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有标准的,根据当时的中原音。可以确定的是官方采用的韵书中,隋朝有《切韵》,现已经失传;唐朝有《唐韵》,现有残本,据说日本有

来源: 阿留 2016-01-24 16:37: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4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阿留 ] 在 2016-01-25 06:20:2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据说日本有更完整的版本。没有这个标准,科举作诗大家各用各的方言,岂不是乱了套。当然,那时候文化发达的地区主要也是在中原,所以可能用起来没有和口语脱节的问题。

北宋《广韵》是官方韵书,有多个宋代善本保留,所以是现在能查到的最靠谱的古代官方韵书。从元代《中原音韵》序言看,《平水韵》起初并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中原音韵》是与《广韵》相比较的,没有提及《平水韵》。《广韵》中明确说可以同用的韵部,如五支和六脂,就是平水韵的同一韵部。

而早在中原音韵的时期(14世纪初),从其评论来看《广韵》与当时的中原音已经有了很大区别,所以元曲用了另起炉灶的《中原音韵》,否则老百姓听不懂戏。明《洪武正韵》,又在《广韵》基础上作了补充和发展。

词,未必有正式的官方韵书规定,但其通韵原则,应该是从古体诗继承来的。

 

 

 

所有跟帖: 

多谢阿留兄详解答疑。 -梧桐叶- 给 梧桐叶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4/2016 postreply 20:34: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