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31 )

来源: 清衣江 2017-05-19 19:54: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38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清衣江 ] 在 2017-05-21 09:13:0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  31  )

 

 

照片为西师校园与大邑安仁古镇风

 

1965年6月由四川美院的雕塑家结合本地艺人一道创作,为时约四个月完成的收租院的泥塑群雕像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而言曾被当时地主庄园列为接受阶级斗争教育的一处重要普及教育的场所,雕塑艺术本身在我自己却是喜欢的。“中国是不是也有自己杰出的雕刻家呢”?欣赏了这收租院的泥塑雕像后,我自己就能很有把握回答出来了。并十分痛快地说上一句:有,肯定是有的。

 

 

我们中国的雕刻家和文学艺术家似乎已经从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学艺术的争论中解放出来了,雕刻,写诗作文的文学艺术家不在是像以前那样为自己的功名成就而创作,艺术家们的服务对象已经转变成是普通的老百姓了。收租院描述的故事情节系由地主阶级的施行残酷剥削的手段采取强行收租而引发出的一场悲剧,这悲剧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的出现是有其历史的时代意义的。

 

 

我在随大家一起参观完这收租院群雕像之后便有了上述这样的一种感觉,馆中展出的收租院泥塑群雕像由文革前夕的1965年10月起陈列展览到现在,一切都甚为井井有条。一部完整中国农村近代史更被形象化地在此展现出来了。

 

 

这个收租院是那个年代接受阶级斗争教育绝好的场所。参观者只须在几个小时之内,漫步于收租院陈列馆,谈笑之间,便可以温习一遍中国的近代史或甚至民国史,可见当时的阶级斗争教育之蓬勃开展着,这绝不是偶然发生着的。

 

 

《收租院》作品公开展出后,每天来自全国各地到此参观的来宾甚多,游客络绎不绝。不断的人们列队前来参观。每天需要排四路纵队买门票。在泥塑群像前,游客们空前拥挤,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每天闭馆后都要捡到许多双鞋子,这种场面当然是文革时候才会出现的。陈列馆的建筑甚为古朴,璧上挂着多幅与各组雕塑有关联的解说词。

 

 

记得曾有馆内的解说员告诉过我们收租院就开设在刘文彩庄园的内院祖堂的左边有一套一进二的厢房里面,这厢房子是政府征用来专门作为泥塑雕像展览区用的。当时留给我们的印象它也就是一种地主庄园式的博物馆,系就民国时代的地主庄园为原型而成,其中一切陈设可以看出民国时代的面貌。

 

 

庄园看起来与江南苏州园林颇为相似,园内的装饰的假山并不高,蹬道多由明清时代的古砖砌成,看上去多少有点古意盎然。庄园内的殿堂和墙壁都涂成了灰蓝色。涂成朱红色的庄园大门上的装饰和园内塑立着的佛像,一律都素朴典雅。为了故作风雅,园内还立了一座年代久远的碑碣,上面还见有什麽题咏,它真是一座充满了古意的庄园。

 

 

庄园全面积约为7万余平方米,一切附属建筑物均为民国时代的旧样。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房屋共545间,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庄园建筑群。庄园始建于末,历经多次扩建,于民国末年形成现在规模。刘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庄园北面一片树林,据云凡几千平方米的面积。远者名曰防护林,与优化附近的环境有关。文革期间各级政府注意保护本庄园亦不遗力,幸运的是庄园躲过文革初期的那场破四旧运动,文物幸免于难,未遭破坏,文革时期本庄园一直在进行修复工作。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不遗余力的。

 

 

明天虽然是我第一次参观收租院,然而我曾于文革初期步行串联时到过这里,当时经一位队员提议后,我们步行串联小分队的一行人便专程慕名前来参观这收租院,抵达地主庄园时,见其大门紧锁,闭馆,自然馆内陈列展出的收租院泥塑雕像也不能参观了。不知是否是因为怕文革初期兴起的那场破四旧运动会对馆内的文物造成损害,而这是他们采取的一种闭关自救的措施而已。

 

 

不能进馆参观。我们便在馆外的广场上散步了一会。接受着馆外栽植着的树林中散发出的新鲜空气的涤荡,身心大受补益,逗留了约一二十分钟后便原道折回到我们临时性住宿的小学休息去了。对于明天我们就要参访收租院了,刘老师亦曾不遗余力地强调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参观收租院中好好接受阶级斗争的教育。参观完后大家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开好批判大会时大有裨益的。

 

 

次日六时顷在房东的留宿房间内起床,盥洗收拾毕,留在房中整理资料。早餐用完毕。按今天的日程是参观收租院,接受阶级斗争的教育。九时顷出发前往地主庄园前面的广场上集合,由刘老师带队购票进入庄园内参观收租院。当天快晴,气候颇佳,天气很适宜于郊外游览及参观访问。

 

收租院内塑立的群雕共有人物114人,道具108件,有7个部分(“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反抗”。平均每天接待上萬人次,另有“上山打游击”一节)、26个情节组成,全长近100米。 “上山打游击” 一组的造型,是在文革中增加的,后来又被删除、收藏起来了。泥塑群像汲取了民间传统泥塑方法。从1965年6月到10月历时4个月的艰苦努力便完成了收租院泥塑群雕像的创作。

 

 

我们的一群人购得集体票入庄园后被导入一座凹字形的长廊中参观,收租院便设立在这长廊之中。长廊一面均有迴栏,栏外有藤萝掩映,透过藤萝见里面是一座花园,花木繁茂。最先来到收租院名为“交租“的第一组塑像前参观,见到这组雕像就好象见到了当年农民交租的情景。同样在“交租”这组的雕像前,我见到一个老大爷双手推车送租粮,头顶上栓着一根稻草,汗水顺着稻草往下流。生动逼真,这太有生活性了!我不由得心里暗暗赞叹不已。

