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解

来源: 玄野 2017-05-07 10:37: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06 bytes)

杜甫绝句解

 

杜甫工于律诗,绝句颇少,但却不乏名篇。江南逢李龟年被蘅塘退士誉为少陵压卷之作,初读淡而无味,结合历史背景才知其中奥妙,而从诗词审美角度看,蘅塘退士的赞誉毫无夸张之嫌。另一首七绝也许更为大家所熟知,且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般人将这首诗列在纯粹咏物,其对仗的工整堪为绝唱,绝句中两联皆成工对是很少见的。然而诗圣笔下纯粹咏物多少让人有所怀疑,而杜甫花那么巨大的功力去咏物而不夹带点自己钟情的私货,似乎不符合老杜一贯风格。本诗关键是最后”东吴万里船“如何解。这是指从东吴来的船,还是要发往东吴的船?何以判断这船跟东吴有所瓜葛?其实从诗歌思维来看,将现实景物拿来以抒发个人胸臆,绝不可拘泥于现实的局限。实际上少陵当时所见船只很可能跟东吴没有任何关联,甚至于他透过门所见到的景色中根本就没有船,这个“东吴万里船”完全是杜甫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东西。

那么,问题有了,杜甫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艘船呢?他不是画家,断不是要构图而已,而是要抒发他自己的历史人文感慨。再看另一首七律是如何写的: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这是《野望》的首联,七律首联即对,不得不惊叹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狠劲儿。这句含了一个极其著名的典故,是费祎奉后主之命孔明之托远聘东吴,以达成外交共识。当时费祎辞别诸葛亮时说了一句:”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那座桥历来被称作万里桥。有了这个典故,我们再看绝句中的那最后五个字,显然杜甫是将万里二字也嫁接到船上了,万里之行,全在此船,如此说当无不可。杜甫在成都的时间,对刘备诸葛亮以及蒋琬费祎等君臣的心系苍生的志节多有感喟,在这首诗里借物咏怀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样,从咏物到最后落实到深沉的人文历史咏叹上,诗歌的灵魂才不会轻浮。

所有跟帖: 

好文欣赏。 -潜东篱- 给 潜东篱 发送悄悄话 潜东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7 postreply 13:08:15

欣赏! -Willie_USA- 给 Willie_USA 发送悄悄话 Willie_US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7 postreply 14:43:20

好文有深度! -作业本- 给 作业本 发送悄悄话 作业本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7 postreply 15:18:32

谢谢分享! -一剑天涯- 给 一剑天涯 发送悄悄话 一剑天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17 postreply 10:47: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