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愚民政策

来源: 2015-08-02 19:08:5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政治是愚民政策
 
 
为什么现在人对民主的理解,剩下变成,被人利用的命运,或者成为大喊大叫的“集结号”?
 
也许现在的人不爱【真心读书】,即使读书了也只为成绩,才成为政治的【阶下囚】
 
当教育部长在前面说话,但“后面的示威者”只有,只会,只想,甚至于只能【大喊大叫】——如同心不在焉的“自恋念经”——时,我就知道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打包”大学生【组织成】制造声势的——霸权者
 
政治,就是让“台前”与“幕后”形成了不想交流之【鸿沟】的——自我决定
 
当政治【操盘】知识在“手中筹码”中的时候
 
选举只是【手段】,而不是民主
 
当人类几千年的【政治智慧】沦落到只剩下简化成“选举”的利益猎杀或利益冲突,而不再是“利益分配”时
 
选举只不过是——站在墓碑前为死人哀悼的【那一堆人群】
 
当政治【厚颜无耻的】去玩弄知识成为意识形态冲突时
 
政治只不过是【一种力量】——是在空气中“泡沫出来”的力量——而不是一种【活动】
 
这次台北大学生的【反课纲】运动让我深深晓得——政治如何愚民
 
国民党【各怀鬼胎】的【闹分裂】才会让民进党“声势壮大”
 
即使民进党的确“暗地里”推动反课纲的运动,国民党也有【间接责任】
 
国家的分裂,是从利益政党的分裂开始的
 
当政党斗争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国家的“人民”就只能被上面的大人们——分化而分裂
 
在分裂的环境成长的话,人民怎能会喜欢【老老实实的读书】?
 
在分裂的社会里,知识只不过是【语言的工具】——因为语言刚好是沟通技巧的【工具】哈哈
 
在分裂的国家里,政党,其实也只不过是【造势活动的工具】——因为大人们只剩下“活着的自尊心”这种的【自恋情结】,所谓的“不能输而输不起”的情结,已没有了理性,更没有纯粹的感情
 
国家的分裂,与其说是价值观太多太杂的缘故,或者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的【衍生结果】——倒不如说是首先“大人爱面子”使内心世界造成了扭曲而分裂后,演化出来的【报复筹码】
 
政治到最后是【人性】,而人性到最后永远因那个“自尊”,而采取报复行动,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把事情弄得复杂难收拾
 
在这次的【反课纲运动】政治阴谋中,即使国民党“已经发表声明”,那也只是【按照程序】模式,要求这事件——尽快达成协商——却,从来没有【在政治程序上】,要求警方尽快“驱逐示威者,逮捕反动者与其违法者”这样的——法律行事权
 
难道台湾没有了法律,而只有“政党主义”的泛滥吗?
 
如果造反运动都【轻视】教育部长的谈话,那么——国民党要求尽快去协调协商的声明——大学生及其煽情政客,怎么会【接受】像小孩子般的【客气】呢?
 
在【暴民】的面前,政治不能手软的——首先要“镇压”幕后的政客——擒贼先擒王
 
闹事者只要失去【老板】,就变成了“偷偷摸摸的老鼠”
 
其实洪秀柱够“胆识”与气魄的话,是可以借着柔硬兼施地平定【反课纲运动】,及其“追讨”幕后黑手——来重建“威严”与威望,并“震慑”国民党的分裂斗争,重新整合,甚至是【整编】国民党,也以此【一并的】重新建筑“法律高于国家,也是高于政党”的法律威信
 
只可惜,——再有勇气的人也有可能是一个【没有智慧看到机会】的人
 
再有勇气的人,也有害怕环境压迫的时候
 
但是,【政官商】勾结向来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社会毒瘤】,去对付政客的同时,也要对付背后的财阀势力威胁与勾结
 
而在台湾,这次的反课纲运动也是让我见识到——知识分子的幼稚,与政治家的流氓,还有官僚的【懦弱无能】,并且包含着——媒体的傀儡属性及其政党倾向
 
整个台湾社会在我眼里几乎是活化成为——懦弱与嚣张跋扈扭曲混合的【情结共同体】
 
简单的说,就是——为钱做奴卖命的“杂耍社会”
 
看看以下的转载文章您们就会更加的明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菜市場政治學》血汗經濟崩世代──直面台灣青年過勞死的真相
 
