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得402

来源: 北平 2019-01-19 06:47: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12 bytes)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老师说之,颜回二话不说就改。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他会改吗?我看不能。因他重君臣之礼。昭公是君,臣不能说君的坏话。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里他重的是孝。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里他重的是义。

那么,判断“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孔子心里有数,但不明说。后儒一般用“义”作为判定标准。义宜也,宜与不宜往往一个人一个看法,结果最终决定权在官。小官定不下来,就一层一层往上推。比如,历史上替父报仇的案例不少,到底是孝义还是犯法?县、府不敢判,丞相不能定,最终要皇上说话才能定下来。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