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从“左手敬礼”说起

来源: 东方明月- 2015-09-05 05:09: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15 bytes)

相濡江湖 

  庆祝战胜法西斯胜利70周年,某某某阅兵中用左手打个手势,立即引来无数人的无限遐想,许多文人立马开动早就没上过润滑油的脑袋进行解释。

  一 :左手敬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大概意思是左为吉,右为凶。抗战70周年被认为是吉事,因此用左手敬礼。而战争,军事活动认为是凶事,用右手敬礼。还有,“后宫不得干政”,因此国母没有上城楼。由这些细节能看出国家对这次阅兵活动准备又多么细致! 

  好吧!佩服!“后宫”“国母”的词语都用上了。

  二 左手行军礼,叫制式回礼,非现役军人检阅部队的标准敬礼姿势。没有穿军装,不能对军人用右手敬礼 ,部队在左边用右手,部队在右边用左手。

  某某无论用左手向左侧官兵打招呼,还是用右手向右侧官兵挥手致意,都是那么认真自信,体现出了某某对官兵的一种关爱,一种尊重,一种风范! 

  好像在历史上、在当今都没有左手敬礼之说。

  三 还有观点认为,这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和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君子是道德修养很高的人,上古传统的制度,以正治国,喜欢在左边;用兵的时候,喜欢在右边。寓意深刻,左为阳右为阴。左手敬礼表示不尚武力。”

  不过当今右手敬军礼来源近代的西方,表示和平友好的意思。

  甚至于百度上立即多出两天左手敬礼的的词条解释,从来没见的左手敬礼反倒成了千古美传的神话故事,以期望达到歌功颂德、感恩涕零式的某种效果。

  短短几个小时,各个论坛官网都开始转载,更有许多文人开始妙笔丹青,似乎又要来书写一片新的历史画卷。

  终于,连左的一项冒泡掉渣的“环球”都看不啊下去了;人民网只好刊文:“有网友发现,阅兵仪式上,某某某在乘坐检阅车返回金水桥的检阅路上,是用左手敬礼。有人有疑问,也有热心网友自发解释,甚至引经据典,用道德经佐证左手礼大有讲究。其实,只是镜头角度误区,真实情况是,某某某在向三军将士招手致意。”

  “左传”有个故事,齐国崔杼乱刀砍死齐庄公,对前来记载的史官说“你写齐庄公是有病死的。”史官不从,在竹简上书:崔杼弑其君。崔挥剑杀死史官。史官死后其弟弟继承职位,依旧是在竹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其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依然被杀。
  最后最最小的弟弟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史官。
  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最后的史官保住的性命,捡起竹简出去遇到南史氏,就是南方记载历史的人。史官惊讶地问:“你怎么来啦。”南史氏说:“我听说你兄弟几个都被杀死,担心被篡史,所以拿着竹简赶来记录了。”

  我觉得这个结尾更震撼,前面的史官因坚持自己的工作而死,南史氏则是主动找死,这叫前赴后继。

  古代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东西在感召他们,那就是:尊严。

  而今中国人,已经不是古时的中国人,当拍马溜须可以换来荣华富贵,谁还要脸!更别说狗屁尊严了!

所有跟帖: 

好像你刻意不敢提尼罗河对左手礼的评论。 -尼罗河- 给 尼罗河 发送悄悄话 尼罗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5 postreply 07:16:01

我不是葱,你可以是根葱。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和法西斯没本质区别。只是没有机会为他们服务而已。 -尼罗河- 给 尼罗河 发送悄悄话 尼罗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5 postreply 08:15:22

所谓的左吉右凶,招手致意都被尼罗河否定了。 -尼罗河- 给 尼罗河 发送悄悄话 尼罗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5 postreply 08:16: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