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当感悟

来源: 北美原野 2022-12-19 18:37: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1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北美原野 ] 在 2022-12-20 15:07:5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多面的人生是一条条不可逆转的单行线,或平坦,或坎坷,一往无前,无法回避。聪明的人在不断感悟中快速成长和成熟。

 

明朝时,一个年过半百的财主生了个儿子天宝,由于家境殷实,天宝长大后游手好闲,挥金如土,为了让儿子成才守住家业,财主便请了个先生管教他,渐渐地天宝变得知书识礼了。

 

父母双双去世后,天宝开始辍学且又和往日的狐朋狗友混在了一起,整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万贯家财很快就被花光了,他不得不沿街乞讨。落魄的天宝忽然悟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决定改邪归正,痛改前非并开始努力读书。一天晚上,他借书回来的路上,饥寒交迫,跌倒在结冰的路上,不一会儿,就冻僵在路旁。碰巧路过的王员外及时救醒了他并留他做女儿腊梅的家教。

 

感恩戴德的天宝,认真教了一段时间书后,开始对如花似玉的腊梅想入非非甚至动手动脚。王员外听到女儿的哭诉后不动声色地写了一封信,让天宝送给住在苏州一孔桥边的表兄。

 

天宝找了半个多月,也没找到“表兄”的住处,眼看着王员外二十两银子的盘缠快花完了,他打开信,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话:“当年路旁一冻丐,今日竟敢戏腊梅,一孔桥边无表兄,花尽银钱不用回!”

 

羞惭万分的天宝本想投河自尽,但转念一想:王员外救了他的命,保护他的名声,他要努力挣钱并长出息来证明自己,报答对方,于是,振作精神,夜以继日地工作和学习。三年下来,他不但积攒了二十两银子,而且变得博学多才,此时天宝恰好赶上了进京应试,一举中了举人,于是,他日夜兼程到了王员外家,手捧一封信和二十两银子。王员外一看原来是三年前他写的那封,只不过在他那四句话后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还白银,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

 

王员外既意外又惊喜,开始对天宝刮目相看,于是亲口把腊梅许给了天宝。

 

这就是耳熟能详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这个励志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徘徊、迷茫甚至误入歧途,但及时和积极的感悟会让人悬崖勒马,柳暗花明,相反若不及时感悟和纠正错误的东西,往往会导致“悔之晚矣”的终身遗憾。

 

君不见现实生活中,一个官员直到因贪污腐败锒铛入狱时才幡然悔悟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一个商人直到因奸诈“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名誉扫地,倾家荡产后才感悟到“童臾无欺,诚信第一”;一位学者直到因为学术造假而臭名昭著后才感悟到“科学的神圣不容侵犯”。这样的感悟会令人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每个人坚持“一日三省吾身”的思考,不断感悟,即便有了免不了的失误或错误,也会“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倘若不及时感悟、反省,那么往往就会酿成大祸,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佛问:“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答:“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弟子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其实,每个人正拥有的就是及时感悟的潜力,它是人生实至名归的宝贵财富。

 

 

(12/18/2022 Oakvill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