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 1949-2014 煤炭产量、矿难死亡人数一览表及比较分析

来源: 华峥嵘 2015-12-09 09:24:0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3582 bytes)
                           
中、美两国 1949-2014 煤炭产量、矿难死亡人数一览表及比较分析  
                           
我把中、美两国 1949年以后的煤炭产量、矿难死亡人数编列成 2个 Excel spreadsheets,见文后之附录  
中国部分的数据(见附录表1)又分成两部分, Excel spreadsheet 左边为 1949年至 1976年,右边为 1977年至 2014年,  
美国部分(见附录表2)不做时间分段,一张 Excel spreadsheet 攘括所有 1949年至 2014年的数据。  
                           
一, 从“Standard Deviation”来解析图表煤产量的同比增长率  
  从 1949 到 1976,中国的煤产量同比增长率的 standard deviation 是 0.24533,  
  从 1977 到 2014,中国的煤产量同比增长率的 standard deviation 是 0.07332,  
  从 1949 到 2014,美国的煤产量同比增长率的 standard deviation 是 0.06370,  
  Standard deviation 数值越小,表示增长率越稳定,如果某国20年来的每一年,煤产量的增长率都是 12.34%,那么,这 20年间,  
  这个国家的煤产量同比增长率的 standard deviation 就是 0。  
  Standard deviation 数值越大,表示其增长率越是跌宕起伏。  
  从 表1 和 表2 可以看出, 美国的煤产量同比增长率的 standard deviation 最低,1977年后 的中国其次,比前者略高,  
  1949 到 1976 的中国最高,而且比前两者高出甚多。  
                           
  煤产量增长率的 standard deviation 为 0,并非煤炭工业的理想目标,煤产量增长率根据市场的供求,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是完全必要的,  
  也是健康的。  
  煤产量的增长率,大起大落,则绝对是病态发展,中国从1958 到 1960 的暴增,就是病态发展,1961 到 1962 的爆减,就是为了治“”。  
  这6年间煤产量增长率的大起大落,也直接反应到这6年间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大幅增长。  
                           
二, 解析中、美两国的煤产量的同比增长率  
  美国早在上世纪初,1900年,就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工业技术、科学技术,也名列世界前茅,到了 1949年,欧、日等原二战参战国,  
  饱受战火创伤,元气大伤,美国则因本土未受二战波及,成为硕国仅存的工业大国,理所当然的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还跃居全球工业技术、  
  科学技术的第一强国,美国从“列强”晋升为“超强”。  
  常言道:“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对美国而言,煤炭的资源不成问题,产能也不是问题,美国煤炭产量,早在上世纪初,就达到了自给之外,  
  还有余量外销的地步。  
  经济规律,生产量必须依市场的需求而定,因此1949年以来,60多年,煤炭生产量的增长率平均值,并不高,只有 1.33%,最近 30年来,  
  煤炭的年产量就一直在 10亿吨上下徘徊波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万物稀缺,从原料到成品,生产厂矿都供不应求,这也反映到前27年煤炭生产的高增长,增长率虽然经历过大起大落,  
  但是这 27年增长率的平均值,仍然高达 12.75%。  
  1977年以后的中国,煤炭生产,慢慢从高增长过渡到低增长,煤炭生产量的增长率平均值,从前27年的 12.75% 降低到后38年的 5.88%。  
                           
  按照最新的经济规划,未来10到20年之间,中国的 GDP 增长率,希望还能保持在 6.0 % 到 7.0%之间,既然“煤炭是工业的粮食”,  
  要工业不吃“粮食”,GDP 仍然继续增长,那怎么可能?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怎么行?  
  如果要增产煤炭,以应付经济增长需求,对中国而言,煤炭的“资源”不成问题,“产能”也不成问题,可是中国的“空气”,却成了大问题,  
  它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的年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欧盟二者的总和。  
                           
