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叶企孙在文革前后

来源: 华峥嵘 2016-02-23 19:17: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552 bytes)

他为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叶企孙在文革前后

 

‘1968年4月,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式对叶发出逮捕令,连续八次对其进行审讯,迫其多次书写笔供’,当时中央军委的主席是谁?他就应该为叶企孙在文革中所遭受的迫害负全责!

以下是维基百科的记载: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6%E4%BC%81%E5%AD%99

文革至逝世[编辑]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吕正操受到政治迫害。打击者提出当年的熊案,而作为熊大缜导师的叶企孙,在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的情况下,被诬蔑为国民党CC系(中统)在清华的核心人物。1967年6月,叶企孙作为“反革命分子”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停发工资,并送往黑帮劳改队。叶曾一度精神失常,产生幻听。19684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式对叶发出逮捕令,连续八次对其进行审讯,迫其多次书写笔供,他只是回答“据吾推测……是因为吾对于各门科学略知门径,且对于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使能各展所长。”。1969年11月,因为缺乏实质证据,叶被释放回到北大居住,但仍以“中统特务嫌疑”受隔离审查。[6]

政府发给叶企孙每月50元生活费。这时他两脚肿胀,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身体弯成90度[6]。1972年5月,北京大学对他作出“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6月恢复其教授待遇,也恢复了每月350元的工资,在北大中关村园给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6]。 有一次,叶企孙在马路上遇上钱三强,钱过来打招呼,叶马上叫他离开,以免影响到他。

赵元任、任之恭、林家翘、戴振铎、杨振宁等人回国时提出要探望叶企孙,均被政府拒绝。1975年隔离审查解除,1976年春节陈岱孙、吴有训、王竹溪、钱伟长等人方有机会探访他。[5]

1977年1月10日,叶企孙侄子叶铭汉交工资给叔父,发觉他病情恶化。第二天叶企孙被送往北大医院,又立即转送北医三院。1977年1月13日21时30分,叶企孙去世。[6]

身后[编辑]

1977年1月19日,叶企孙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约200人受到邀请到会。悼词对他解放前50年只字未提,在学术贡献方面只提及他做过有益工作。[6]

他的侄子叶铭汉为给叔父平反,曾给北京大学、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北京市委反映情况,均未获得答复[6]

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认定熊大缜案为冤案,并称“叶企孙是无党派人士,爱国的进步学者……”。清华校友写信给吕正操将军,要求为叶企孙平反。1987年,叶企孙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198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1][5]

199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在清华设立“叶企孙奖”。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提议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铜像安放在清华新区第三教室楼。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叶企荪)、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叶企孙物理奖授予凝聚态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2010年12月7日,纪念叶企孙的同名话剧《叶企孙》在清华大学首演。[7]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记载: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yXBk9w02k8X9SIjyiYMaWfl_pdynmfP8BMlUz0blM3A0nDfEMC5YZW1ePekW12zGr5xOai2nLx6Hqpjcu1D9q )

文革受冤

叶企孙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因病在天津滞留了一年.在此期间,他积极地组织他的学生在天津制造炸药,装配无线电收发报机,炸毁了日军火车,并动员学生到抗日前线.后因此事不幸受到政治的复杂牵连,1966~1976年的十年间,受尽凌辱,以至被捕入狱,并身患重病;1977年1月13日含冤而逝.1980年平反昭雪。

其中他一手培养并送到根据地的阎裕昌在1942年的战斗中被日军俘获,这位不屈的清华人被日军用铁丝穿过锁骨拖着游街,依然破口大骂,恼羞成怒的日军将他用乱刀劈死。

不过,叶先生自己的冤案,也正源于他的学生熊大缜(曾担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1986年平反昭雪)被作为国民党特务冤杀的事情,这却是大家都始料不及的了。

19676月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抄家、停发工资、劳改[13]

19684月-196911月,被中央军委办事组逮捕、关押,释放后又被隔离审查到1975

连普通国民党员都不是的叶企孙,竟被诬为国民党中统在清华的头子,他向抗日军民提供的援助,也被说成是来自国民党反动派。1968年,他被正式逮捕关押,关押一年多以后,由于“内查外调”查无实据被放回北大,在特务嫌疑犯的莫须有罪名下继续受到打击和监视。[16]

然而就在叶企孙身陷囹圄——后来人们称这是他生命中最晦暗的时日——被逼“交代”为什么会被国民政府选中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时,他仍坦然且不无自傲地回答:“据吾推测……是因为吾对各门科学略知门径,且对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使能各展所长。”试问,即便在今天,能够“做到这份上”的,有几人?

1972年5月,北京大学对叶企孙作出了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恢复教授待遇和每月350元的工资,并在北大中关园给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

1973年教授体检,医嘱需动手术治疗,并警告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肾脏随时可能坏死,然而叶企孙认为自己的病状是人体白然衰老现象,他说,“这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无需治疗”。在他看来,他一生要做的事已班本做完,即使做手术治疗能延长几年寿命,也无多大意义。何况,几年来,他已尝够了一世态炎凉,一些本来应该帮助他而且也有能力帮助他的人,避之犹恐不及,提起他的名字就讳莫如深,更不必说主动来过问他的病情,这就更加速了“不可逆过程”的进展。[17]

1974年夏季,曾与叶企孙在清华和哈佛先后同学的郭殿邦听说他的弟弟郭会邦要到北京出差,从美国来函一再叮嘱郭会邦(清华大学1932年毕业,后任东南大学教授)[13]  一定代他找到叶企孙,以致深切思念之情。[14]

