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记,故乡的味道一上海的味道

来源: 2018-02-11 08:01:3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离子离乡,心不离土"。以前我每次外地回来,若乘火车,看到"上海站"的站名,或若乘船,从十六埔码头上岸,听到海关大楼的的宏亮悦耳的钟声时,我总是心里一阵莫名悸动,我是一个十分恋旧,恋乡的人。而我却不走则已,一走远到了相隔万里的大洋另一边,上海,故乡。我永远想留你在我的心间。

 

上海,我一直不知旧时世人何以称它为"十里洋场",原一来从南京路外滩到静安寺这条上海最繁华的路487公里,它几乎相同于十里,我这次回沪读了报纸才知道这上海"十里洋场"的由来。

 

 

淮海路,紧随世界潮流的时尚名品荟萃之地,也是上海小姑娘逛商店的好去处。我站在老大房面前,望着对面的"华亭伊势丹",这????以前经常喜欢采购衣服的地方,觉得门庭冷落不复从前,问一个老年阿姨,华亭伊势丹还在吗?阿姨像看 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老早就关特了,侬是外面转来的?现在是啥额店?阿拉也搞勿清爽?"。老太太扔给离乡多年的我这么多问号,原来本地居民也被搞得糊里糊涂,上海侬变得太快了,不要让我变得不再认得回家的路。

 

 

 

上海的最高建筑是高628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因为上海是多颱风之地,每年89月份都有台风侵袭,为减少超高楼风力载荷而设计出120度扭曲度,所以它的外观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作为中国的第一高楼,它耗资24亿美元,最终从开工到去年完工用了整整8年。应该是浦东最后一座超级摩天大楼,去年,它被建筑方面的权威机构CTBUH评选为"2016年世界最佳高层建筑"。

 

 

 

 

 

曾经人头攒动,繁盛的仅次于南京路与淮海路的第三大商业街四川路(海宁路至天潼路一段)经过商业改造,不复昔日的繁华商业与朝夕人流。

 

 

 

 

 

 

     

                我爱上海

 

 

七重天宾馆,茅盾以前曾描述它是"许多上海人心目中梦寐以求,魂牵梦绕的顶级豪华娱乐场所"。1937年永安公司因在于新永安大楼的第七层开设的夜总会而注册了"七重天",90年代与男朋友今老公曾在迪斯科舞厅跳舞及吃饭。楼下华侨商店与华联商厦(我们出国后才改为永安公司)90年代前后是上海打桩模子做外汇交易的集中地,一靠近那儿,"朋友,外汇有伐?"不绝于耳,这些人眼光绝对好,有次我与我的一个外面来的亲戚经过此地,这些打桩模子不仅问着,还追着不放,态度绝对进取,不过我们感觉有点吓势势,现在这些"劳动模范"都绝迹了,江湖上只留有他们的传说,他们现在也应该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了吧?

 

 

这个新娘好胆大,就站在上海马路中间拍照片。右边的二位看着面熟,有点像以前的上海的打桩模子,当然人家肯定不是拉。

 

90年代前,只有国庆节等特殊节日,外滩大楼彩灯闪烁。现在每天黄浦江二

岸灯火通明到晚上十点。

 

 

 

 

 

 

 

 

 

 

 

 

 

 

 

 

 

 

 

 

喜欢这里的幽静典雅。龙柏饭店是80年代初上海第一家自行设计建造,经营,管理的有着名贵古树,庭园绿化率高达85%的现代化别墅式饭店。

 

我们吃的又是上海的典型小菜,薰鱼,鳝丝,与黄鱼等。味道蛮正宗。

 

 

 

 

 

这么多大人在干啥?集会?抗议?NoNONO。他们在等自家的小孩子放学。

现在的小朋友不再似我们从前独自蹦蹦跳跳上学放学。我们以前小学放学书包一放,男小囡踢球,女小囡跳橡皮筋。现在他们是被祖父母或父母接回去,然后门一关,大人是邻里之间不搭界,"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小人也是捂在家里每天每刻除了做功课,就是白相手机,反正我外出时几乎看不见在外面弄堂里或大楼下玩耍的小朋友,现在的小朋友等他们长大了,会否会觉得童年时光是值得回忆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呢?

 

 

 

在原大中华橡胶厂,百代上海唱片公司及周围居民区域等建立的约8万多平方区的公园,灯红酒绿,繁华商业区里的一片绿土。小红房就是百代唱片公司。

 

 

 

 

 

 

 

 

 

 

金陵路是以前著名商业街中最没变化的一条,最有老上海的味道,它现在已经悄然变成乐器行一条街了。

 

 

 

 

 

枕流公寓是中国最早的二栖明星,被誉为"金嗓子"的永远的"天涯歌女"周璇1950年香港归来至1957年病逝的最后居所。是上海第一栋设有游泳池的高级公寓。"家家花好月圆,户户风凰于飞",嗓音风姿陶醉了我们几代上海人的"金嗓子"周璇在这里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后岁月。

 

 

 

在这物欲横飞,人心躁动的上海,哪一个年轻人能够撑得住做这简单的工作,面对四周繁华喧嚣,贫富悬殊的花花大世界,从容淡定。我外出逛街,经常要经过他的摊头,一次听他操着普通话对一位老年顾客说,我帮你看看,如果只是简单的缝缝补补,您不用付钱。下个月又要回家了,不知他还会在那里吗?

 

 

这座1928年峻工,由中国教友捐资自办的,座落于多伦路的教堂在外观设计上别具风格,是上海唯一一座外部有青瓦青砖红柱,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殿宇风格的中西结合的基督教堂。

 

 

 

 

上海地铁像蜘蛛网一样爬满四面八方,发达便利。反覌地面交通就积重难返老大难,碰到交通阻塞真要双脚跳,如有急事的要急出心脏病。但老百姓还是争先恐后去拍买汽车牌照,一年大半前我在时沪牌拍卖均价为8万多,中标率仅是56%,今年肯定只上不下,已冲9万,快向10万大关了进军了。

 

 

 

 

 

 

 

 

 

看看上海以前一家家里陈设的家具。

 

夏天到了,热是热得不得了,小时候时又没有空调,一到晚上,吃好夜饭,大家就搬出这种小椅子去弄堂口嗄山糊,

 

 

 

 

 

 

我爸也玩过这种老唱机,,唱片又大又厚,发出的音响倒是很有滋味,满有情调的,家里有过几张周璇的唱片。伊伊呀呀,好听极了。

 

,搓搓卫生麻将。

 

 

 

 

 

以前去做客人,切好饭会被女主人要求洗手,有的还会被要求洗脸。过去可行,因为没人化妆,现在再热情地叫女人洗脸就不太好了,

 

 

梳妆台,女主人最左顾右看的地方。

 

 

 

 

 

 

 

 

当晚吃不光的小菜都可往里放,记得小时候冬天,前晚的鱼第二天早上也可过泡饭,魚冻也蛮好吃的。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大橱,当中镜子后面是挂大衣的,二旁边分隔成多层放些可折叠的衣服。

 

 

 

 

 

以前上海姑娘出嫁都要准备二个樟木香的,后来改成皮箱,现在需要计么我已经不领市面了。

 

 

 

 

 

 

 

 

这????椅子看上去牌头蛮大的,但里面是空心的,里面也许放了一只马桶。

 

 

 

 

 

 

怀念上海的老名牌啊,"永久""风凰"自行车,"飞人牌""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轿车与手表。上海师傅做出来的产品就是"乓乓响",呒没闲话了。

 

又要回国了,上次回国的照片先存在博客里。谢谢阅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