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最好注明, 给来源出处, ------ 另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例如: 子推馍,,,, 很有来由的:

来源: 弓尒 2016-04-04 11:06: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37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6-04-04 11:12:3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清明节的九个食俗凡凡2016-04-04 06:04:26

介子推(?-前636年),一作介之推,又称介子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今山西运城)人,生于闻喜户头村(今山西运城市闻喜县),长于夏县裴介村(今山西运城市夏县),逝世于介休绵山(今山西介休市)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骊姬之乱发生后,他跟随重耳出奔,历尽艰辛,忠心辅佐重耳得以返国,介子推却淡泊功名,归隐山林。因其“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高尚品行,深得世人怀念。

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成为日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据载重耳逃入衞國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成就了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

,,,,,,,

另一些民间传说,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晋文公非常懊悔,亲自去绵山寻找,但介子推始终避而不出。于是晋文公下令焚山,企图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却坚不下山,最终抱在一棵柳树上死去。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