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趣话(二十二)妙乐自天成

来源: 宜城渔翁 2017-03-03 11:46: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08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宜城渔翁 ] 在 2017-03-03 13:09:2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诗词二十二妙乐自天成

 

    诗人、书法家、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曾为“中国安庆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亲笔题写贺词条幅,调寄《黄莺儿》。由黄梅戏名家韩再芬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

 

《黄莺儿》赵朴初

 

 妙乐自天成。皖山青,皖江清。珠喉水袖倾观听。风云叠层,悲欢古今,《红楼》柔曼《红岩》劲。益求精,绕梁飞镜,不尽故乡情。

 

   “妙乐自天成”,化自陆游的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文章》【南宋】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你看古代的彝器(青铜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变。汉代离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浅薄已有了很大的差异。胡人的音乐是怎样的?就是一些管弦与丝竹。后夔(传说是舜的乐官)不再写音乐了,千年以来,谁又能跟他相比拟呢?

 

    黄梅戏,舊稱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这种“妙乐”,天然而成。带着泥土的芬芳,原汁原味。

 

    “皖山青,皖江清”。 皖山指安庆境内“天柱山”,皖江指皖河。天柱山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的山脉,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天柱山风景区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以雄奇灵秀的山水、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成为驰名中外旅游观光的胜境。天柱山 层峦迭嶂,峰林竞秀,怪石罗列,以致形成了峰雄、石奇、洞幽、水秀的特点。

 

    皖河,长江支流。皖河由皖水、潜水、长河三大支流组成,从小市港入怀宁县境,绕县西南流经石牌镇,至河口注入长江,在境内干流长60公里。河水清清,白帆点点,游鱼可数。

  

    石牌旧名宜塘,又名石牌口,一座因漕运形成的皖河古镇。 其历史已有1000多年,在整个皖西南地区称得上是个古老的集镇。明末清初时,曾是潜山、太湖、望江、宿松四邑通往安庆的水陆要道和物产集散地,商业甚是繁荣。夏秋水涨,小火轮由安庆直达石牌。在以水上运输为主的年代,这里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五十年代初,“上石牌”商阜林立。 皖河上竹排成行,大街游人如织。那时还没有皖河大桥。猫山鲶鱼头渡口,还没有成为“遗址”,为两岸必经之路。每天有“渡船”, 穿梭两岸。由于河面不宽,加上长年风平浪静,渡船也就是几条不大的木船。

   

    石牌镇曾是“徽黄故里,戏曲圣地”。猫山和鲶鱼头,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上石牌”,黄梅戏、徽商及码头文化的厚重。1982年9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先生来到怀宁县石牌镇,他曾留下过这样一段话:“过去京剧界有一句话,叫做‘无石不成班’。‘石’就是指的石牌,也就是现在怀宁县的石牌。所以,作为一个普通的戏剧工作者,我这次是‘朝圣’来的”。

  

    据说,随着县城从石牌迁出,“上石牌”成为“皖河干流障碍建筑”,而被清除,如今踪迹全无。“上石牌”已成为“遗址”, 只剩杂树丛中的瓦砾、碎石、沙堆,一派荒凉。人们感叹, 千百年来未曾听说,“上石牌”阻碍皖河水东流,如今被清除,实在令人可惜。

    

   “《红楼》柔曼《红岩》劲”,黄梅戏《红楼梦》由马兰主演;黄梅戏《红岩》,1964年底,由严凤英首次排练演出。

 

 

   “绕梁飞镜”,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飞镜”,语出“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皎洁的月亮在天空缓缓移动,洒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腾空翱翔的明镜,那一定是经过了重新打磨。

 形容黄梅戏经过历代艺人,如严凤英等精心“打磨”,一如皎洁的月亮,洒下晶亮的光芒,“直下看山河”。此处用典: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南宋】 辛弃疾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不尽故乡情”,用清代诗人刘若蕙《秋夜寄外》中的诗句入曲。

秋夜寄外》【清】刘若蕙

一片长安月,清光两地盈。
悬知千里客,不尽故乡情。
窗竹写秋影,村砧捣夜声。
空闺愁不寐,自语对灯檠。

    赵朴初一生追求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中国人民解放事和社会主造福社会,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献。《朴初韵文集》,收录朴初一生作的诗词曲有1870多首。

 

    “赵朴初故居”,位于安庆市天台里一号。安徽太湖县人民政府,在其故里寺前镇麒麟村万年冲兴建赵朴初文化公园。占地46公顷,由赵朴初灵骨树葬地、赵朴初纪念馆、纪念碑廊、报恩禅寺、拜石湖和东方第一佛塔等组成,2007年对外开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