  今后煤炭生产量的增长率平均值,不可能,也不允许,达到 5.88% 的高水平,甚至还可能出现长时间低成长或负增长。  
  要经济健康并且可持续性发展,“节能减排”是绝对必要的,如果还有额外的能源需求,也必须是可再生能源,或者是低污染能源,总之,  
  必须想方设法,绕开煤炭,另觅能源。  
  ( 参看《煤炭业“十三五”定方向:转型清洁能源》  http://www.csteelnews.com/xwzx/ylnc/201512/t20151204_297429.html )  
     
三, 从“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增长率来解析图表  
  关于矿难,光用死亡人数,不好比较,用每生产百万吨煤的死亡人数,做橫向比较,则比较有意义,也比较有可比性。  
                           
  从长远来看,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比如说,中国在 1958到 1961的 4年里,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猛增,紧接着的 4年,从 1962到 1965,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又猛降,  
  前四年是“大跃进”运动的必然结果,后四年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痛定思痛,壮士断腕,  
  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整治“大跃进”的烂摊子,所产生的一些正面效应。  
                           
  再用宏观的历史眼光来看,就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认识,新中国前27年,“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增长率的平均值是正2.77%,这个“正2.77%”,  
  又是怎么来的? 意味着什么?  
  把前27年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增长率加起来,再除以 27,得到的就是“正2.77%”,这个数值就意味着,前27年,  
  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大体上,是逐年增加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前27年当政者的所作所为,或者无所作为,是有心,  
  或者无心,对煤矿的事故频发,以及煤矿工死亡人数的增加,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后38年,“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增长率的平均值是负8.14%,同理,这个数字也就意味着,后38年,“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大体上,  
  逐年减少的,后38年当政者的所作所为,对煤矿工人的工作安全,尽管不是十全十美,但是绝对起到了正面作用。  
  数字说明一切,“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增长率,从正2.77%负8.14%,从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前后对比,是非功过自有公论。  
                           
四, 比较中、美两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表1和表2中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Min”,是把“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那一列的数据,用 Excel MIN Function,得到的。  
  表1和表2中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Max”,是把“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那一列的数据,用 Excel MAX Function,得到的。  
  表1中 1949-1976 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Max”,我用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那一列的数据,排除了1949年  
  因为1949年的前一年,1948年的11月,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1949年1月,淮海、平津两大战役,也先后胜利落幕,蒋介石下野,仓皇辞庙。  
  中国的煤碳资源及煤矿,大都在长江以北,虽然都已经解放,并先后恢复了生产,但是内战的硝烟,并未消失散尽,一大堆更重要的军政大事,  
  还在困扰着当时的领导人,谁有空去理会煤矿工人的安全? 因此,把1949年“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高数值,算在当时的领导人头上,  
  并不公允。  
                           
  表1和表2中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Average”,我没有用 Excel AVERAGE Function  
  而是用合计”那一行的“煤矿矿难死亡人数”,除以“煤炭产量”,而得到“Average”的,因为这样算,比较合乎逻辑。  
                           
  1,先看“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Average”:  
  1949-1976 中国的“Average”是 9.1823;  
  1977-2014 中国的“Average”是 3.2692;  
  1949-2014 美国的“Average”是 0.2185(换算成公吨,则为 0.2404)。  
                           
  1949-1976 中国的年平均“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1977-2014 中国的  2.8087 倍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同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  
  1949-1976 中国的年平均“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1949-2014 美国的 38.1959 倍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同 美国比  
  1977-2014 中国的年平均“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1949-2014 美国的 13.5990 倍    <--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同 美国比  
                           
  2,再看“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Min”: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是 1965年,其数值是 4.426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是 2014年,其数值是 0.2571  
  1949年以来,美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是 2014年,其数值是 0.016(换算成公吨,则为 0.0176)  
                           
  1965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 2014年 中国的  17.2159 倍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同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  
  1965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 2014年 美国的 251.4886 倍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同 美国比  
  2014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 2014年 美国的  14.608  倍  <--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同 美国比  
                           
  3,再看“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的“Max”: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年,是 1961年,其数值是 15.503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年,是 1977年,其数值是 9.9404  
  1949年以来,美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年,是 1951年,其数值是 1.3621(换算成公吨,则为 1.4983)  
                           
