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品道德之我观

来源: 2015-10-19 17:06:2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谈一个人的人品道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为,人品道德,必须有一个标准,有一个规范。什么是标准,什么是规范,世界之大,历史之长,完全没有统一标准。这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公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无理,谁都有理。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标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准,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标准,甚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准,一个社会群体有一个社会群体的标准。

从 中国历史来看,道德标准基本上由统治阶级来定,统治阶级说,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就是好的,那就是坏的。但是,统治阶级大部分时候又都没有自己的道德标 准,他们大都会用儒家的思想来作为规范,要大家遵守,比如三从四德,孝敬父母,效忠皇上,克己复礼,都是绝大部分中国统治阶级特别推崇的东西。

秦 始皇比较独特,焚书坑儒,制定法制,规范百姓。但一到汉朝,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恢复了儒家的主流地位。以后及至蒙人,满人统治中国,也被儒家思 想潜移默化,虽然把汉人贬低为贱民,但依然以儒家一套来治国。共产党建国后,希望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树立无产阶级的道德思想,这到林彪倒台时达到高 峰,批林还要把批孔带在一起。说实话,老百姓都是一头雾水,孔子和林彪有啥关系?其实,毛泽东就是尊崇秦始皇,借林彪事件批判儒家道德,以树立毛泽东思想 的旗帜。

但是,共产主义的道德思想是虚无飘渺的,特别在中国没有基础,没有实践的可能。毛泽东思想更加荒唐,只能把中国带向混乱,带向十年的动乱,十年的浩劫。

老百姓的心中,依然崇尚儒家加佛教思想。忠、义、孝、节是儒家的根本操守,儒家的忠、义、孝、节是无条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西方是基督教天主教的世界,暂且不谈基督和天主的细微差别,他们的道德和中国可以说完全不同。基督教的基本思想是救赎,以牺牲自我去救助他人。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就是为了拯救世人。

在他们的道德规范中,没有儒家的“忠”和“孝”。为啥要忠?为啥要孝?这对他们来说是没有道理的。在他们的观念里,社会可以批评,总统可以骂,父母也肯定不是完人。

一种道德规范,可以支撑一个社会,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与其说是由统治者建立,还不如说是以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所奠定。

在西方的道德规范下,想建立一个独裁的政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要在一个由儒教统治者的国家建立一个民主的制度,也是难上加难。为什么?人们的道德规范不支持!

中西方的根本矛盾,在我看来不在于两国的政权对立,主义对立,制度对立,中西方的对立,根本还在其道德规范的对立。中国人认为对的东西,应该的语言,习惯的行为,传统的道德,放到西方世界来,格格不入,动则得咎,反之亦然。

诚 然,世界正在接轨,思想正在融合,矛盾也在减少。特别是在西方生活、学习、工作过多年的中国人,和他们出生在这里的后代,渐渐接受了西方思想,形成西方的 道德规范。就像网上有人说到,中国来探亲的孩子都会指责美国,而ABC孩子去中国玩,也会觉得中国稀奇古怪,不可理喻。因为他们都用了各自不同的道德规范 在看别人多世界。

两代人的道德标准,也会不同。因为社会在发展,思想在发展,道德标准也在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甚至不同圈子的人,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演艺圈的帅哥美女,对性的观念,一定比学术机构的学者要开放,计算机领域的IT男,和市场推销员,行为准则也大不相同。甚至,你不当心入了黑道,那你还必须的遵守他们的帮规,融入他们的道德规范。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来几坛不久,发现这里原来还是中国老人居多。有一部分老人,由于经历相同,理念接近,道德规范也稳固在同处,他们忆苦思甜,相 互帮衬,相谈甚洽,现象着实感人。不过,在碰到有思想分歧,道德分歧,甚至人格分歧的时候,应该多考虑考虑别人可能的经历,感受,和别人的道德标准。不要 轻易用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评判他人,觉得自己的标准一定是对的,别人的一定是错的。否则,会被别人认为是老思想,老顽固,老古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