欢心?她说对,小时候她妈妈比较喜欢弟弟们,她高中时就拼命打工赚钱给妈妈买了一台缝纫机,就是为了让妈妈喜欢她。

 

故事后来的结局是她打电话告诉娘家,以后她不会每个月往家里寄钱,她要维护好自己的家庭,攒钱给儿子们读书。她的母亲不置可否,把她骂了一顿。但是自那以后,能看出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以往不同,估计是与自我清除了骨子里讨好妈妈的那部分有关。

 

我在亚洲时,有段时间总是跟一堆追求身心灵成长的人混在一起,其中有关了自己的酒吧成为疗愈师的,也有辞掉公司高管的职务专门研究海灵格的家族排列,还有博士后成了沟通师的,每个人都会聊起现在的自己与小时候的自己,聊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其中一个朋友G告诉我一个理论一个人与父亲的关系关乎了他/她的职业/事业/生意/学习,一个人与母亲的关系关乎自己的人际关系/婚姻/感情等等,我很好奇,还特意在课堂上进行了调查,就是问卷调查学生们与父母的关系,大部分看起来还是蛮有道理的。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我这里讲的就是大概率的例子,所以大家不必拿个体来深究,而且我们在这里是探讨,并不是要深究妈妈和女儿到底是谁的错的问题。

 

就比如我在马来西亚有两个朋友,他们小时候都是家暴的受害者,一个朋友说她小时候很怕被爸爸打,就躲到橡胶林里,等到天黑后才回家,她发誓自己长大了做母亲后一定不打孩子,现在她一儿一女早已过而立之年,他们说妈妈的确从来没有动过手。而另一个朋友就打孩子,我问他为啥,他说小时候爸爸就是这么教育我的嘛,不听话就打呀。我说那你现在还打吗?他说不打了,问为啥?他说发现打了也没什么效果。。。。

 

 小说无声告白里有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常有理型的父母/掌控型的父母,其实就是在把自己的期待附加在孩子身上,可是孩子不是橡皮泥,有些孩子在被捏的过程中反抗、挣脱,有些则被捏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然后在成人后意识到后,又花大精力去寻找自我。

 

我们从一种文化来到另一种文化,完全改变不可能,只能尽量适应;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养育美国的孩子必有冲突,遇到类似的情况,家长最好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寻求专业辅导员的帮助,因为像扔灰袋女母女的情况已经累积很深,单靠家长或子女一方的努力,恐怕难以奏效。

 

那么,到底这种掌控型的父母是真爱子女还是一种上了瘾的无法自拔的掌控?为什么会这样?这又会联系到另外的话题,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