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克思墓前的思考 ]

来源: KarlMax 2017-03-29 06:38: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86 bytes)

[卡尔·马克思墓前的思考 ]

在伦敦的最后一天,决定去位于东区的马克思墓。卡尔马克思虽是德国人,但后来因政治破害被驱逐,他其后在伦敦生活了33年,并在这里完成了他的著名的资本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宣言。1883年去世葬于伦敦海特墓园,享年64岁。

 
在网上查看了地址和一些人的游记。有人讲,墓碑前每天都有敬献的鲜花。我相信有游客但对天天有人献花表示很大的怀疑。但无论如何,马克思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和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人类历史上的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下午坐伦敦地铁,花了一个小时到达了海特区。出了地铁后就凭着手机的地图导航向着墓区走去。伦敦昨天下过雨,地上还很湿。一直是上坡的小山路,走了有二十几分钟,终于走到了墓区大门,????发现大门上了锁,告示牌讲来访者都需走西侧的大门。没办法只得沿着墓园的铁栅栏向另个大门走去。一路上也透过高高栅栏往里面看看。墓区有很多树木,绿绿葱葱。但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墓碑已经是东倒西歪了。即使是竖直而立的也长满了青苔和绿色爬藤。
 
又走了大摡十几分钟,终于走到了另一处大门。只见马路的一侧有一个小教堂,另一侧是两扇宽宽的黑色大铁门,一条可以走一辆汽车宽的沙石主路通往园区深处。总算找到了,一阵兴喜。恰好这时从大门里一侧门房走出来一位老人,开始就拉铁门,上前一问才知道,下午四点,墓园要关门了。赶紧问马克思的墓地是否可以从这看到?他指了指大路讲在另一头,在这是看不见的。
 
每一次旅行,都会有一些遗憾,这次伦敦之行看样子也不能例外,明早的飞机,这次恐怕是不能如愿了。拿起照像机拍了张大门的照片,算是留念。转身要走,想起自己一个普通打工者,下次再来伦敦,可真不知何年何月了。心有不甘,穿过马路,来到大门前,手拿像机穿过冰冷的铁栅栏,然后又照了一张园区里面的照片。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人生很多事情,不是 我们想怎样,而是我们希望怎样。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
 
"关门了,这么早就关门了?" 突然身上传一个人的声音。转身一看,一个五十开外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旁。我笑了笑说:是的,今天关门了。他看着大门的开放时间表,一脸无奈的表情。然后问我,"你到这里看谁。" 当他知道我来看马克思时显得挺高兴。原来他也是,是从德国来的。我们继续对话,而这时身后又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你们来看马克思吗?"。一位年长的老太太带着一只白色的大狗站在我们身后。"你们可以从另一侧看到他的墓碑,我可以带你们去那里看看。" 她继续说到。我们当然很高兴,跟着她沿着墓园继续前行。一路上住在这里多年的她讲,经常踫到从很远的地方来看马克思的人,因为园区关门太早,被关在门外。她带我们去的地方,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墓碑。
 
走了不到十分钟,来到一个地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十几米外地方真的看到了马克思的头像。因为有一些树叶挡着有点隐隐约约。谢过和送走英国老太太后,我急忙拿出相机,拉焦距,照了几张照片,虽然有点模糊,但总比没有好吧。拍完后才觉得有点什么不一样。原来这次手居然不需要穿过铁栅栏。再仔细一看,站的地方,这的铁栅栏的铁杆子像红缨枪的尖头都没有了。仔细的德国人很快发现,30多厘米长的铁尖头是从根部齐刷刷地用锯给锯断的。很显然这是有人有意识地做的。一个念头像一颗流星一样很快闪过了我的脑海。
 
这恐怕不好吧。文明社会首要的是尊纪守法。在英国最后一天了,何苦要破坏规矩呢!不守规矩在现代社会是很危险的,比如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看红绿灯,这甚至有生命危险。更何况那样进去,也会招人把柄,看看,马克思的参访者都不喜欢遵守社会秩序。
 
可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则,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规则法律都是人制定的。既然是人定的,就可能有其不合理性,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限性更为突出。再如行人过马路,很长的一段路,而行人红绿灯过少,或者是等待时间过长,种种不合理的设置,让遵守规则很不实际可行。
 
这其实是每一个人,人生中经常遇到的一道难题。凡遇上不合理的规则,事事挑战的人肯定走不长。因为做为个体,反抗社会现行的规章制度都不可能持久。但凡事遵守规则,遵循导矩的人肯定也走不远。因为不合理的规则几乎无处不在。何时守,何时越,既是智慧又是运气,二者兼而有之。别人能过,你不见得就能过; 别人不行,你不见得真的就不行。
 
我看着德国同志,他当然明白我的意思。他讲他在伦敦还有一个星期,他准备再来。我又有点犹豫了,遵守还是反抗这墓园的制度呢?显然前人选择任何一项的都有。制度会惩戒那些胆敢冒犯制度的人,但人的反抗也会最终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制度。
 
人生又一次艰难的决择:我双手一抓铁杆,两臂一撑,单腿一胯,身子一跃,已经站在了墓园里面了。认准了方向,沿着碎石小道,快步绕了一个大圈最终来到了 马克思墓前。
 
一人多高大理石墓碑上树立着马克思的头像。一尘不染,俭朴端庄,庄严肃穆。墓碑前的石台阶上真的摆满了一束束大把鲜花,一共八束。既有红色的玫瑰,也有白色的水仙花。特别是左侧摆放看精致的花盘格外引人注目。花盘边缘以绿叶相衬,花盘以白色鲜花为底,中央又以红花组成了镰刀斧头的图型。仔细观察,鲜花都是盛开的而且没有一丝水痕,应该是今天早些时候才摆放的。
 
百闻不如一见,在世界工人运动处于低谷的今天, 马克思仍然受此殊荣,这后面又代表了什么呢? 固然以武装斗争,没收私人财产的革命,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但是世界上百分之一的人,占据百分之六十的财富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固然社会主义的大锅饭制度,压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是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一次又一次把世界带入经济危机更是有目共睹。固然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太会在近期内实现,但是渴望相对公平的社会????也深植人心。世界各国人民,不约而同来到马克思墓前,不是简简单单地表达敬仰之情,而是想在这里思考这些问题,寻求灵感以致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曲折而又坎坷,但我们还是坚信,将来会有人踩在马克思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并实现更文明,更均富,更平等和更健康的人类社会!

所有跟帖: 

一个不负责任的学者而已 -RoseBuilder- 给 RoseBuild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9/2017 postreply 08:22:28

不同意。正是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以马克思理论为根据的抗争,才使资本家的剥削相对收敛。 -KarlMax- 给 KarlMax 发送悄悄话 KarlMax 的博客首页 (92 bytes) () 03/29/2017 postreply 13:30:14

“伟大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玩笑开大了点。:-) -章興國- 给 章興國 发送悄悄话 章興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9/2017 postreply 16:57:57

According to wikipedia... -KarlMax- 给 KarlMax 发送悄悄话 KarlMax 的博客首页 (33 bytes) () 03/29/2017 postreply 17:18: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