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头(七)

来源: 赤脚大仙 2014-11-27 21:11: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281 bytes)


(七)


王鼎元对何正庭的判断没错,三少爷确实天资聪慧。只要沉下心,学什么都快。几个月下来,不仅各种药材认得差不多,还对中医药方有了兴趣。 读了家里的几本医书,加上他记忆力好,没多久,他就居然能够对郎中开的方子中剂量不合适的地方提出质疑了。不过他没对郎中说,而是给药房掌柜彭松青说了。彭掌柜对三少爷学习速度也很吃惊,他对何正庭说,你呀,早该到店里来了。


看到何正庭的进步,何正轩非常高兴,然后开始为弟弟婚事运作。他将王鼎元请出来到醉仙楼吃饭,直接将何正庭看上王翠儿的事情说了。王鼎元沉默了一下,说:“大少爷,这事我得好好核计核计。 按理,小女能高攀贵府,那是她的福气。但是,一来我家门槛低下,小女自小没有学过大户人家的规矩,怕配不上。 二来,我原指望。。”


没等他说完,何正轩说:“王先生,你听我说。 如果先生和令嫒对我弟弟个人没什么坏的看法,我觉得这个婚事对你是最合适的。你想,我三弟以后会管药房生意,他小两口要是结合就会住在镇上。这样, 他俩能够近距离照顾你。 但是,你即使能招个女婿,如果他在镇上没有好的事业,你只能把他和你女儿送到乡下种老家田。可我知道,先生你在乡下已经没多少田地了吧。”


王鼎元沉默。何正轩劝他回家和王翠儿商量商量。


何正轩在这件事情上判断得没错,王翠儿听她爹说何正庭看上她,脸红没说话。王鼎元明白了女儿的心思,说:孩子,以后只要你能过好日子,爹就满足了。 三少爷那孩子虽然有些毛病,但为人不错,也很聪明,以后一定会有好前途。


几天后,当王鼎元将这意思告诉何正轩时,何正轩非常高兴,说这事情我们先就这么内定了,等明年何家才正式到府上去提亲。不瞒先生,原因有二,一来,这一年三弟还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药房上,二来, 我还没有给家里老太太说。 先生你也知道,和老人沟通需要一些时日。希望王先生理解。


何正轩拿出几十块现大洋,说是给王翠儿买些衣服什么的。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订婚时男方需给女方置办几套衣服。何正轩解释,即使现在没有订婚,但何家想以此表示一下诚意。


王鼎元死活不收。他说:我们都是读书人,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相信你们兄弟俩。 还有,即使一年后你们觉得不合适也没关系。我知道,何老太太是个规矩比较重的人,这个事情一定是需要她老人家认可的。你放心,儿女婚事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如果这件事在老太太那里受阻,你也不必为难。


何正轩送走王鼎元后才将事情告诉何正庭。看着何正庭激动的样子,何正轩笑了,我没食言吧。不过,你还得忍一段时间,别告诉任何人,也不能去找王翠儿。我还得想法子让老太太认可这事。你放心,哥哥我会办到的。


何正庭没能忍住喜悦,在一次喝酒中,他将他和王翠儿的进展告诉了好朋友扁头。扁头也为三少爷高兴。这之前,当扁头知道三少爷看上王翠儿的时候,他特意偷偷地看了王翠儿, 嗯,怪不得三少爷对她着迷,这镇上恐怕也只有这姑娘能配得上三少爷。


何正庭还对扁头说,你要是看上哪家姑娘,我一定像我大哥对我一样帮你。扁头听了很感动。那时候的扁头根本还没有考虑自己的婚事。他知道这事大姐会给他一手操办的。另外,自己的手艺还没出师,成家立业应该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经过何家大少爷不懈的运作,军方终于答应将米行还给何家。 这件事其实也缘于一个契机,拥有仓库物资的军队要换防到别的地方,接手的军队不是中央军,而是广西的队伍。 何正轩请镇长和城里驻军的长官吃了顿饭,送了些礼。 长官便做了个顺手人情,派一个班把米行仓库的东西运走了。


何正轩没有恢复米行生意,而是将那里做了何家的仓库。 这两年,何家的生意不错,各店铺本身的仓贮有些拥挤,有了这个仓库做中转方便多了。


可不久,便有人盯上了何家米行。 说起来这人还是何家的亲戚,叫赵良贵,是何秀才姨太太江氏的表哥。赵良贵原来在城里码头上干搬运,也拉过黄包车。后来干起了到江南收山货的生意。日本人在的那几年,江南那条道不太平,很多运山货的都不敢干。赵良贵胆大,闯了几年,居然把生意慢慢做大了。


赵良贵在城里有仓库,并由那里将山货批发给城里和各地的生意人。但是,很多北部山区的生意人到城里提货就很麻烦,因为他们需要通过陆路将货运到三鸭镇,然后用船运走。


赵良贵已经在附近租了地方放货,但由于离红马河小码头较远,给客户上货还得请挑夫挑一里多路。当他听到临近码头的何家米行拿回后,心里一亮。他立刻找到何正轩,问能不能租仓库的几个仓位放放货。


何正轩很好说话,加之又有亲戚关系,就答应给了3个仓位。何家米行一共有12个仓位。美国仓位前面通大门,后面设有单独的门,通向红马河小码头。


赵良贵开始很高兴,但后来看到法币贬值很快,就想囤积一些粮食油料等日用品等涨价赚钱。可他不想将这些东西放在城里仓库里,怕被公众知道。所以他就打起了何氏米行的主意,因为这个米行仓库原本就是屯粮屯米的,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赵良贵见何家用不了那么多地方,于是又向何正轩借仓位。


