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香港电台向BBC说再见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2017-09-07 08:08: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4691 bytes)

香港的公营电台香港电台从9月4日凌晨起,取消24小时转播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频道,改在同一频道播放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


 

英国媒体9月4日报道称,香港电台六台于4日凌晨已开始,以普通话播送央广香港之声。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节目改于每晚11时至早上7时,由香港电台第四台转播。


 

香港电台六台于1989年12月3日开播,原先每日24小时以英语转播BBC“世界频道”节目。


当这条消息出来时,爱国同胞赞好一片,而那些仇中反中的魑魅魍魉在呼天抢地。

 

回归二十年,伴随着形势不断变化,如何进一步激发香港民众爱国爱港的热情?如何减轻那些谣言怪论对香港社会危害?关系到香港未来的繁荣稳定。


如何为香港提供强有的舆论支持和引导,就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从国际舆论格局来看,新闻及评论来源几乎被西方国家垄断。新闻是一种信息传递,比方说,没有一位听众能在1999年亲身跑到科索沃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绝大多数信息只能通过CNN或BBC传递,如果他们为配合本国利益需要炮制谣言时,受众只能盲目相信。

 

评论则是最终解释权,可以在报纸上长篇大论,也可以在电台里娓娓道来,以西方标准来解释一切,当然,前提必须符合他们利益。


 

这是一种话语霸权,在“言论自由”大旗下,容不得你有一丝一毫的冒犯,他说你听,闭嘴不语才是他们要的“言论自由”。


 

再说香港,在BBC告别六台之后,有的人在网上装模作样叹一声“悲哀”,似有万般离愁在心间。


如果他们能了解一下香港电台历史,也许不会再那么天真。


 

港英当局的“舆论控制”


 

当香港被殖民时,殖民者为了顺利奴役殖民地必须控制舆论,要控制舆论必须控制舆论工具。


 

一战之后,随着传播技术提升,反资本主义思想,反殖民思想通过印刷物和电波在全世界不断深入人心,香港也不例外。


 

1922年,英国成立“英国广播公司”(BBC),由国家来掌控舆论。


 

在远东地区的香港,则由民间人士组织起了一个“香港无线广播社”,传递各阶层自己的声音。


 

港英当局意识到任其发展必不利于它的殖民统治,1928年6月30日,港英当局正式开办广播事业,建立ZBW电台(后来有个华语台ZEK),每晚9点到11点播送两个小时英语节目,经费由当局负责。


 

6月30日被指定为香港电台成立纪念日,当时当然想不到第二天就是回归日。


 

既然港英当局全资拨款,这钱还得从香港捞回来,不久,当局就对收音机持有者征收牌照费,BBC在英国也是这样运作。


 

1928年,谁家里有台收音机,是件绝对牛X的事情,全港有牌照的收音机家庭不过120户,每年12元。

 

有车不稀奇,你去谁家做客,主人淡淡地把收音机打开,飘来一段莫扎特钢琴曲,你回去可以跟邻居们吹牛了。


 

1929年,香港电台搬入邮政总局,港英政府依BBC模式成立广播委员会,由邮政局长任主席。10月,港督史密斯为播音室揭牌,正式宣布它为政府电台。


 

电台主要传递伦敦的声音,周末会有一些文艺节目,中文台以天气,股票为主,偶尔插入粤语唱片。


 

1930年起,开始转播BBC节目,并有了中文新闻节目,就是翻译加工一下。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炮火向华南蔓延,香港人口剧增到近100万,这时中文台需求远远大于英文台。


 

香港电台在1938年增设第二座发射台,呼号为ZEK,这时有牌照的收音机已达8000个以上,加上无牌的可能累计有20000左右。


 

1940年,战局日益紧张,港英政府高官家属向澳大利亚撤退,这样,香港电台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定时广播。


 

到这时为止,香港电台一直为英国殖民者所掌控,无论时长如何增加,节目如何多样,主流价值观必须符合英国利益,根本不可能有反殖民主义思想存在的空间。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12月11日,电台宣告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被日军击沉,大英帝国远东防线崩溃,整个香港笼罩在一片绝望之中。


 

12月25日圣诞节,英军向日军投降,香港易手。

 

作为侵略者,日军在第一时间占领了香港电台,呼号改为JPHA。中文名叫“香岛放送局。”


 

电台只是工具,主要看谁在掌控,这三年零八个月之中,广播里声音都是“大东亚共荣”“皇军不可战胜”的论调。


 

日本投降后,英军又大摇大摆回来接收香港,恢复了中英文节目播出,伦敦的声音又在香江响起。


 

到了1949年,有牌收音机达到22000个。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对革命思想的恐惧,港英当局加大了对电台的控制。1951年,政府新闻处接管电台,非新闻处撰写的新闻稿,评论稿一律不得播送。


 

60年代进入了电视时代,香港电台又多了一项制作电视节目的功能。


 

1965年香港电台废除牌照制,全港收音机达到60万台以上,来到一个信息新时代。


 

回观这一时期,所谓“言论自由”只是画饼而已,香港电台只是一种舆论工具,它传递什么,表达什么,都是为政治服务,一切服从大英帝国的利益。


 

回归前后


 

作为香港最早广播机构,香港电台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一直由政府拨款扶持,公信力也牢牢排在第一位。


 

80年代之前,出于殖民统治需要,港英政府垄断全部政治权力,民主是不存的。整个政治结构的核心就是港督制,特点是:

自我封闭。


高度集权。


 

八十年代初,《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已屈指可数,这时,英国对香港统治方式发生重大转向。


 