  1961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 1977年 中国的  1.5596 倍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同 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比  
  1961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 1951年 美国的 10.3472 倍    <--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同 美国比  
  1977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是 1951年 美国的  6.4345 倍    <-- 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 同 美国比  
                           
  4,再看毛泽东时代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毛泽东时代“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年是 1961,那一年,三面红旗中的那面“大跃进”伟大红旗,在“如血”的“残阳”照射下,  
  映红了东方的天空。  
  1961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15.5032,竟然是建国初期 1951年“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4.5592, 的 3.4 倍 。   
  毛主席教导我们:“小土群方针,不伤心,9000万人上阵炼钢,比6000万人要好。有一点损失,我也一点不痛心横直没有经验  
  从根本上说,是得多于失。没有失,哪来的得? 总的失少得大。9000万人上阵,表明了它的全民性,建设速度大大提高了。”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xiandai/20150323122589_all.html)  
  把毛主席有关钢铁工业的教导,移植到煤炭工业,是革命干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样板。  
                           
  最低的一年是 1965,“据说”,以刘、邓为首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时已经专了“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政。  
                           
  5,再看改革开放后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改革开放后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年是 1977,即毛主席去世的后一年,革命群众依然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神州大地上,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继续奋勇前进,“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比起前一年的1976,减少了 0.42%,虽有进步,但是进步不多,  
  区区 “ -0.42%”,几乎就是原地踏步走。  
  不过没有了毛泽东的中国,“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开始稳步下降,从 1976年 9.9824,一路下降到 2014年 0.2571  
  2014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仅相当于 1976年的  1/39.  
                           
  “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是 2014,其数值已如前述,是 0.2571(换算成英吨,则为 0.2337),相当于 40多年前,  
  美国 1975年的水平。  
  时间再倒溯 6年,即 2008,那一年,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是 1.1532(换算成英吨,则为 1.0484),相当于 60多年前,  
  美国 1952年的水平。  
  今天中国的煤矿工人的作业安全,虽然还只能和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相比,但是从“望尘莫及”,追赶到可以“望其项背”,  
  不能不算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成就,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追赶到“并驾齐驱”,甚至“后来居上”。  
                           
  6,再看美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美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在过去 60多年里,虽有起伏,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一直在稳步下降,从 1949 的 1.2172 ,  
  降到 2014 的 0.016,2014年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 ,仅相当于 1949年的  1/76.  
                           
  中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数值比较高,有个先天因素,中国煤矿储量虽然丰富,有些煤矿不但煤藏大,而且煤層厚,但是一般埋藏较深,  
  ,只适合井下开采,而且中国的露天采煤,起步较晚,技术积累不如美国厚实,露天采煤的比率也就比较低了。  
                           
  美国的“煤产百万吨死亡人数”数值低,有个先天优势,美国得天独厚,有很多煤矿,不但储量丰富,矿層厚,而且埋藏浅,便于露天开采。  
  煤层上面的土层厚度,越小越适合露天开采,随这工业技术的进步,可以露天开采的煤层上面的土层厚度,也越来越大,从表2也可以看出:  
  美国的煤产量,“露天开采”的所占比率,一直在稳步上升,从 1949 的 25.32% 一直上升到 2014的 65.30% ,其间还有几年高于这个比率  
     
  “露天开采”的煤炭矿工,远比“井下作业”的安全,You don't need to be a rocket scientist to figure that out.  
                           
五, 中国1949-2014煤炭矿难死亡人数与二战日本原爆死亡人数之对比  
  有人可能有异议,以“中国1949-2014煤炭矿难死亡人数”与“二战日本原爆死亡人数” 做对比,是“Compare apples and oranges”,  
  是个“非平行类比(unparalleled analog)”。  
  勉强说来,唯一的可比性,就是他们的人数,相当接近。  
                           
  二战中,日本原爆死亡人数是:  
  广岛原爆死亡人数:士兵 2万多,平民 7万 - 14.6万  
  长崎原爆死亡人数: 3.9万 - 8万  
  总共死亡人数12.9万 - 24.6万  
  (以上资料取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omic_bombings_of_Hiroshima_and_Nagasaki)  
                           
