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裏的小不點 應力應變曲线

来源: 林秀 2019-05-11 18:19:0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81 bytes)


 應力應變曲线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在我大四的時候,結構這門課程主講老師是杨建,當時他四十出頭,已博士畢業,職稱是講師還是副教授记不清了。

大家私底下都稱他杨博士,他的妻子是校办工厂的一名女工,學歷與他相差遙遠,是當時他還未上大學時,也在同一工廠做工时的同事,从相识到相恋。杨五十年代出生,七七年恢復高考,杨上了大學,那女人等了他四年。畢业后,杨繼續升造,要女人繼續等下去。女人不同意,于是馬上結婚,不出一年他們的女兒出生了。

后來杨不斷提高,她被照顧調至校办工廠,因為文化差距太大,人們對他們的婚姻頗有議论,他們感情好不好,溝通有沒有障礙,還能維持下去多久,見人見智,眾說紛紜。

有一點我的觀察就是杨不拘小节,常常上课時穿著一套皱皱巴巴的西装。有一次還口袋裏掉出來一截衛生紙,上课時隨着他象一面小旗幟飄來飄去,一节課下來,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

當時杨住的地方離宿舍不遠,傍晚時分我們去鍋炉房打开水,常常可以見到他也去打开水,看著他風塵仆仆的樣子,他辛苦忙碌的生活態度仿佛写在臉上,不用想就知道他一定回家還得幫着療理家務。他們的孩子還小,他的妻子身体矮小,生活工作也一定是十分辛苦的。

還有就是他雖然學歷高能力強,可是言談舉止中始終帶有工人气質,而不是象他的博導導師老校長。

這門課程有幾章是老校長來大教室親自給我們上的課,對比起來,氣场太不一样,老校長雖然白髮苍苍,可是精神矍铄,襯衣领帶,西装革領,氣宇軒昂。給人一種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感覺。課上得幽默風趣,條理分明,字體優美工整。

他講混凝土的應力應變曲线,用人生的上升段,頂點,下降段來比喻,說他自己已經過了屈服點進入下降段,而我們全都是在上升段,只是各人将來上升的最高點的高度不同等等,讓我們覺得言之有理,通俗易懂,又記憶深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