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法国呆久了,你就会发现。

来源: 2015-02-20 07:57:4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尤其在驻法的老美圈子里,他们和华人在美国、澳洲的状态非常类似。


1. 高度敏感,对各种玩笑敏感,基本处于防范状态,被开玩笑的第一反应是受到了歧视,而不能在第一时间客观从善意方面解释。
2. 迫切融合,常驻法国3年以下的美国人,法语大都很吃力,但都在极力表现自己法语好,如果一个场合有1个法国人,9个美国人,这9个人是绝对宁可磕磕巴巴说法语、偶尔夹杂个英语词,也不会公开流畅用英文交流的,哪怕唯一的法国人也懂英语,这9个人也不用,而且结巴的时候,那种尴尬溢于言表,不会隐藏。


美国这种心态其实很标准,就是社会心理学常提的潜意识仰视文化、宗教宗主国的心态。犹如千百年前日韩到中国恨不得立刻原地变成唐人一样。有朋友说英法烂了,不行了。基建确实不如美国,离中国城市更远,但这不是能抓住人心、尤其是有信仰的人心的东西。中国人为了改变生活或体会资本主义超级繁荣来到美国,从浦东和T3恢弘的现代建筑中落到OHARE破楼里,那种失落是可以想象的,心说尼玛还不如我们县城了;美国人到欧洲是体会自己文化的起源,也许机场另他失望,但处处承载着文明审美的古建筑、体现文明内涵的无数雕像和皓首穷经也看不完的那些保存着文明起源的博物馆,怎可能让他不仰视。除非他根本什么也不懂,只是为了旅游而旅游。

“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拍照,一问去哪儿了,嘛也不知道。”---携程14日欧洲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