  中国1949-2014煤炭矿难死亡人数(见表1):  
  1949 - 1976:   62,252  
  1977 - 2014:  200,690  
  总共死亡人数262,942  
                           
  “中国1949-2014煤炭矿难死亡人数”  竟然超过了 “二战日本原爆死亡人数” !  
  中国1949-2014煤炭矿工,所遭受的灾难,竟然不亚于2颗原子弹! 非常不敢相信,也非常不愿意相信,  
  不幸它却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残酷事实,原来我们平常使用的煤,竟然含有这么高的“”份。  
  如何“节能减排”? 如何寻找替代煤炭的“清洁能源”? 如何加强煤矿场的安全设施? 政府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应如何“有效监督”?  
  这些都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希望习、李领导团队能够全力以赴,侭快降低煤炭中的“”份,并希望最终能彻底消除煤炭中的“”份。  
                           
                           
附录:中、美两国1949-2014煤炭产量及矿难死亡人数统计表  
  1, 表1                      
   中国1949-2014煤炭产量及矿难死亡人数统计表  
  煤炭产量资料主要取材自下列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历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  
   《炭产量统计数据解析》  
   http://www.doc88.com/p-67384835190.html  
   《1949-2008年我国能源及煤炭产量》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sSPt0PiAU-UdCE2nLkYkDoN-Bqcn2RyB1567Zeppt_n9M6uKXc9qn-w5c8DrVP01wmFH6rk62TMNhIRCADDqRsNizQOMrVNJdYniKA2Ay  
   《中国工业交通能源50年统计资料汇编 1949-1999》  
  http://www.doc88.com/p-8866249569697.html  
  按:此表中的计量单位,吨,是“公吨”, metric ton,而不是“英吨”,short ton。  
                           
  煤炭矿难资料主要取材自下列网站:  
   《中国历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  
  http://www.doc88.com/p-272339685501.html  
   《建国以来矿难死亡人数统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a17e20102dtnt.html  
                           