 

 

这是毕业于四川美院附中的李奇生的杰作,他说自己小时候就住在成都南门外,常见到农民挑着担子进城,他们就爱在头顶栓根稻草。优秀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李奇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对这次参观很感兴趣。

 

 

据称自从«收租院»展出后便盛况空前,李奇生回忆说,他于1961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于1963年调入地主庄园博物馆工作。当时来参观的群众太多了,他们每天闭馆后打扫卫生,总能扫出一大堆从观众身上挤下来纽扣。观众被泥塑雕像深深打动,很多人看得泪流满面,有人哭得昏倒在地,还有人愤怒地向狗腿子雕像吐口水,拿东西打,李奇生不得不三天两头地为“狗腿子”们接手补脑袋,“送租”场景中那个手牵狗地打手,手拿的那把扇子都被换了好几把了。

 

 

第二年夏季梅雨量过大因而发大水,有时水会潜渡进收租院,李奇生和妻子便半夜守在收租院,生怕雕塑被水浸坏,他们刚满一岁多的女儿就睡在两张藤椅中间。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参观完这群共分为七个部分(组)的栩栩如生展出的泥塑群雕像后,我们深刻感觉到它们生动地表现出了当年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真实景象。 民国时代的刘氏地主庄园附近居住的农民所受者纯系地主封建剥削的待遇。欠租后所遭受的刑罚极其残酷,一切的生活救援设施全无。收租院内如旧中国地主公馆,鞭朴犯跪,与奴隶毫无区别。此等旧社会的情况有各种实物及塑像示例,与今日庄园附近农民生活相对照,真是天堂地狱般的区别了。

 

记得文革时期参观者太多,平均每天接待上萬人次,展场也不够宽敞,空气倒是流通,象进了大剧场一样。看到最后一两部分“逼租“,”反抗“的时候,我头便有点眩晕。这便是身体出现疲劳的症候了。在这样的时候,我见到了小王,她也快参观完了,正随着人的潮流朝外涌。

 

 

小王是一个长相靓丽的姑娘,她还是一个时常充满着幸福感的那种人。她常把自己形容为是一个性格上有点内向的人,她有许多业余的爱好。而且常发现她的许多业余的爱好难以在她的个人生活中得到平衡的发展。她对此深表遗憾和抱歉。

 

 

 她对在收租院中所展现出的这一幕幕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农民的情景如:---租债比山高,压断穷人腰,地主手里算盘响,佃户头上杀人刀……”;“四方土地都姓刘,千家万户血泪仇!”“斗啊斗,你是刘文彩的手,你是地主的嘴,你是豺狼的口,你吸尽了我们穷人的血,你刮尽了我们穷人的肉。可你,你装不完地主的罪,你量不尽我们穷人的仇!-----当她观看到地主犯下的这一桩桩的罪行之后,她深感到这残酷剥削压迫是旧社会欠农民的一笔血债。

 

 

但她也看到这个腐朽没落的地主阶级政权彻底破裂瓦解的时刻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尽管上世纪中叶降临中华大地的这种旧社会政权的瓦解崩溃绝对谈不上是一个旧政权的浪漫地顺应历史潮流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瓦解崩溃。

 

 

有关这方面的描叙在电影,书籍,描写因失恋而产生悲伤的戏剧,诗歌和歌曲中都有着非常深刻,广泛而大量地探索且清楚的论述,但这种政权破裂远不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社会政权的破裂---它是一种实际的来得非常及时的旧政权的必然破裂。在这组雕塑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收租院》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中,从它的创作背景中可以看出它是当时阶级教育的重大题材,直接反映了1949年以前中国农村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是一段形象的乡史村史,又是"一幅旧社会缩影的图画"《收租院》泥塑群像和秦兵马俑的出现,填补了中国缺乏《荷马史诗》这样长篇叙事诗的空白,这样的评价也许并不过分。

 

 

费时约三个多小时的光景,参观完了。我们随着人的潮流涌了出来。陈同学紧紧挽着小王的左肘,步行到庄园大门外广场中心的时候,我们年级有一大群同学拥在那里。----”观看完收租院后,你也许为农民的悲惨遭遇会感到心情很悲愤吧?陈同学这样问着小王。-------“或许是吧,”小王如此地回答着她:-------“但这组雕塑有的是其艺术性,人民性,时代的悲剧性,真实性和典型性,或许这些就是它们称之为自己的独特性吧?”

 

 

散居在广场附近的同学们,陆续都聚拢来了,大家都围着刘老师很高兴地谈论着,不期然地品排着坐在广场边缘的花坛的阶沿坎上,大家还自嘲着说:-----“真是‘天下无处不是咱的安家处’呵!平时谁也不会坐这阶沿坎,今天大家都在这儿坐着。”面临着广场聊天。谈谈自个儿今天参观收租院后的心得体会,也谈谈我们开门办学以来自己思想上的一些收获体会。

 

 

刘老师对我们谈了谈明天将在公社大院召开忆苦思甜的批判大会的情况,他一再叮嘱我们:--------“你们一定要结合今天你们参观收租院后的心得体会在明天召开的批判大会上来揭发批判安仁公社地富反坏右分子,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大家的思想得到统一。

 

 

-------“我们现住的位于公社大院内的那两间房子是公社暂时分配给我们住的 ,“刘老师忽然这样对我们说道。他还说道:-------”那里的两间房,在开门办学活动结束以前,我们领导小组就一直住在那里了。目前我们暂时不会搬迁的,如果同学们有什麽事需要找我们办的,就请直接到我们住处来拜访我们吧,你们随时都会找到我们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