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朗朗,越说越不靠谱了。

来源: 2018-05-16 11:13:45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越说越不靠谱了。

- 钢琴是听的,不是看的。霍洛维兹弹琴时手指基本不弯曲,像在摸琴,可人家还是顶级钢琴家。 正经欣赏评论音乐,应该基于盲听。乐队招演奏家都是拉帘盲听,女考生不能穿高跟鞋,怕高跟的声音暴露其是女生。当年夏三多被芝加哥乐团录取就是通过盲听。

我曾在网上和现实中试过,有人说CD不如黑胶好听。结果同一版母带出的黑胶和CD,盲听他根本听不出来。还有说某个指挥不如另一个,让他盲听二者的作品,也是听不出来。绝大多数评说古典音乐这个那个的,只要盲听立刻被打回原形。所说的都和听觉欣赏无关。

- 美国的媒体报导朗朗较少,只能说明美国媒体对古典乐关注不多。只有对朗朗的报道明显少于另一位钢琴家,才说明媒体认为朗朗不如那另一位。

- 当年国内对李云迪炒作得更厉害。毕竟李之前两届的肖邦第一名空缺,说明那个奖不是白给的。可是后来李的成就实在没法炒作了。

那时国内听说朗朗的还不多。傅聪出来说,其实有个没得肖邦奖的朗朗要比李好得多。傅聪当年在伦敦和巴伦薄依姆,杜普蕾,阿格丽奇并称四人帮。处于欧洲古典界中心的他不会是瞎扯。所以国内对朗朗有炒作成分但也不是盲目追捧。

- 朗朗弹得好不好?古典钢琴作品浩如烟海,一个人把所有作品都弹好不太可能。比如朗朗那种激烈的风格对莫扎特钢协就不一定合适,肖邦的作品鲁宾斯坦表现得可能更好。而拉赫钢协我更喜欢他自己弹的。

近几年时髦普罗科菲耶夫,我听了七八场不同人演奏的普罗钢协,我认为朗朗是最好的,也是每场结束时观众起立鼓掌最热烈时间最长的。

顺便说,朗朗演奏时我第一次见到了他的手的残影。以前看小说,形容某人行动迅速时用“只见一道道残影”,我以为是夸张。但朗朗演奏普罗钢协激烈时其手真是一团残影。比普罗钢协更快的作品很多,比如野蜂飞舞。但那些曲目是轻快的,感觉手在键盘上快速滑动。而弹普罗的作品需要手高举高落,快起来完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