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那 边 (长篇小说)六、“九一一”中的老范(中)

来源: wanmutrt 2022-04-22 05:33: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907 bytes)

海   那   边

(长篇小说)

万沐

(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六、“九一一”中的老范(中)

 

原来在老范做《青山》月刊的时候,正好遇见了从巴川监狱里出来的章林。

章林说,自从进了监狱以后,家庭也走到了尽头,妻子已经带着四岁的儿子改嫁到了武汉。自己在北京凭借一帮四川做生意的哥们资助,做一些文字工作,拍抗战纪录片、办看展示及展览。其中一部纪录片得到了中央某个大佬的首肯,而且他与大佬的几个子女保持着某种形式的联系,但是由于自己民运人士的身份太敏感,又保持着一种距离。

章林一直想通过上书的形式影响上层,但上层尽管在私下对他的意见表示了某种形式的肯定,然而真正要拿到桌面上,要形成某种形式的决策,其实根本就没有可能。章林将这种情况与梁启超当年上书李鸿章的情况做比较,得出结论是,如果利益所在,任何英明的人都是跳不出自己局限的。最后的结果,恐怕还是要由孙中山式的人物来一次狂风暴雨式颠覆,然后社会再慢慢恢复和痊愈。尽管世界已经到了二十世纪末,但由于中国文化固有的特性,国家还是难以走出王朝循环的魔咒。只是章林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尽其所能唤醒民众,尽可能减少社会震荡。

章林的和平理性的理念很符合老范的想法,当时江泽民统治时期的1998年,中国也出现了民主的小阳春,各地都在组建中国民主党。尽管章林在巴山市也成立了中国民主党的支部,但由于老范一直奉行“君子不党”的原则,加上已经与江南机械厂的技术员叶蓉结婚,叶蓉的家人本身就对这桩婚事有很大意见,对他过去参与“六四”被判刑的历史更是耿耿于怀,要不是因为他是一个青年作家,可能有光明的前程,打从一开始根本就不会让他们结婚。老范考虑家庭的稳定,以及工作方面的要求,因此还是和章林的组织并没有走得太近,但私下却给章林捐过几次款。

然而一场巴山市的交通事故还是终结了老范暂时安定下来的生活。

一天,一位华英县来的青年农民在三路口摆小食摊时遇上了城管,这位青年农民刚刚想辩解几句,便被三个城管几拳打得趴在了地上。周围的人有的看热闹,有的人却很愤怒,大声骂了起来。城管见众怒难犯,其中一个年龄大一点的脸色便缓和了下来,对围观的人说:“维护公共卫生,大家都有责任。我们其所以生气,是因为他摆的实在不是地方!”

城管又转向青年农民说:“快收拾一下东西,我们给你指个另外的地方去摆”。

围观的人看到城管态度和缓下来了,青年农民也挑起担子准备换地方,便就散去走开了。

岂料,第二天一早,《巴山晨报》登出了一则新闻,一下震惊了全市。

新闻说,华英县青年农民王三林来巴山市随便摆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沙洲区城管大队带回去办公室处理。不意,半夜在吃一碗小面时,辣椒呛到了喉管,经抢救无效,在城管大队办公室死亡。最后,新闻还报道了区城管办主任的谈话,强调良好的城市卫生,是每个市民的福祉所在。爱护城市卫生,也应该成为每个市民的责任。同时,希望外来农民工一定要依法就业,避免此类悲剧发生,

看到新闻后,许多人都觉得这个说辞很荒唐,常年吃麻辣小面的巴山市什么时候听到过辣椒呛气管死人的事?

很快,另一条消息也传出来了,说是王三林的媳妇去城管大队认尸,结果看到王三林身上没有一块好地方,头整个肿得像发面馒头,全部变成了紫色。

老范在编辑部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气愤,蓝主编和另外一个老编辑老朱听了也摇头叹息。

傍晚下班前,章林打来了电话,给老范讲,城管打王三林的事他昨天正好碰到了,当时他去药店买感冒药,看到城管打人,就愤怒地指责了城管,看到事情平息才离开。当时城管说的是要带王三林去其它地方摆摊,原来却是个金蝉脱壳之计。老范一听大骂:“*****的简直太无法无天了,一定要讨个说法!”

我正在设法联系王三林的家人,看看能提供些啥子帮助?”

