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说“低端人口”,
主要源于一篇被媒体篡改标题的文章,所以,我又要骂某些媒体了,因为某些哗众取宠的标题,一篇《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 专家:靠政策清理低端人口》将“低端人口”推到风口浪尖,随后,一系列关于“低端人口”的文章出现。
“燃鹅,当我读完后,既没说到超大城市人口问题的本质,也没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今天开文来说。
下面先回顾一下整个“低端人口”的发酵路线:
首先,上周,北京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比2014年末增加18.9万人,但增幅下降,与2014年相比少增加17.9万人。上海市的数据也显示,相比2014年996.42万的外来常住人口,2015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近15万。广州方面,2010年至2014年5年内,广州的常住人口总共仅增长了30余万人,总体看,“十二五”较“十一五”增速出现阶段性放缓。
然后,报道指出,近年来,北上广当地政府通过政策驱动,疏解了很多与超大城市定位不符的批发市场、中低端产业从业与就业者。在上海关停并转的三高一低(高污染、高风险、高能耗、低产能)企业中,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被调整。而严格的落户政策,也让部分外劳人员选择离开。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通过政策将外来人口特别是其中所谓的低端人口‘清理’出去,导致了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出现增长放缓。但对超大城市来说,这不一定有好处,也不可持续。”
接下来,如您所见,媒体断章取义说《北上广常住人口增速放缓专家:靠政策清理低端人口》,再然后,很多没有读完文章的大众就愤怒了(一如媒体所预设的那样),而事实上,在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还说到了很多观点,包括:
“一些超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帮助和支持中小城市发展,就是帮助自己,实现双赢。相反,这些地方政府认为,帮助周边城市发展是一件吃亏的事情,因此即便是声称协同发展也是‘同床异梦’。”
因**媒体误导,今天,此时此刻,“低端人口”成为民众关注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