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菜锅说起

来源: 耕林 2018-09-19 19:10: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296 bytes)

日前偶尔注意到熊猫快餐店的炒菜师傅熟练灵巧的翻锅手法,加上那煤气炉灶上的熊熊火焰,没几下子一大盘牛肉芥兰就出煱了。那位动作麻利的南美厨师虽非华裔,但从他炒菜的色香味俱全来看,还真算有板有眼,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老手。

 

家里的四眼煤气炉台,在火力上自然比不上餐馆厨房里的炉灶。但看到妻子在灶前轻快的忙活着的情景,没多久弄出三两盘可口的饭菜,在华人家庭中这似乎已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至更视之为居家过日子应有的一部份。
 
无论炉灶火眼大小或火力强弱,那火头之上的炒菜锅,几乎晝夜不中断在世界各地提供着味美实惠的中国餐,让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吃到健康生态而有底蕴的中华美食。豈不知,那口炒菜锅和炉灶正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飲食文化的精髓载体,与积澱了数千年的烹飪经验与智慧相结合,充分体显出了民以食为天的 普世价值的真切意义。
 
这里所讲的所谓普世价值可不是那些高谈阔论的那些悬虚东西,我们讲的是饮食,是每天三餐,也就是人们在求生存之余,并进一步把日子过好。要知道,人类进化过程中,从茹毛饮血鑽木取火到如今现代文明,不都仍然是这个道理吗?试想,一个人若是長期的三餐不继,谁还能要求他文质彬彬知书达礼的素质,更遑论西方人整天掛在嘴上的自由平等人权。中国老祖宗早就提醒过我们一个道理: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时至今日,我们要求自己吃得飽还得吃得好,更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说到这个点儿上,不禁联想到近两百年西方人过的日子似乎比中国人要好的多,不论是得益于巧取豪夺的殖民方式,还是工业革命与科技发达所致,总之,他们的滋润日子要比咱们中国人多。然而,若拿做饭烧菜来说,西方文明中的饮食文化就不完全有其优越性了。
 
千百年之后,中国人仍然继续用着这个小小的炒菜锅,珍惜之情始终不渝。何以如此?说起来倒也不难理解。因为不论样式与材质如何更新变化,它的多用性的实际功能,不仅没有退色,实际上还不断地与日俱增。仔细想想,尽管中国菜烹饪的方式花样繁多,诸如:煎、炒、烹、炸、蒸、燉、燠、烩、烙、焯、烤、煮等等!这个炒菜锅都能胜任有余,按照厨师的意愿炒出一手好菜。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也是与炒菜锅有关。众所週知,能源节省和生态保护是人类今后再不能忽略马虎的大事。一口炒菜锅底下一个火眼,可以千变万化地整出各式口味的佳餚美食,所用的燃料非常有限,无论从生态保护还是能源节省的角度来比较,都不是西方烹饪所望其顶背,试想一般西方家庭习惯的做法,烤小小一片牛排,烤个蛋糕或一盒义大利面放置在诺大的烤箱中,通常必须预热至四百多度,然后再长时间烘培,其过程中所耗用的煤气或电力能源豈止是炒菜锅的数十倍或上百倍之多。
 
四百多年的现代历史中,欧美的强式文化似乎主导了各类事物的标准,其正确性似乎也很少受到值疑。然而一个少受重视的炒菜锅,如今,似乎能够挺直腰杆,向西方文明竖起挑战大旗,高声喊道:你敢跟我较量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