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来源: 宜城渔翁 2017-04-17 10:08: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47 bytes)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潘际銮,江西瑞昌人。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12月出生,1944年8月,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学生;1946年8月,清华大学机械系学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4月出任南昌大学校长。现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副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

 

    2017年4月15日,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最新一期中, 德高望重的老院士潘际銮在节目中自豪的说:“中国目前的焊接工艺技术超过日本、超过美国、超过西方国家!我们有实力走出去!因为别人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回首往事,老院士潘际銮感慨万千:“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有想过。”

 

    不管是造航母还是造核潜艇,都需要一项非常基础的技术——焊接工程。

 

    潘际銮是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创始人。他参与解决了我国众多重大工程问题,我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他的功劳。他担任了秦山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潘际銮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几千公里的无缝钢轨不是没有缝隙的,而是把25米长的钢轨焊接起来,连成几百米长甚至几千米长,然后在铺在路基上。无缝钢轨一段和一段之间,还是有11毫米的空隙。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将来还要建造四横四纵高铁网,成为全世界一流的高铁大国。

 

    90高龄的老院士潘际銮,每天还骑着自行车到研究室上班。有时在自行车后座上带上老伴,像年轻人一样潇洒。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