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不要偷换概念

来源: lostandfound2008 2024-02-17 14:14: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6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lostandfound2008 ] 在 2024-02-17 14:18:1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东北大妈的事件是关于‘减少意外风险’- Risk Management and Risk Mitigation. 和‘孝顺’没有半毛关系。 

我就是东北人,没有歧视,充其量是‘地域检讨’。请别瞎猜疑挑起地域的争端。 

孝和顺是过去没有社会保障体系下形成家庭等级和权力观念。请别自动加到现代社会和体系下每个人头上。盲目顺应一个没有理性的人和事,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发疯,一起承担不良后果。 这是社会进步的逻辑?

事件里的86岁老爸一点不糊涂,也一点没有大脑皮质退化的明显迹象。我甚至不相信他会发现纸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反复扔出去。事件里是东北大妈自作主张认为老人会反抗和拒绝(实际是她自己反抗和拒绝),所以连试都不试就把这个事否决过滤了。 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谁给大妈这个过滤权了?

退一万步,老人如果反复把纸条扔出去,儿女解释也还是执意反复这样做,那说明老人让情绪代替了理性。那更应该悄悄地把纸条给他带上。因为一个86岁老人意外摔倒,没法联系家人,这不是照顾老人情绪的事情,而是理性老人减少意外伤害风险的事。86岁老人,摔了伤筋动骨,卧床很可能就很快衰弱下去,导致意外早亡。 

海外的女儿怎么没有‘要是真的’对老人好?难道飞机来飞机去陪个几周,然后出现老人意外摔倒别人没法及时联系到家人救助,就能心安理得,觉得自己进了孝,真的对老人好了,其他的就是老人运气太差,命数到了要遭罪?  这是把‘减少风险’和‘增加陪伴’给偷换概念,然后还加上个不请自来的道德评判。 免收不谢。 

谁说海外女儿不明白国内女儿的贡献了?所有女儿都出钱出力,这件事不是关于谁贡献多少,而是怎么有理性有效率地提高老人的养老质量,控制风险。别扯远了。

就事论事,请别自己添加想象情节,然后妄加道德评判。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