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完全搞不清去声,因为北方话里面没有这个概念。特意找位江苏朋友帮我念,才发现是短促的下滑音。所以可不可以这样,欣赏近体诗主要看意境,学写时就用自己读的出来的平仄韵律?像我,就用中华新韵,或者说用汉语拼音了,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了。新手一己之言,多指教。
谢谢曲师。感觉中华新韵更适合我这样的北方人用。读曲师贴的诗韵新编,
所有跟帖:
•
汉语拼音的毛病是消灭了入声,给欣赏古风和很多以入声为主押韵的词造成困难。
-曲未平-
♂
(550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11:59:28
•
多谢曲师费心回帖。
-叔丁-
♀
(0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12:04:35
•
谢谢曲师分享心得,看来学习古诗的音韵跟学习外语一样,多读多记自然会有感觉,
-阿留-
♂
(260 bytes)
()
01/05/2014 postreply
08: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