章林在电话那头说。

算我一个”老范悲愤地说。

蓝主编对老范说:“看那边联系上家属以后,我捐点款给家属。”老朱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老范忙说:“要得!要得” !就提前离开了办公室。

从滨江路坐4路公共车到了沙洲区政府所在地,老范看到很多人在围观,城管办门口停着一辆火葬场的车,一个披头散发的农村妇女睡在车子的前轮下抽泣。周围警察已经拉起了一道黄线,不许人靠近,还有几个警察在维持秩序。

老范一问,原来是木桥溪火葬场的车要将死在城管办的王三林运走火化,但王三林的堂客不许,要求政府一定给一个说法。

这时,他看到章林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很气愤地质问警察:“人刚死,公安局还没有验尸,怎么就能将人草草火化?”

你是哪根葱噢?法医早就说过了,是那龟儿子吃小面不小心,辣椒灌进气管死的。”

可笑,有这么快做出结论的吗?”章林冷笑着顶了回去。

你妈逼,你个龟儿子想找事嗦?”警察向前走了几步。

吵啥子?吵啥子?”一个四十多岁老一点的警察走了上来。

这个龟儿子怀疑法医的鉴定!”刚刚说话的那个警察恶狠狠地盯着章林说。

滚远点,不要影响公务。”老警察对章林说。转过身子,他又对其他围观的群众大声喊道:“哥子们,这个王三林是昨天晚上在城管办做完笔录后,吃小面时,不小心将辣椒吸进喉咙管呛死的,为抢救他,城管办的同志已经仁至义-------”

哈哈哈”

围观的人群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打死的!”“打死的!”躺在车轮底下的妇女也发出了哭喊。老警察脸上出现了非常尴尬的表情。老范由于站在靠近车头的地方,这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吃小面都能呛死人,你们以为天下的人都是傻瓜啊!”章林嘲笑地看着老警察:“你们天天讲三个代表,看,就是这么代表的”他指着车下的妇女和火葬场的车。

这时,老范也站了出来,对警察很温和地说:“无论如何,你们总要尊重家属的意见啊,不能这么快马上就把人火化了!”

你懂个锤子,死人不搬走,一直放在办公室,在政府大院设灵堂吗?”又一个年轻的警察走上来警告说。

老范看到,警察这时候已经有十来个了,个个手拿警棍,警惕地盯着周围的人群,而车下面王三林的老婆依然紧紧地抓着汽车的轮子。

这时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跌跌撞撞走了过来,老汉一走到火花厂的汽车前大喊一声“三林哟”就昏过去了。

老汉,老汉,”车底下的妇女满身是灰,赶紧走过来摇在地上的老头。章林、老范也上去帮着掐人中,一起来的小伙子,仿佛吓呆了,茫然地站在一旁。老范估计,这两个人应该是王三林的父亲和弟弟。

正当大家救人的时候,火葬场的车子 “呼”地一下冲了出去。惊得两旁的人“哗”地闪开一条胡同,有几个人由于躲闪太急,一下倒在了地上。

正在救人的王三林媳妇看到车子离开,刚跑了两步,就无力地倒在了地上。人堆里有人骂:“这社会真是太污了!”

正当章林给慢慢苏醒的老头喂水的时候,远处老警察的身边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递给他一张打印的纸说:“曹局,这个闹事的人叫章林,是个坐过两次牢的罪犯。”老警察看完沉思了一下,对眼镜小伙子说:“知道了,谢谢你们市局信息中心。”就转身对两个警察招了招手:“跟我来!”

老警察带着一高一矮两个警察走到章林跟前,看到章林正掏出钱给老汉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眼下正需要帮助,这是三百块钱,你先收着,找个地方住下,下来咱们在慢慢想办法。”

老范也把二百块钱加了上去。还有几个人也给了老头一些钱,老头只是麻木地点点头,仿佛意识已经消失。

站在后面的老警察脸上露出了一丝蔑视的微笑,他突然对两个警察喊:“把这个煽颠分子给我抓起来!”

正在围着老头的一群人突然吃惊地抬头看着老警察,老警察指着章林:“就是他!”

只见两个警察麻利地一边一个,将蹲在老汉旁的章林像抓小鸡一样提了起来,并迅速反扣上手铐。站在一旁的老范惊呆了,他不顾一切的走上前去质问:“凭啥子抓人?”

