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平自传(13):逃离宝钢

来源: 美国1号 2024-02-12 20:29: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082 bytes)

电炉连铸项目谈判结束,预示着进入设备制造和生产准备阶段,那时候电炉连铸项目组开始安排人员出国接受培训做人员的准备。当时电路连铸除了金总仍然是组长外,另外有三个副组长,一个顾副组长从审计处长副处长调过来,他原来是上钢五厂做过炼钢车间主任,内定是厂长人选,还有一位张副处长搞设备的,从指挥部系统升上来的,解决他付处的级别,这两位副处长对我都很友善。另外一位孟姓副处长,不知从哪调过来,这个女人不是个东西,不知道哪里我有得罪过她。后来才知道她小叔子任德祥,原来信息部的技术科长,一个牛逼大王。我对任德祥是敬而远之,任就是鞍山钢铁学院本科毕业,靠吹牛后来做到宝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上海交大外聘博导,可见中国学术界的腐败和底下的学术水准。

估计任德祥没少说我坏话,所以孟经常在金总面前说我的坏话,好在金总要退休了,他对我总体印象一直不错。有次我离开宝钢后在宝山商场遇到金,金那时候退休了,他就叫我小傅,和我开玩笑说小傅你发达了连金总也不打招呼了,其实我没看到他。金总又推荐了他的同学,我们项目组一位二级组的组长升任副组长。我仍然担任数模组副组长。

但是那时候由于谈判的原因,我和DEC(数字设备公司)公司的钢铁行业的销售经理黄斌熟悉了起来,那时候黄斌负责DEC钢铁行业销售,他就问我有没有意愿到DEC工作,我说考虑考虑吧。那时候金总快要退休了,我有几个选择,一是留在电炉连铸项目,出国培训,回国后在生产厂,二是去运作一下,在宝钢内部换个单位,三是离开宝钢去外企工作。那时候我不停地在心里盘算,没有下定决定。黄斌后来担任中国微软副总裁。当时的微软总裁就是唐骏。

我在93年已经结婚,那时候我妻子已经怀孕,所以要下决心挺难的。94年正好我孩子的舅舅从新加坡回国,住在宝山宾馆。他也是和我同年到宝钢的,做的财务,在财务上和宝钢领导走得比较近。他的岗位比较特殊,一直在北京负责给领导们做财务。所以我就想听听他的意见。那时候他在新加坡已经好几年,他夫人自己开了个租船公司,生意做得相当好。当时的国舅爷(你懂的是谁)去新加坡也是住在他家。所以他主张我出国发展。

他住在宝山宾馆,有很多领导请他吃饭,其中一位是徐乐江。徐和我大舅子老家在同一个核工业总公司下面的机构里,很多人都是部队转业,我老丈人就是志愿军战士,当时在矿里做科长,徐的父亲是副处级。所以他们算是同乡子弟。那时候徐乐江是总经理助理。看到我也在那里,徐就说这不是小傅嘛,以前总是跟了何厂长到冷轧来,风度翩飘的。那时侯我去冷轧厂做项目,徐在那里做副厂长,厂长是邵其滨,我和邵厂长接触比较多,和徐厂长就是开过几次会。

我立刻说,徐助理,您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我早就对你很崇拜。因为徐乐江是宝钢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他从初轧厂出道,年纪轻轻已经升到总经理助理。徐就问我“你和小孙啥关系啊”,我大舅子就说“我们可是至亲,他是我妹夫”。这下,一下子拉近了和徐的关系。徐说,“原来我们是一家人啊,那你去过我们矿吗?”我说去过的。那是在江西某个核工业基地。徐就说那太好了,小傅现在哪,我说在电炉连铸项目金总那里。徐就说他和金总也很熟,徐进一步追问我今后怎么发展,我正想说希望徐多多提携,没想我大舅子嘴太快,说他准备出国发展。

