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

来源: 北美原野 2021-05-23 08:32: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70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北美原野 ] 在 2021-05-23 09:03:4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

5月22日北京时间,惊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以及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教授分别在13时02分和13时07分先后与世长辞。举国上下、全球华人乃至联合国为之深切哀悼。国之栋梁,民族之魂,双巨星陨落,悲哉,痛哉!

 

吴老和袁老在几十年漫长而艰难的职业生涯中,各自在医疗领域和农业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二位实实在在地分别为千万人解除和减轻了身体的疾苦,为数亿人解决了吃饭的温饱问题。老百姓“医食无忧”的基本生存权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这绝对是生命攸关的了不起的成就。积善成德,善莫大焉!

 

二位老人均出生于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积弱积贫的苦难岁月,那时的祖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所有的人一样 ,他们没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和所处的年代,个人的成长和追求自然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和时代大背景。俗话说:“儿不嫌母丑”,“人各有志”,“行行出状元”。他们凭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和智慧奋发努力,马不停蹄,最终出类拔萃,无懈可击地成为业界翘楚、社会栋梁。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跨越了民族、 跨越了时空,造福于不同肤色的国家和人群。

 

袁隆平说:他没有想过退休的事情,最怕闲下来没有事情做;吴孟超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2016年,当时已94岁的吴孟超每周仍要主刀肝胆手术。这种“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精神正是他们人生过程的光辉写照。他们的人生奋斗轨迹也进一步证实:“公益无尽头,探索无止境。”

袁隆平在稻田里

吴孟超在手术中

袁隆平2017年题词曾经写道:“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吴孟超常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们的表达异曲同工,掷地有声。他们这么写、这么说,也这么做到了。他们是两粒难得的“好种子”,他们收获了沉甸甸的人生。

在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积善行德的人,福星高照,长命百岁。吴老享年99岁,袁老享年91岁,我宁愿两位寿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温暖社会,照亮他人。

 

想起了毛主席老人家的一句话:“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二老离去当天,各大媒体、自媒体和朋友圈自发展开了铺天盖地发自内心的潮水般的追思和哀悼,他们的丰功伟绩重于泰山。

 

《人民日报》5月23日发表“他们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高度评价袁隆平“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吴孟超“披肝沥胆  医者仁心”,这篇文章道出了社会和亿万人民的心声。

 

袁隆平去世当天,联合国在新浪微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无数像袁隆平、吴孟超一样的栋梁之才,他们以区区个体之身,浩浩公益之心义无反顾地、勇敢地担当起社会的责任。他们像群星闪烁,照亮夜空;他们像流星划过,瞬间永恒。他们的成功无疑是个体追求和社会需要的完美结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优秀的人物和事迹总能带来鼓舞而催人奋进的力量。但愿这样的力量像闪电般传遍社会。

 

卡耐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中写道:“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愿袁老、吴老安息!愿你们沉甸甸的人生之果在这片饱经沧桑的热土上激发出更多的“好种子”,让社会更美好,让祖国更富强。

(2021/5/23 Oakvill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