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的"速度"

    我之所以说这是个国际玩笑,是因为N多年前在国内我就曾不止一次的玩笑过朋友们。没有想到直到今天,我在城里读到一篇文章,里面作者仍然还在使用同样的一个计量单位“码”,来作为时速单位。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它被用作速度的计量上了。码——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不知道是何时,什么人一不留神用在计量时速上了。不仅仅如此,还越发的不可收拾了。时不时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现,而且还慢慢的,被人们以一种无知且又木讷的形式接纳并传承了下来。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首先我要再一次的声明‘码’不是速度的计量单位,是有人错误的叫法。把迈,码,公里,统统的都算作是关于速度的计量单位了。 看多了文章,发现对速度的叫法很多,例如时速100公里,有说100迈的,还有说100码的。 其实公里,米,迈,码都是长度单位。1英里=1.609344公里=1,609.344米=1,760码。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汽车术语有很多都是受外来语影响,尤其是受英语影响最大。例如:点火开关叫“斯维子”(switch);气门叫“凡尔”(valve)等。那时车速表上标的都是“英里”(哩),英文是 mile ,中文发音是“迈”,所以每小时50英里就叫“50迈”。过去学车都是师父带徒弟,就把这种叫法传了下来,以致后来改了公制,还有人把每小时多少公里也误叫多少迈,大错特错,决不能混为一谈。实际上一“迈”是一点六公里。50迈/小时已经是80公里/小时了。 至于“码”是英制的另一个长度单位,与速度单位,英制的迈/小时和公制的公里/小时,毫不相干。

 

     足球是从英国传来的,点球也叫12码实际距离是11米),中圈半径10码,球门宽8码(1码等于3英尺,换算成公制是0.9144米)。100公里/小时约等于62英里/小时(也就是所谓的62迈),也等于110,000码/小时。不过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逻辑思维正常的人。无论是文化人,还是蓝领工人或农民。确实都没有人用“码”,来做速度的计量单位。要有也许是些,对此似懂非懂,或是想要玩帅的洋泾梆子们。

 

   如果,有人一定要说他/她开的车时速是100码。我们不妨简单的换算一下就知道了(1码等于3英尺,换算成公制是0.9144米。)100码X0.9144米=91.44米/小时,这真的还不如我们农名兄弟的牛车快呢?岂不贻笑大方。

 

   到底时速应该是多少?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计量单位公制——公里/小时,还是英制——迈/小时。至于码,好像只有极个别中国人会这样错误的说,其车速开了多少多少码。我只知道,我们的农民兄弟在赶大车的时候,却也从来不会用到这个计量单位。他们常说的是一袋烟的功夫,或是一炷香的时候。要不就是翻过了几座山,过了几道梁.......什么的。我不敢说他们没有文化,但他们确实也不曾说出这样有文化的词来。我们不得而知,这可是需有多少“文化”的人,才能创造出来的用法呢?我始终就不相信这是个创举。我认为它,一定是以讹传讹。我不觉得“创造”它用法的人,有多么的“聪明才智”,只可恨现在,还在口口相传误人子弟的仁人志士们。我不想说你们这是孤陋寡闻,更不想说你们的无知。只想说你们的“玩笑”开大了,这绝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的"速度"。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