    煤炭 产量 煤矿 煤产百万吨 死亡率   煤炭 煤产量  煤矿  煤产百万吨 死亡率  
  年份 产量 同比  矿难  死亡人数 同比 年份 产量 同比  矿难  死亡人数 同比  
    百万吨 增长率  死亡人数  人/百万吨 增长率   百万吨 增长率  死亡人数  人/百万吨 增长率  
              1977 550.68 13.91% 5,474 9.9404 -0.42%  
              1978 617.86 12.20% 5,830 9.4358 -5.08%  
  1949 32.43   731 22.5409   1979 635.54 2.86% 5,429 8.5423 -9.47%  
  1950 42.92 32.35%              634 14.7717 -34.47% 1980 620.13 -2.42% 5,067 8.1709 -4.35%  
  1951 53.08 23.67%              242 4.5592 -69.14% 1981 621.63 0.24% 5,079 8.1705 -0.01%  
  1952 66.49 25.26%              513 7.7154 69.23% 1982 666.32 7.19% 4,805 7.2112 -11.74%  
  1953 69.68 4.80%              671 9.6297 24.81% 1983 714.53 7.24% 5,431 7.6008 5.40%  
  1954 83.66 20.06%              794 9.4908 -1.44% 1984 789.23 10.45% 5,698 7.2197 -5.01%  
  1955 98.30 17.50%              677 6.8871 -27.43% 1985 872.28 10.52% 6,659 7.6340 5.74%  
  1956 110.36 12.27%              622 5.6361 -18.16% 1986 894.04 2.49% 6,736 7.5343 -1.31%  
  1957 130.73 18.46%              738 5.6452 0.16% 1987 928.09 3.81% 6,895 7.4292 -1.39%  
  1958 270.00 106.53%           2,662 9.8593 74.65% 1988 979.87 5.58% 6,751 6.8897 -7.26%  
  1959 368.79 36.59%           5,098 13.8236 40.21% 1989 1,054.15 7.58% 7,448 7.0654 2.55%  
  1960 397.21 7.71%           6,036 15.1960 9.93% 1990 1,079.30 2.39% 7,185 6.6571 -5.78%  
  1961 277.62 -30.11%           4,304 15.5032 2.02% 1991 1,084.28 0.46% 6,269 5.7817 -13.15%  
  1962 219.55 -20.92%           2,498 11.3778 -26.61% 1992 1,114.55 2.79% 5,854 5.2523 -9.16%  
  1963 217.07 -1.13%           1,583 7.2926 -35.91% 1993 1,151.37 3.30% 5,152 4.4747 -14.81%  
  1964 214.57 -1.15%           1,173 5.4667 -25.04% 1994 1,229.53 6.79% 6,574 5.3468 19.49%  
  1965 231.80 8.03%           1,026 4.4262 -19.03% 1995 1,292.18 5.10% 6,222 4.8151 -9.94%  
  1966 251.47 8.49%           1,478 5.8774 32.79% 1996 1,374.08 6.34% 6,796 4.9459 2.72%  
  1967 205.70 -18.20%           1,238 6.0185 2.40% 1997 1,325.25 -3.55% 6,141 4.6338 -6.31%  
  1968 219.59 6.75%           1,651 7.5186 24.92% 1998 1,232.51 -7.00% 6,304 5.1148 10.38%  
  1969 265.95 21.11%           1,972 7.4149 -1.38% 1999 1,043.63 -15.32% 6,478 6.2072 21.36%  
  1970 353.99 33.10%           2,903 8.2008 10.60% 2000 1,299.17 24.49% 5,798 4.4628 -28.10%  
  1971 392.30 10.82%           3,583 9.1333 11.37% 2001 1,305.59 0.49% 5,670 4.3429 -2.69%  
  1972 410.47 4.63%           2,453 5.9761 -34.57% 2002 1,415.31 8.40% 6,995 4.9424 13.80%  
  1973 416.97 1.58%           3,984 9.5546 59.88% 2003 1,727.87 22.08% 6,702 3.8788 -21.52%  
  1974 413.17 -0.91%           3,636 8.8003 -7.90% 2004 1,988.84 15.10% 6,027 3.0304 -21.87%  
  1975 482.24 16.72%           4,526 9.3854 6.65% 2005 2,107.21 5.95% 5,986 2.8407 -6.26%  
  1976 483.45 0.25%           4,826 9.9824 6.36% 2006 2,331.78 10.66% 5,770 2.4745 -12.89%  
  1949-1976           2007 2,523.42 8.22% 3,786 1.5003 -39.37%  
  合计 6,779.56   62,252     2008 2,788.00 10.48% 3,215 1.1532 -23.14%  
  Min       4.4262   2009 3,050.00 9.40% 2,630 0.8623 -25.22%  
  Max       15.5032   2010 3,428.00 12.39% 2,433 0.7097 -17.69%  
  Average   12.75%   9.1823 2.77% 2011 3,764.00 9.80% 1,973 0.5242 -26.15%  
   Standard Deviation 0.24533     0.33629 2012 3,945.00 4.81% 1,365 0.3460 -33.99%  
              2013 3,969.00 0.61% 1,067 0.2688 -22.30%  
              2014 3,874.00 -2.39% 996 0.2571 -4.37%  
                           
                           
                           
                           
              1977-2014            
              合计 61,388.22   200,690      
              Min       0.2571    
              Max       9.9404    
              Average   5.88%   3.2692 -8.14%  
               Standard Deviation 0.07332     0.13782  
                           
  2, 表2                      
  美国1949-2014煤炭产量及矿难死亡人数统计表        
  美国煤炭产量资料主要取材自下列网站:        
  《United States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y Year》          
  http://www.indexmundi.com/energy.aspx?country=us&graph=production+consumption&product=coal        
  《Coal Production 1949 - 2011》        
  http://www.eia.gov/totalenergy/data/annual/showtext.cfm?t=ptb0702        
  《Most Requested Statistics - U.S. Coal Industry》                
  http://www.nma.org/pdf/c_most_requested.pdf.        
  按:此表中的计量单位,吨,是“英吨”,short ton,而不是“公吨”, metric ton。        
  1 short ton = 2,000 lb, while 1 metric ton = 2,200 lb          
  1 英吨大约等于 0.9091 公吨 (metric ton)        
           