滚你妈的!”矮警察当头就是一拳,将老范打了个趔趄。押着章林走向了一辆警车,霎时警灯闪烁,警笛响起,两辆警车呼啸着离开了区政府门前。

老范被打得满脸是血,眼镜掉在地上也碎了,他帮助王三林的老婆和父亲以及弟弟赶往木桥溪火葬场,等赶到的时候,火葬场门房的工作人员说:“已经下班,明天再来,尸体今天晚上公安局就留这里了!”

老范于是安慰了王三林的家人一番,让他们且回出租屋,等明天再来。


 

老范由于眼镜坏了,加上心情极差,回家打错了车。等到回到自己在江南机器厂的家,叶蓉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女儿小渝也抱着洋娃娃睡着了。

老范赶紧去卫生间洗了一个脸,在抽屉里找到了那副旧近视镜戴上,尽管觉得有些飘忽,但比刚才没有眼睛就强多了。这时叶蓉醒来了,问:“今天做啥子去了,楞个晚才回来?”

别提了,我去帮了一下王三林的家属,结果章林还被警察带走了。”老范语气平静地说着。

哎呀,脸上啷个有伤?”叶蓉紧张地问道。

被警察打的,警察突然抓章林,我上去一问,那个王八蛋警察当头就是一拳,打得我眼冒金星,眼镜也早打坏了,头现在还在嗡嗡响。”老范气愤地说。

那抓章林为啥子?”叶蓉吃惊地问。

说他啥子搞煽颠,替王三林的家属喊了几声冤,就成了煽颠,啥子世道哦!”老范把事情经过说了一番,引得叶蓉长吁短叹。

可怜啊,他们一家真是孤苦无援,被人打死还无处讲理,要是我是单身,老子就跟他们拼命了。在这个世道活着,真是太憋屈了!”老范说着就一阵叹息,一副悲天悯人,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我给了他们两百块钱,希望稍微帮助一下他们?”

啥子,两百块钱,你好有钱啊!”刚刚和他一起愤愤不平的叶蓉突然之间脸色一变,冲着他大喊了起来。

喊啥子嘛喊?”小渝在梦中被喊醒了,翻过身又睡着了。

老范赶紧将顶灯关掉,只留沙发边一盏小台灯。他对叶荣解释说:“我们也做不了其它事,只有在经济上给他们一点帮助,实在是太可怜了!”

那今年就再不要给你家里寄钱了,你挣不到几个钱,平时又是喝酒,又是抽烟的,还大手大脚。给个十块八块也就算了,你这样给,街上穷人多得很。”叶蓉平时用钱也是很细的,听到老范一下给了两百出去,又搭上近百块钱的眼镜,她一下就着急起来了,搞得老范一下子为他这么直截了当地告诉叶蓉而后悔不迭。

我妈老汉在我这里来的时候,你从来都是小气得要死,上次去吃个火锅,你都专拣便宜的点。去年我爸过生日,你买个酒,也就是拿两瓶汾酒应付一下了事-----我妈上次来,你买条鱼,也是刺很多的白莲-------”叶蓉一下唠叨起来了,老范知道,她的抱怨一开始,没有一个小时是收不住的。由于叶蓉的妈妈也非常好喋喋不休地念叨,是一个“婆婆嘴”,因此老范便称戏称叶蓉为“婆婆嘴二世”。

老范知道闯了祸,便在一旁听着她唠叨,心里给她设定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便默默想自己心思去了。等到大概七十分钟以后,叶蓉抱怨完了,去卫生间洗漱,老范则去另一个小屋子里面翻看当天的报纸去了。老范觉得自己虽然很有理想,但有些时候却十分卑微,不仅要在外面受气,回来在家里还要受气。尽管自己一身才华,但在叶蓉娘家却和她姐夫、弟弟这些庸俗而势利小市民在一起混,实在有一种龙游浅滩遭虾戏的屈辱感。老范于是想到,如果当年和家乡的姑娘结婚,至于受这种气吗?

老范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婚姻,她感到自己的婚姻纯粹是图了面子,而失了里子。甚至可以说,连面子也没有得到。叶蓉是一个情商极低的人,既不会在家里关心人,做基本的家务,在外面也根本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结果还很自以为是。老范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却领受了常年累月的的抱怨和指责,唯一让他有点安慰的是,就是叶蓉在政治立场观点上和自己很有共同话题,不像他的姐姐、弟媳妇那么小市民气严重。


 

第二天一早,老范在门口就买了几份报纸来看,但上面都没有王三林事件的报道,他到办公室打章林的手机也一直关着。

一会儿后,蓝主编和老朱也来到了办公室,他们关切地问,昨天去了解的情况怎么样?老范把王三林和章林的情况叙述了一遍,一向说话十分谨慎的蓝主编叹了一口气,说“太黑暗了” !老朱也感叹:“这样下去,社会还有啥子希望?唉,连章林这样的好人都容不下!”

