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史上的概念
想用最简单的划分法和不是艺术专业的艺术爱好者分享以下一些简单、但容易引起混乱的艺术史上的概念。
一部艺术史不象各国历史那样有明确的断代。如中国历史上换了个新皇帝,万象更新,一个朝代也就开始了。艺术史可以说是最纠缠不清、让专家学者和庶民百姓都争得面红耳赤的历史现象。
我的不是艺术专业的朋友们,经常在“现代”和“当代”这两个概念上犯糊涂。
现代主义美术,即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美术。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后印象主义。
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后期印象主义的几个主要画家中,梵高(我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的艺术以短促而激烈的燃烧生命的方式,将艺术引向极端的个人主义激情,影响了一大批年轻的艺术家,而高更以他的封闭式的、殉道式的、区域色彩浓厚的艺术,将艺术引向神秘主义和宗教,去探讨人类生命的问题了。这两者的创作方向,在继往开来的意义上,都和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关系不大。而塞尚(我本人不太喜欢的一位,但在艺术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的那些基于理性分析而构成的静物和人物画,才在最初的艺术思考方法论和概念上,为立体主义的形成作了最初的铺垫,进而对现代艺术的形成作了最初的理论建设。
艺术史上对“现代艺术(Modern Art)”的时间框范非常短,这个概念指的是发端于20 世纪初、基本结束于50年代末的各种文化艺术潮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流行的、以艺术家杜尚为代表的未来主义(Futurism)(代表作“小便池”、“下楼梯的女人”等)、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Fauvism)、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Cubism)画派、在欧洲和美国都大行其道的、以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法国艺术家马格利特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以及在50年代在美国汹涌澎湃的、以波洛克(Pollock)为代表人物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等。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波普”艺术(Pop Art),艺术和大众的关系发生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变化。传统上被认为不是艺术的东西,大量地被波普艺术家利用,街上的垃圾也成为制作艺术品的材料,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罗伯特·劳森伯格、加斯珀·琼斯、安迪·沃荷等艺术家。当代艺术成为一个活动的、随时代拓展的概念。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之所以现在的展览普遍用“当代艺术”的提法,是因为用“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 “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的性质”,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眼下的性质”,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
二、怎样去试着欣赏现代艺术或当代艺术(更说不清楚的事儿)
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当代艺术的本质已经不是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他们就像是两股道上的火车,不会重合。
如果说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标准是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是诸如“美”、“和谐”、“比例”、“光线和色彩”“作品的象征意义”等,那末当代艺术的特征则是:利用视觉能接受的一切媒介和材料,传达艺术家制造的、以视觉形象为基础的一种语言,作用于观众的心理、思维或者纯视觉感官,参与广泛的对时代与社会、环境与人生的思考和批判,更准确地说,这是新时期的一种以视觉为特征的语言和工具,人们没来得及给它归类,因为它是由艺术界脱胎而来,又是以艺术家为骨干力量,所以才暂且称它为“艺术”,他的功能已经和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性质截然不同。
问题出现了:如果你还以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美、漂亮……等等——来衡量当代艺术,当然就会不知道这些艺术品应该怎样去欣赏了。一句话说明了:
这些艺术家这时更像是一些社会批评家、环保斗士、道德学家和嬉皮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语言不是舌头和笔,而是他们创作的艺术品。
作为入门阶段,其实有个极其简单的欣赏方法:我行我素。一件当代艺术品放在那里,其实已经邀请你的大脑参与了创造!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参悟情性不同,同一件作品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
禅宗认为“心外无法”、“心外无佛”,每个人的心性即佛心,所以成佛只在自悟本性。也就是说,自己自信,说他是个什么,他就是什么!艺术品的标题此时只是个起引导作用的标签而已,还可能什么都不是!
引用一首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很能帮助说明我的说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看山,从各个角度看出无穷变化,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里只是最基本的入门之法,要真正理解当代艺术的方方面面是很难的,因为身逢其时、“身在此山中”,很难对周围的东西下定义,有很多东西必须留给未来的艺术史学家了。
希望大家能理解一星半点儿,我就算是没有白忙了。欢迎争论,但出发点不同,肯定又是一场没有结论的“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