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词京歌十二首(一)壮岁旌旗拥万夫

来源: 宜城渔翁 2017-02-23 11:32: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24 bytes)

辛词京歌十二首(一)壮岁旌旗拥万夫

 

    《辛词吟唱十二首》,演唱者李保良先生,山东济南人。现为济南市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辛弃疾诗词现存816首。李保良代表作十二首,以京昆,加之流行音元素,使其易懂、易接受、易上口,尤为年朋友所喜爱。

 

    辛弃疾(1140-1207),宋代爱国词人将领。今济南市城区遥墙镇凤闸村人。南大明湖南岸遐园西侧,有“辛弃疾念祠”。2000年,济南市京剧院上演《辛弃疾》,由李保良主演。

    辛弃疾念祠又叫“稼祠”。大正中挂“辛稼轩纪念祠”匾,为陈毅所。 厅前抱柱有郭沫若手书楹

 

琶,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

   

     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联,被入高中三年历史题库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是辛弃疾退闲以后的作品。此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遭遇。

 

    词前题小序,“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慨然,情绪激昂。追念,回忆。少年时事,青年时代在山东一带率领义军与金兵作战的事。辛弃疾聚众起义,时年二十二岁, 是青年时代的“壮岁”。 虽然作者自称戏作,实际上感慨遥深。

 

    词的上片从豪气入词,慷慨激昂。辛弃疾二十二岁时,投入山东忠义军耿京幕下任掌书记。那是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宋金两军战于江淮之间。明年春,辛弃疾奉表归宋,目的是使忠义军与南宋政府取得正式联系。不料他完成任务北还时,在海州就听说叛徒张安国已暗杀了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立即带了五十余骑,连夜奔袭金营,突入敌人营中,擒了张安国,日夜兼程南奔,将张安国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国法。这一英勇果敢的行动,震惊了敌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气。上片追述的就是这一件事。

 

    下片写心伤透骨,沉郁苍凉。辛弃疾从“籍后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到“万字平戎策”,结果落得个三次罢职,回家种田为民。他满腹怒火与不平,尽情的吐诉。

 

《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chān)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壮岁旌旗拥万夫”, 青年时代,高举着帅旗,率领着万人大军。 旌旗,古时军队用以指挥或开道用的旗子。
 

   “锦襜突骑渡江初”,作者回忆渡江以前的战斗生活。衣服遮前体的叫襜。锦襜,好看的衣服。突骑,骑兵中的突击队。渡江初的初字,应作以前解。

 

   “燕兵夜娖银胡”, 夜里整理好了弓箭。娖, 整理或准备。银胡觮,银白色的箭袋。
 

   “汉箭朝发金仆姑”:宋军早晨向金人发起攻击,用金仆姑箭射向敌人。金仆姑,箭名。“燕兵”有两种解释,一谓金兵在夜晚枕着箭袋小心防备,第二天早晨宋军向金兵发起攻击。另谓前天晚上燕地的军队在作战斗准备,这两句因前后对偶关系,写为燕兵、汉军。燕兵,就是在燕地的义军,或北方籍的宋兵。


    “春风不染白髭须”,欧阳修《圣无忧》词:“好景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老年人无法实现挥戈上阵,杀敌报国的壮志。

 

    “万字平戎策”:平定金兵的策略。辛弃疾曾多次向南宋朝廷上疏陈述抗金救国的策略。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等。戎,指金兵。
 

    “换得东家种树书”,落得个。东家,东邻,邻居。种树书,《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烧儒家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书”。这里说的是关于农业的书。
 

参考译文:
 

年轻时,成千上万的义军簇拥在抗金的大旗下,我带领穿着棉衣、骑着快马的勇士渡江,衝锋突击敌营。金兵在夜间握着空箭袋,倾听远方生息,為防暗袭。天刚亮,宋军万箭齐发,射向敌人。追忆往事如此豪壮,可叹如今的我,春风能染绿万物,却染不黑我的白鬍子。年华一去不復返。我上奏给皇帝的上万字的抗金策略。不仅不被採纳,反而因此罢了官,倒不如换来东家的种树书,还有些用处。(佚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