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趣话(二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来源: 宜城渔翁 2017-02-25 07:54: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4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宜城渔翁 ] 在 2017-02-25 08:01:5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诗词二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 如同“孤平”,是诗家的大忌。

 

        例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律诗中的对仗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七律的平仄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毛泽东的七律诗中,颈联和颔联脍炙人口, 合于律诗对仗标准。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泽东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泽东《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 “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 “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一般仄出平收,即出句最后一字为仄,对句最后一字为平。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 列举了一副对子。这副妙联,相传是明初才子、《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所作:

 

上芦重脚根底浅;

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它们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 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王力《诗词格律》)
 

    以诗词成句集联,本是文人的一种别样雅好。 集联者的知识面,旧诗词功底,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等等, 都必须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样的集诗词句联,就会集的意象浑成,成一新境界。可以拓展原诗词句的内涵,赋予它们新的意味。郭沫若在集毛泽东诗词对联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其中如“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万马战犹酣,不周山下红旗乱;行军情更迫,黄洋界上炮声隆。”“长空雁叫霜晨月,大渡桥横铁索寒。”,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因而,产生了广泛影响。

 

《郭沫若集毛泽东诗词对联》:

 

飞雪迎春到;

心潮逐浪高。

 

 飞雪迎春到;
 风雨送春归。

 

安得倚天抽宝剑;
只识弯弓射大雕。  

 

百万工农齐踊跃;
六亿神州尽舜尧。  

 

不到长城非好汉; 
 敢教日月换新天 。  

 

独有英雄驱虎豹 ;
敢教日月换新天 。 

 

红旗卷起农奴戟;
曙光初照演兵场。  

 

借问瘟君欲何往;
冻死苍蝇未足奇 。 

 

枯木朽株齐努力;
万水千山只等闲 ; 

 

六月天兵征腐恶;
无限风光在险峰。  

 

梅花欢喜漫天雪 ;
玉宇澄清万里埃 。 

 

牛郎欲问瘟神事;
吴刚捧出桂花酒 。 

 

三十一年还旧国;
百万雄师过大江 。 

 

四海翻腾云水怒;
 一山飞峙大江边 。 

 

天兵怒气冲霄汉;
帝子乘风下翠微  。

 

喜看稻菽千重浪;
跃上葱茏四百旋。  

 

喜看稻菽千重浪;
寥廓江天万里霜 。 

 

中华儿女多奇志;
人间正道是沧桑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换了人间,百万工农齐踊跃;
太平世界,六亿神州尽舜尧。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
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 

 

高峡出平湖,云横九派浮黄鹤;
天兵征腐恶,风卷红旗过大关。  

 

万马战犹酣,不周山下红旗乱;
行军情更迫,黄洋界上炮声隆。  

 

风景这边独好;

江山如此多娇。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
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