郭会邦在北大校园多方打听,竟没有人知道谁是叶企孙,这让郭会邦深感吃惊。郭会邦心中隐隐感到了不祥。这时,他看到一个年轻人,忙上前打问,没想到那个年轻人竟惊愕地查问他与叶企孙的关系,还以警惕的眼神看着他:“你不知道他是国家的罪人?”说完便摆手而去。郭会邦站在原地,似乎经历着“游园惊梦”。所幸又遇见了一位老人,得到老人指点,来到叶先生的住处。

眼前的情景使郭会邦十分惊愕。空荡荡的屋子里,叶企孙独卧床上,面容憔悴,衣衫陈旧。看到有人进来,叶企孙吃力地把头扭转过来,迷茫地看着郭会邦。当听到郭会邦说出他大哥是郭殿邦的时候,叶企孙苍老僵硬的脸上出现了微微的笑意。郭会邦坐在那里,看到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清华人物此时竟是这般境遇,很是心酸。叶企孙看着郭会邦,吃力地想从床上下来,由于他的脚肿得已经穿不上单鞋,竟穿了一双老棉鞋!他艰难地移步,摇摇摆摆地走到郭会邦跟前。由于双脚不能支撑,叶企孙重重地坐在了郭会邦旁边的椅子上。

叶企孙对郭会邦的来访非常高兴,他让工友给郭会邦上茶,并忆起了当年他和郭殿邦的一些趣事……郭会邦没想到一个76岁的老人,在遭受摧残之后还能如此乐观健谈,对多年以前的老友还会如此地关心。

当郭会邦问及叶老所受的遭遇的时候,叶企孙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说明。

戴念祖回忆起唯一一次看到叶企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时说:“1974年春节,我带着我的女儿去给叶老师拜年。他知道我大年初一会去看他,事先买了一大桶巧克力,拿饼干盒子装了,还给我买了大前门烟。在他的学生中只有我抽烟,他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买‘大前门’这种高价烟需要烟票,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烟票。我一进门,就叫我抽烟。看到我的女儿,他高兴地喊:‘老周,把巧克力端出来。’然后跟我女儿说:‘你自己抓,抓到多少都是你的。’我女儿那年不到五岁,我还从没买过巧克力给她吃。她一手抓起来三块,高兴得发笑。我要她谢谢爷爷,她就趴在叶老的膝上,稚声叫‘爷爷’。我抬眼一看,叶老须眉颤动,现出我从没见过的笑容。这是一个老人在苦难时光中瞬间爆出的天伦之乐。真是遗憾,当时没有照相机,可以把这一幕留下来。”[18]

含冤离世

  • 1976年春节,清华同仁挚友陈岱孙吴有训钱临照王竹溪钱伟长登门造访,给了叶企孙生前最温暖的一天。[14]  但叶企孙仍拒绝治疗
  • 1977年初,叶企孙病情迅速恶化。
  • 1977年1月9日有人发现叶企说话混乱。
  • 1977年1月10日,叶企孙陷入昏迷,呼吸困难,被送医院抢救。期间偶尔醒来,便口中喃喃:“回清华……”
  • 1977年1月11日完全昏迷。
  • 1977年1月12日才被送到北大校医院,因情况危急,马上送到北医三院,但却不让住院,只准在观察室停留,不得已走后门才算弄到了病床,然而为时己晚矣![17]
  • 1977年1月13日21时30分,叶企孙在医院因抢救无效,平静辞世,终年79岁。

艰难平反

  • 1977年1月19日,叶企孙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约200人受到邀请到会。追悼会草草举办,悼词对他解放前50年只字未提,在学术贡献方面只提及他做过有益工作。好友陈岱孙泪流满面,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吴有训,悲愤交集,对悼词评价深感愤懑,中途退场表示抗议[19]  按有关方面要求,叶企孙逝世的消息,所有报刊均不予刊登[14]  他的侄子叶铭汉院士曾要求逝世消息见报,却得到一句斩钉截铁地拒绝:“不是人死了都要见报的。”[20]
  • 1977年3月28日,叶铭汉院士第一次致函统战部,请求过问叶企孙冤案,章明公理,从此迈上了一段艰难曲折的为叔父正名之路。近一年时间过去,叶铭汉院士的请求未见任何答复。此后几年,他又先后致信北京大学党委、中国科学院国务院等相关领导,表达叶企孙亲属昭雪冤案之诉求。叶铭汉院士的申诉,得到了吴有训、钱伟长等友人的积极支持。然而,信函在相关单位间批转往来,始终无法得到处理。“要求平反并不是受到了很大阻力,而是根本没人理你。”叶铭汉院士这样描述当年遇到的困境。[20]
  • 1980年5月,北京大学党委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吕正操将军的平反决定通知书,6月作出结论称:“1968年4月,中央军委办公厅逮捕叶企孙是错误的,强加给他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应全部推倒,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然而,这一结论并未能彻底澄清历史,叶企孙的名誉只得到部分恢复。[20]
  • 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认定熊大缜案为冤案,其中特别指出,“叶企孙系无党派人士,爱国的进步学者,抗战时期对冀中抗战作出过贡献”。叶企孙弟子熊大缜47年前被定罪为“C.C特务”处死的不白之冤,由此得以洗雪。[20]  清华校友写信给吕正操将军,要求为叶企孙平反。当年冀中根据地的吕正操将军,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专门写信给中共河北省委,说明当时情况,提出要求要为熊大缜平反昭雪。
  • 1987年,叶企孙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



 

 

所有跟帖: 

院士是培养出来的吗? -free2005- 给 free2005 发送悄悄话 free2005 的博客首页 (41 bytes) () 02/23/2016 postreply 20:08:19

这个熊大缜,自己也有问题,同一个小兵都能吵起来,可见情商极差 -free2005- 给 free2005 发送悄悄话 free2005 的博客首页 (209 bytes) () 02/23/2016 postreply 20:13: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