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出行

来源: 2018-11-02 07:24: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出国后再回去,几乎不坐公交。甚至不愿意出门。以前住在大院里。街坊邻居都认识。不认识的也认识我父母。总要停下脚步寒暄。出去一次本来需要30分钟,结果一小时还没回来。还有,挤公共汽车或者地铁的时候,人和人之间挤在一起。我担心小偷(遇到过一次,包划破了),咸猪手(没碰到过)。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兜里的银子。那时候美元应该1比8,9. 我常有亲戚知道我回来,就跑来帮我换人民币。他拿到黑市去换。

接下来就是交通工具。我叫出租的时候多。早年没有那么多出租车满大街跑。不方便招手上车。我就骑自行车。开始还是有顾虑。到处都是乌泱乌泱的人和车。但是,咱毕竟是那个环境长大的。很快就适应了。照样骑着车,满大街飞。所以,以前老听一些人说,孩子跟着访问学者的父亲来美国了,两年了,回去不适应了。所以要留在美国。我觉得,我们从中国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语言不通,文化相异。都很快适应了。怎么就过了两年,就不适应了呢。看来都是心里意识。人们常常为了得到某种利益,或者为自己行为寻找合适的理由。以此来说服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当然这没什么不对。

再后来,打车横穿北京市的时候,因为堵车,比坐地铁还慢。也就选择乘坐地铁。当然包包是报在前面的。我一个人,就这样。一家人,尤其是有孩子的时候,家里开始有人有自己的私家车。小舅的车几乎随叫随到。再后来,几乎人人有车了。就更方便了。不方便的是堵车。

在国内,坐在车里人通常是安全的。不安全的是行人。行人过马路,等于把自己的命送上去。通常你会看到,在某一个路口,行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人团。大家慢慢向前,再向前。而司机们没人减速。嗖--的一辆,又一辆。人团继续,小心地,慢慢地,向前一点,再一点地试探地前行。在很多没有信号灯,只有斑马线的大路口,我都亲身经历过。

当年在前门附近,和同学聚餐。我本来用儿童车推着孩子。可是怎么也过不去。没有人停下来。后来我让老公抱着孩子。我推着空车。我怕那急驶而过的车辆撞到孩子。再到后来,孩子长大一些。我们回国外出。在大街上,小舅和表哥们,总是把孩子围在中间,唯恐他反应不及,过不去马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有问题。

一个旧相识的孩子,就是在和父母回国时,在北京大街上被撞飞了。父亲说:他忘记了是在中国。灯绿了,就自己开始往前走。四岁的孩子跟在后面。被横行的汽车撞飞。好在后来恢复没有大碍。但孩子说他今生不再去中国。

我上中学的时候,那天去协和有事。横穿长安街,走在我们这个人团最前面的长者,“砰---”地一声被撞倒在地。我看到他满脸的血。有人把长者扶起。撞人的车辆,没有半刻停留,扬长而去。有人嚷着:记下他的车号。我心里怦怦跳。那车牌是黑色的。我从此再过马路,绝对不走在最前边。

这些年,中国变化很大。长安街上有了过街地道。其他路上也都设了红绿灯。对交通进行了严加管制。北京的公交服务是非常好的。至于乘客嘛,南来北往的人多。偶有吵架也不稀奇。但是,把自己吵到河里的事,还是太特奇迹了。连累那么多无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