这时候徐就哦了一下,也没多问。谈了一会徐请吃饭,这时候宝山宾馆总经理亲自过来招呼,还上了酒说要祝贺徐乐江。原来徐乐江已经升为宝钢的副总经理,但还没正式宣布。后来徐一直升到总经理,董事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宝钢与武钢合并后,董事长由马国强接任,对,就是那个因新冠下台的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而徐乐江转任工信部副部长,现在仍然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商场,工商联党组书记。这些都是脚注,交代一下。

我在离开宝钢后有次回去做宝钢的备品备件,在宝钢果园的指挥中心大楼再次碰到过徐,他那时候还是副总。他很热情地把我请到他在十七楼(也许15,16,不记得了,层次越高,级别越高)的办公室坐了半小时,单独聊了聊,还说,“你离开宝钢有啥好的?”我那时候因为出国有些耽搁,主要是小孩子小,也没那么多资金,我并没过多解释。还有一次我有私事托他办,去过他当时在宝山的家里一次,也是聊了半小时,那时候他妈妈也在,就说也是我们矿的子弟。我和徐也就是单独见过三次,不过他对我印象很好。

我离开宝钢后,并没有如愿进入DEC,因为宝钢放出话,宝钢出去的不能回宝钢做生意,这使得DEC公司很为难。黄斌就安排我进了他们的一个香港代理。我并没责怪黄斌,因为离开宝钢其实是埋在我心底很长的一颗种子,只是到了离开的时间了。我的直觉就是在宝钢做得再好,也没有我发展的太大的空间。因为我是搞计算机的,宝钢的主业是钢铁。所以随遇而安很重要。

在香港的代理做了十个月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实质是国企,是假合资,为了政策便利,香港中资企业注资的)的信息中心主任张德民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他那时候开了一家电脑公司,主要是做微机的,他的主要用户就是上海市政府,因为韩正是在轮胎橡胶集团下的大中华橡胶厂做党委书记开始步入仕途的,而张和韩很熟悉,那时候韩正是副市长。张还想做小型机的生意,就准备邀请我入伙。

我想这个公司名义上中外合资,实际是正厅级的国企,我就答应了。张就聘我做销售经理,和深圳现代计算机公司,深圳太极软件公司合作,做一些贸易,赚些外快。那时候办公司已经是一种时髦。张对我不错,帮我把妻子从邯郸冶金部矿山局医院,她是会计,调到了轮胎橡胶公司的下属吴泾化工厂做会计,解决了我妻子和我儿子的上海户口。我则帮助他的公司开拓了小型机业务,我甚至打破了宝钢的规则,把备品备件做到了宝钢,当然那是很不容易的,后面有强大的支撑,否则宝钢是进不去的,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

我这段销售经历看似平淡,其实给我的阅历增添了不少色彩。深圳太极的尹总是位很慈祥的老太太,她是公安部三所的副厅级副所长,退休后在深圳太极做上海的老总。我跟了尹总去过南昌,淮安等参加招标竞标活动,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从宝钢得到的备品备件也都是下单给深圳太极软件。我的手机也是深圳太极提供和付的话费。

因为在公司工作,我有时间照顾一下我自己的儿子,他有过敏哮喘。我儿子小时候也是真苦,经常进医院,妈妈做会计,没有时间照顾他。我们那时候住田林新村,我妻子上下班都有一小时的车程。我儿子就是外婆外公在上海带了一年,我们自己带了一年,然后又送到江西外婆家又带了一年,又到我无锡的小妹妹那里住了一年,那时候我妈也住在无锡,尽管我妈生病,但看到孙子就心情特别好。后来又在常州我二妹妹家住了两三年直到2000年他们的移民签证下来,6岁生日那天他到的加拿大。我是99年先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留学,随后申请永久居留,2000年春节过后全家移民申请被批准的。这些都在这里顺便交代一下。至于我怎么到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这里还有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请大家继续关注,先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温馨提示。 -废话多多- 给 废话多多 发送悄悄话 废话多多 的博客首页 (60 bytes) () 02/13/2024 postreply 02:37: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