小范,”自从老范进了编辑部后,蓝主编几个人就不再称他“巴山子”的笔名,而改称“小范” 了。

你看看有可能的话,今天早点下班,把我的这点钱给王三林的家里人送过去,这是三百块钱,不过你自己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让他们抓到把柄”,蓝主编一脸愁云。

我也捐两百吧!”老朱盯着蓝主编说道,“不过,小范,现在去木桥溪火葬场那边找王三林家人可能比较容易,下班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反正今天也没事,不如就让小范现在就去吧,万一他有啥工作,我顶一下就是了。你说呢,老蓝?”

要得,要得,”蓝主编看了一眼四周,其他两位编辑还没有到。便对他们两个说:“这事我们三个人知道就行了。”


 

老范揣起蓝主编和老朱的五百块钱,并拿上自己刚买的《巴山晨报》,背个黄帆布挎包走出去了。

走到街上,才想到从昨天下午起,已经是十几个小时没有吃东西了,便走到旁边的农贸市场里面,买了两个发糕,一碗油茶狼吞虎咽了起来。吃完觉得还不够,又去另一家小食店里吃了一碗抄手。一下感到人也有了力气,便走到不远处搭二十六路公共汽车,然后在大石坝再坐十二路车,就可以到木桥溪火葬场了。要不是觉得王三林家实在需要帮助,老范是一点也不想去火葬场这个地方的,更不想见昨天那批杂皮警察。

大概九点过一点,老范到了木桥溪殡仪馆,只看到王三林的家人在那里哭泣。一问,王三林已经火化了。院子里放着一个大的塑料口袋,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大约是“王三林”几个字。除过抽泣的王三林妻子,恐怖的瞪着眼睛的老父亲,茫然不知所措的弟弟,还有几个“棒棒”模样的人,也有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是城里人的中年人。一打听,他们都是王三林村子王家坝里同族的几个人。其中,戴眼镜的人,是巴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也是王三林的远房堂兄。

由于昨天晚上都见过面了,王三林一家认识老范。王三林父亲从地上挣扎着站起来,向老范鞠了一躬,王三林妻子和弟弟也学着向老范要鞠躬。老范赶紧拉住王三林父亲说:“老人家,要不得”!就将五百块钱交给了他,并说这是单位另外两个好心人的心意。王三林妻子在旁边感动得泣不成声,一下跪在他脚下,老范将她一把拉起。王三林妻子转向医生堂哥说:“二哥,昨天晚上就是这个大哥带我来的这里,他还给了我钱,另外一个给我五百块钱,遭警察抓走的人,也是他们一起的!”

好人,好人!”医生走过来,握着老范的手介绍道“我叫王忠林,是王三林的堂哥,在市中心医院内科工作,太感谢你了,兄弟”!

我叫范世杰,在《青山》编辑部工作,刚才这五百块钱就是我们编辑部两位老师的心意,他们听到我介绍情况后,都觉得很难过,所以让我再过来看望一下三林的家人。”

啊,《青山》编辑部?大名鼎鼎哟,我也是个文学爱好者,经常读你们的作品,里面有个棒棒才子叫巴山子的,和你们在一起撒” ?王忠林好奇地问道。

正是兄弟我”,老范答道。

真是高人,文章写的那么漂亮,人又这么好!”王忠林向王三林父亲介绍:“叔叔,这位恩人就是大作家巴山子先生!”王三林父亲依然很瞪着眼睛不知所以。但另外几个“棒棒”很快围了上来,他们都表示知道巴山子的传奇故事,直呼大家是“一家人”。

最后,巴山子和王忠林及另外几个“棒棒”留了电话。王忠林说,等这个事情处理完毕,他一定要代表家族请老范吃顿饭。并说,他们现在就要租一辆面包车护送堂弟的骨灰回华英县老家。

老范于是上前和王三林的父亲、妻子道别,叮嘱他们一定保重身体。既然事已至此,一切往前看。至于后续的事情,应该积极向上级反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