  美国煤炭矿难资料主要取材自下列网站:        
   《Coal Fatalities for 1900 Through 2014》        
  http://www.msha.gov/stats/centurystats/coalstats.asp        
             
    煤炭产量(百万英吨) 煤产量  煤矿  煤产百万吨 死亡率 露天开采        
  年份 开采方式   同比  矿难  死亡人数 同比 占总产量        
    井下 露天 总量 增长率  死亡人数  人/百万吨 增长率 的百分比        
  1949 358.90 121.70 480.60   585 1.2172   25.32%        
  1950 421.00 139.40 560.40 16.60% 643 1.1474 -5.74% 24.88%        
  1951 442.20 134.20 576.30 2.84% 785 1.3621 18.72% 23.29%        
  1952 381.20 126.30 507.40 -11.96% 548 1.0800 -20.71% 24.89%        
  1953 367.40 120.80 488.20 -3.78% 461 0.9443 -12.57% 24.74%        
  1954 306.00 114.80 420.80 -13.81% 396 0.9411 -0.34% 27.28%        
  1955 358.00 132.90 490.80 16.63% 420 0.8557 -9.07% 27.08%        
  1956 380.80 148.90 529.80 7.95% 448 0.8456 -1.19% 28.10%        
  1957 373.60 144.50 518.00 -2.23% 478 0.9228 9.13% 27.90%        
  1958 297.60 134.00 431.60 -16.68% 358 0.8295 -10.11% 31.05%        
  1959 292.80 139.80 432.70 0.25% 293 0.6771 -18.36% 32.31%        
  1960 292.60 141.70 434.30 0.37% 325 0.7483 10.51% 32.63%        
  1961 279.60 140.90 420.40 -3.20% 294 0.6993 -6.55% 33.52%        
  1962 287.90 151.10 439.00 4.42% 298 0.6788 -2.93% 34.42%        
  1963 309.00 168.20 477.20 8.70% 284 0.5951 -12.33% 35.25%        
  1964 327.70 176.50 504.20 5.66% 242 0.4800 -19.35% 35.01%        
  1965 338.00 189.00 527.00 4.52% 259 0.4915 2.39% 35.86%        
  1966 342.60 204.20 546.80 3.76% 233 0.4261 -13.30% 37.34%        
  1967 352.40 212.50 564.90 3.31% 222 0.3930 -7.77% 37.62%        
  1968 346.60 210.10 556.70 -1.45% 311 0.5586 42.15% 37.74%        
  1969 349.20 221.70 571.00 2.57% 203 0.3555 -36.36% 38.83%        
  1970 340.50 272.10 612.70 7.30% 260 0.4244 19.36% 44.41%        
  1971 277.20 283.70 560.90 -8.45% 181 0.3227 -23.96% 50.58%        
  1972 305.00 297.40 602.50 7.42% 156 0.2589 -19.76% 49.36%        
  1973 300.10 298.50 598.60 -0.65% 132 0.2205 -14.83% 49.87%        
  1974 278.00 332.10 610.00 1.90% 133 0.2180 -1.13% 54.44%        
  1975 293.50 361.20 654.60 7.31% 155 0.2368 8.60% 55.18%        
  1976 295.50 389.40 684.90 4.63% 141 0.2059 -13.06% 56.86%        
  1977 266.60 430.60 697.20 1.80% 139 0.1994 -3.16% 61.76%        
  1978 242.80 427.40 670.20 -3.87% 106 0.1582 -20.67% 63.77%        
  1979 320.90 460.20 781.10 16.55% 144 0.1844 16.56% 58.92%        
  1980 337.50 492.20 829.70 6.22% 133 0.1603 -13.05% 59.32%        
  1981 316.50 507.30 823.77 -0.71% 153 0.1857 15.87% 61.58%        
  1982 339.20 499.00 838.11 1.74% 122 0.1456 -21.63% 59.54%        
  1983 300.40 481.70 782.09 -6.68% 70 0.0895 -38.51% 61.59%        
  1984 352.10 543.90 895.92 14.55% 125 0.1395 55.88% 60.71%        