英国在上个世纪不得不结束各个殖民地统治时,总要留下一些祸根,以便自己混水摸鱼,甚至损人不利己。中东,南亚,东南亚,非洲都深受其害。


 

香港,它也不会心甘情愿地交回中国。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它要在香港留下一个或多个“民主”“反共”的舆论阵地。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一改以往对舆论钳制手法,而高唱起“新闻自由”调子,随着1997临近,香港电台由政府喉舌向“为民发声”的角色大转弯。


 

这样转变实质上是中国与英国双方之间的权力制衡,对抗体现,互相争夺的是“政治空间”。


 

中国当时第一重要任务是确保主权平稳收回,在治权方面采取“一国两制”,至于人心回归,则相对较为滞后。


 

英国依托着西方强大的舆论力量,在话语权空间上不断挤压中国,一个是电台,报纸等媒体工具,一个是学校教育。


 

这时香港电台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它是拿政府经费运作,一方面又披上“政府批评者”的外衣。这个悖论,自然会导致扭曲。


 

按资本主义套路,拿谁的钱,当然为谁办事。你总不能一边从老板那里领薪水,一边对老板破口大骂,甚至天天传递老板对手的声音吧?


 

1997年之后,香港电台定位就变得有些迷茫,它的方向在哪里?

一,回到政府政策解读者,传播者的角色。


二,维持现状不变,拿政府的钱,不为政府做事。


三,独立出来,成为政府批评者。但钱从哪里来?


 

其实这三种都不理想,特别是最后一种,必须会沦为灯塔国的工具。


 

2009年9月22日,港府宣布“由香港电台肩负香港公共广播机构的使命,继续以政府部门的身份服务市民。”


 

这既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制衡,但某种势力预感到不妙,他们利用这个公信力最高工具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从2010开始,网络上各种撕裂内地与香港情感的舆论炒作不断在网络上演,甚至一些歪瓜裂枣有组织有计划的散播“港毒”思想。


 

在这种势力推动下,香港电台某些人也刻意突显“独立性,公共性”,站在政府对立面,对也批,不对也批,扮演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角色。


 

而爱国者认为,既然“一国”框架是基础,那么以公款运作的香港电台就有义务去宣传,引导正面的,爱国的事物,消弥殖民地时代遗毒,堂堂正正以中国人的身份说话。


 

所谓“新闻自由,独立性”,在全球并不绝对存在,它永远是相对的。CNN跟特朗普叫板,但它绝不敢跟资本叫板,这种矛盾背后是特朗普与资本集团的矛盾。


 

BBC的角色

 

请神容易送神难,今天终于把它送走了。第六台一直是BBC对香港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送。


现在把它挪到第四台非黄金时段,非常合理。你一个英国政府宣传机构,凭什么占据着香港电台一个重要频道?


 

“向来如此,就一定是对的吗?”-鲁迅《狂人日记》


 

香港都回归二十年了,BBC还在中国香港不停BB,去吧,第四台才符合你的高贵冷艳,那可是古典音乐频道,没亏待你。


 

BBC对华新闻一直很擅长拼接歪曲,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涉藏假新闻就不说了。说说2014“非法占中”时BBC的表演。

 

 


 

整个事件从造势,酝酿,启动,升温,发酵,冲突过程中,BBC一直忙得不亦乐乎,一直搞到2015年5月4日才撤下热点。


 

作为国际大媒体,跟打了鸡血一样扑在“非法占中”事件上,一会大讲抗议的艺术,一会美化破坏秩序的暴力分子。什么用心?


 

BBC还抛出各种疑问,用标题进行引导。“旺角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占中?”各种悬念接二连三,谁要是被吸引去看网文,听电台,里面尽是鼓励“公民抗命”这套把戏。


所谓“公民抗命”“公民不服从”是美国七十年代反战运动玩剩下的渣渣,只是重新捡起来洗洗,骗骗小孩子罢了。


 

不断制造新闻话题,保持热度,BBC就是要保持一种“占中”氛围,让更多人参于进来。


 

BBC还很巧妙地使用“北京”“香港”“中国”等名词,不知不觉将北京与香港从政治上分成两个对立阵营,解构“一中”原则,营造两个政治实体概念。


BBC总会有这样的标题“北京赢了吗?”“香港赢了北京了吗?”。这种潜移默化的结果,会使很多人相信内地与香港是互为对立的阵营。我们讲团结,他们要破坏。


 

最后,总有熟悉的味道--妖魔化中国。用在中国政府身上的词汇经常是block封锁,control控制,还有严密,操纵等等,接下来就是人权,自由,民主这一套。

 

问题是“非法占中”是一场带着政治目的,受人操纵的街头运动,在基辅,在大马士革都出现过,连口号都是一个师父教的。


 

BBC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实际上起到舆论声援,放大影响的作用,体现出来的是殖民者贼心不死的嘴脸。


 

英国左派上街抗议时,BBC怎么说?那是非理性的,赤裸褐的民粹份子。


 

而香港电台还要给你们一个频道,24小时BBB,BBB?


回去吧,去伦敦,去曼彻斯特,去格拉斯哥讲“公民抗命”“真普选”吧!

 

2012年9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正式在香港开播,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出席了开播仪式,还有中央电台台长王求,明星谭咏麟等人。经过五年运作,终于取代了BBC的位置。


 

期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能够肩负起它的使命和责任,堂堂正正发声,有的放矢,无缝对接。以趣味性,感染力,接地气,赢得听众喜爱,让那些“港毒”邪说无地容身,守好一片阵地。


 

枪杆子,笔杆子一个也不少。

所有跟帖: 

这也是一种主权的表示,早晚要来。 -xianliaoxianliao- 给 xianliaoxianlia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7/2017 postreply 12:31: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