可这次何正轩没有答应他。何正轩知道赵良贵的意图,他告诉赵良贵,囤积粮食哄抬米价会招来麻烦, 何家不仅不会给他更多仓位,还让赵良贵最好不要在那3个仓位中放山货以外的货物。


赵良贵只好放弃这念头。负责三鸭镇这边生意的堂弟赵良驹夸下海口,他让赵良贵放心,自己一定会把仓库拿到手。


赵良驹才20多岁,读过几年书。家里本想让他学个木工手艺,赵良驹不干,自己投奔了堂兄赵良贵。赵良贵见他办事机灵,很喜欢他。没过几年就让他主管三鸭镇这边的事情。


赵良驹首先带着礼物找到何家姨太太江氏,说是替赵良贵看望她。江氏在何家虽是姨太太,可地位不高,娘家虽能得点照顾,但仅限于过年过节的额定礼物。和其他表亲基本没有来往。何秀才过世后,自己的自由更加受限制,到娘家住几天何老太太都派丫鬟跟着。名说是照顾,其实江氏也知道,那是何老太太监视自己。平时在何家大院,江氏也没有什么贴心人说话,过得十分寂寞。有时想到厨房和菜地里帮帮忙,何老太太也不许,说是坏了家规。


见了赵良驹,听说表哥赵良贵还想着自己,江氏很是感动。赵良驹还说赵良贵想请她到城里过几天,江氏答应了。


可是,当江氏提出这要求时,何老太太断然不许。这下,压抑很久的江氏的不满情绪爆发了,先是大哭,后来居然和何老太太明着闹了起来。


大少爷只好出面解决。他说服了母亲,说姨太太一天到晚就在这院子里,确实憋的慌,走走亲戚有什么关系。何老太太叹息,唉,都是你爹爹惹的,老大,我先说在前头,这个女人一定守不住。


江氏通过抗争得到了探亲的自由。在城里那几天呆得很惬意,赵良贵媳妇陪着她逛街。等江氏再次回到何家大院的时候,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抗争是夺取权益的必要手段。


其实,江氏想通这道理还有赵良驹的功劳。这次江氏探亲之行,赵良驹做足了殷勤,接风送行都是他安排吃饭。他对江氏说,你在何家没有子女,现在还好,等老太太一死,那几个儿子真会把你当娘。你得为自己今后想想。要是先能分些天地财产,后半生才有保障。


于是,江氏又闹起分家。这次她没找何老太太,而是直接找到何正轩。何正轩劝她, 家产的一份就是你和老太太的。你要是缺钱就跟我说,我不会不给你。但你要分家,老太太那里一定过不了关。


江氏于是直接找老太太说分家的事。老太太当时气得说不出话,让手下人把江氏轰回自己屋子。然后派人把何正轩找来,让他写休书将江氏送回江家。何正轩劝,说要是爹爹在,写休书管用。我做儿子岂能休姨娘。即使能写,休书也不能乱写,姨娘一没违家规,二没犯国法,无缘无故休人家,江家能答应?这样,你放心,我会处理好此事。


于是他找江氏商量。让她提分家条件。


江氏其实根本不知道如何要财产。她找到赵良驹,让他出主意。赵良驹让她提,乡下田产要50亩,镇里房产要江家米行。


听到这个,联系到最近赵良贵借米行的事情,何正轩明白了这一定是赵良贵他们在背后煽动的。于是他好好地劝江氏,让她别听外人的教唆。何正轩的好言相劝不但没让江氏回头,她反而认为何正轩的好态度是一种软弱,更加变本加厉了。天天在何家大院闹,不仅招老太太生气,还寻事和大少奶奶吵。


和二弟商量后,何正轩将族长何立权,堂叔何本旭找来合计了一下,然后将江氏娘家哥哥找过来共同商量将江氏分出去。江氏的哥哥是个本分的庄稼人,他先表示自己妹妹做得不对,说要去劝她。但何正轩说,我们做两手准备,能劝得动当然好,劝不动,还得做分家打算。


何正轩说,何家米行是何家在镇上最早的生意,也是何家几代人引以为傲的祖产,绝对不能让出去的。另外,镇里的生意也是何家的脸面,日本人在的时候,家父说过,宁可赔钱,也不能丢。姨太太在何家一天,可以给她分红,但店铺决不能划给她。乡下田地可以划给姨太太20亩,如果她不愿住在何家大院,可以住王家冲那里的庄屋。但有一条,庄屋仍然属于何家,姨太太百年以后房子还是何家的。至于田地,可以由姨太太自行处置,买卖出租,自行管理。另外,要田地就没有分红,姨太太以后的日常费用自行解决。


当哥哥将这个意思告诉江氏后,江氏喜出望外。有了庄屋和20亩田地,以后的日子肯定就有保障了。她立刻同意了这个条件。


于是,何正轩让二弟何正院将庄屋腾出来,并将田契办了手续给了江氏的哥哥,江氏欢欢喜喜地从何家大院搬了出去。


何老太太这边自然是瞒着的,只说江氏在何家大院住着老惹老太太生气,让她到庄屋住,大家都清静一些。


赵良驹一听这结果傻眼了。此计不成,只好另想别的招。这件事后,何正轩对赵良驹和赵良贵有戒心了,他常让人严格检查赵家的货,凡不是山货的都要让他们弄出去。不过,何正轩知道小人不能得罪的道理,并没有中断赵家租用何家米行的仓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