  1985 350.80 532.80 883.64 -1.37% 68 0.0770 -44.84% 60.30%        
  1986 360.40 529.90 890.32 0.76% 89 0.1000 29.90% 59.52%        
  1987 372.90 545.90 918.76 3.20% 63 0.0686 -31.41% 59.42%        
  1988 382.20 568.10 950.27 3.43% 53 0.0558 -18.66% 59.78%        
  1989 393.80 586.90 980.73 3.21% 68 0.0693 24.32% 59.84%        
  1990 424.50 604.50 1,029.08 4.93% 66 0.0641 -7.50% 58.74%        
  1991 407.20 588.80 995.98 -3.22% 61 0.0612 -4.50% 59.12%        
  1992 407.20 590.30 997.55 0.16% 55 0.0551 -9.98% 59.18%        
  1993 351.10 594.40 945.42 -5.22% 47 0.0497 -9.83% 62.87%        
  1994 399.10 634.40 1,033.50 9.32% 45 0.0435 -12.42% 61.38%        
  1995 396.20 636.70 1,032.97 -0.05% 47 0.0455 4.50% 61.64%        
  1996 409.80 654.00 1,063.86 2.99% 39 0.0367 -19.43% 61.47%        
  1997 420.70 669.30 1,089.93 2.45% 30 0.0275 -24.92% 61.41%        
  1998 417.70 699.80 1,117.54 2.53% 29 0.0259 -5.72% 62.62%        
  1999 391.80 708.60 1,100.43 -1.53% 35 0.0318 22.57% 64.39%        
  2000 373.70 700.00 1,073.60 -2.44% 38 0.0354 11.28% 65.20%        
  2001 380.60 747.10 1,127.70 5.04% 42 0.0372 5.22% 66.25%        
  2002 357.40 736.90 1,094.28 -2.96% 28 0.0256 -31.30% 67.34%        
  2003 352.80 719.00 1,071.75 -2.06% 30 0.0280 9.40% 67.09%        
  2004 367.60 744.50 1,112.10 3.76% 28 0.0252 -10.05% 66.95%        
  2005 368.60 762.90 1,131.50 1.74% 23 0.0203 -19.27% 67.42%        
  2006 359.00 803.70 1,162.75 2.76% 47 0.0404 98.86% 69.12%        
  2007 351.79 794.85 1,146.64 -1.39% 34 0.0297 -26.64% 69.32%        
  2008 357.08 814.73 1,171.81 2.20% 30 0.0256 -13.66% 69.53%        
  2009 332.06 742.86 1,074.92 -8.27% 18 0.0167 -34.59% 69.11%        
  2010 337.16 747.21 1,084.37 0.88% 48 0.0443 164.34% 68.91%        
  2011 345.67 750.02 1,095.69 1.04% 20 0.0183 -58.76% 68.45%        
  2012 342.39 674.07 1,016.46 -7.23% 20 0.0197 7.79% 66.32%        
  2013 341.69 643.16 984.84 -3.11% 20 0.0203 3.21% 65.31%        
  2014 346.88 652.77 999.65 1.50% 16 0.0160 -21.19% 65.30%        
                           
  1949-2014                        
  合计     52,498.42   11,473              
  Min           0.0160            
  Max           1.3621            
  Average       1.33%   0.2185 -2.62%          
   Standard Deviation       0.06372     0.31754          
                           

所有跟帖: 

国内很多实际问题仍在,但有人只能看见歌舞升平。 -安雅云- 给 安雅云 发送悄悄话 安雅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5 postreply 09:25:44

谢谢卓女士的批评和指教!前些时候与朋友聊天,友人说到中国煤炭矿工死亡人数,超过日本原爆死亡人数,。。。。 -华峥嵘- 给 华峥嵘 发送悄悄话 (2429 bytes) () 12/10/2015 postreply 16:30:27

改革开放后煤炭工业引进德国煤炭开采新技术。机械化程度提高很快。很多有条件的工作面很少用人工。 -SUNNE- 给 SUNNE 发送悄悄话 (155 bytes) () 12/10/2015 postreply 00:04: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