 
作者:菜市場政治學| 2015-05-04 12:51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文為《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導讀序
 
 
 
二○一四年三月,台灣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為什麼會有這場運動?除了反對兩岸服貿議題本身的政治黑箱之外,許多媒體或輿論將太陽花學運的社會基礎,指向了所謂的「崩世代」困境。
 
崩世代是怎麼產生的?
全球化之下財團更掌控政府政策,
台灣的權貴階級自我複製,
資本外移導致創業與就業困難,
社會流動停滯與青年貧困,
青年世代難以成家生育,
人口老齡化問題。
 
大眾傳播媒體對台湾经济的几十年问题的回答方式,激化台灣社會裡愈加嚴重的階級分化與世代對立。
 
台灣掌控資本,與媒體發言權的大資本家與資深管理階層,很容易就讓自己的「屁股決定腦袋」,這些掌權者就是認為年輕世代欠教訓。
 
黑心財團「白手起家」的神話
 
台灣經濟發展,活躍的出口導向中小企業之創業精神是成長的動力之一,然而這些中小企業,往往是靠低工資剝削工人、汙染環境,甚至是黑心商品發展起來的。
 
一九九○年代,隨著本土勞工人權組織萌芽與環保意識提高,台灣企業主面臨兩種策略選擇──投資於技術升級與創新、或是尋找更脆弱的被剝削者。
 
前者必須克服專業管理的困難、長期投資的風險、甚至企業主本身也要專精於研發工作,
 
而後者則是依賴便宜的生產要素,把自己原先在台灣的生產經驗,到海外重複一次。
 
過去二十年台資的「全球化」就是資本外移到那些能夠提供便宜勞力與土地、仍不在意環境污染的威權國家──通常選擇地理上最接近、又通中文的中國。最近,隨著中國工資上漲,還沒倒閉的台商又遷徙到越南、柬埔寨、印尼。總之,哪裡有便宜的生產要素可供廉價剝削,台商就往哪裡去。
 
許多靠著本土政商關係圈地、搶水、打壓工會的新興財團
 
日月光的汙水排放、
頂新集團的黑心食品、
遠雄集團行賄炒房,
鴻海台北秋葉原以停工威脅台北市政府,花錢在報紙上登廣告叫囂的作為
 
別人的孩子死不完?草莓族與太子黨
 
在發展過程中剝削了台灣一個世代的工人、在中國剝削了一個世代的農民工之後,台灣許多財團已經成為老人統治的龐然巨物。只要觀察一下台資財團的領導層,就可以發現很多六、七十歲以上的戰後第一代企業家,到現在還牢牢把持著權力,自己連上網數據管理的能力都沒有,卻從來不考慮找專業管理者接棒,大多數老皇帝都準備把企業經營權傳給未必有經驗與能力的太子黨。
 
主流媒體一面抬舉權貴太子黨「年輕有為具國際觀」、一面打擊窮困青年世代「躲在舒適圈不敢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這明顯是雙重標準,譴責受害者、違反公義又自我矛盾的權貴心態,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
 
青年世代面對經濟崩壞的真實處境究竟為何?這本書所討論的過勞死議題,讓我們看到「崩世代」受害者的真實面貌,他們是打拚的工程師、負責任的保全人員、上大夜班的服務業、關心病患的實習醫師或護士,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好男好女,做事認真負責──有時或許太負責了點,卻在高度剝削的職場中,意外離開人世。這些悲慘的過勞死或新興職災案例,究竟是個案還是全面性的社會問題?
 
剝開洋蔥:台灣職災的真相
 
首先,台灣的職災理賠總件數從一九八○年代的一萬六千件左右,上升到近年來平均接近四萬件,換句話說,相對於一九八○年代,近年來台灣的工作安全,或者說職災風險,似乎在惡化。為什麼?
 
根據災害風險的理論,我們可以將職業災害的風險看成是受僱者「暴露程度」(exposure)與「脆弱程度」(vulnerability)的總和。
 
而所謂的脆弱程度,則是指勞動條件的差異,例如那些比較危險的產業或工作類型,或是工作經驗比較弱的新進人員、非典型就業人員,或是整體社會的工資偏低而迫使員工長期加班、輪班,或是所謂工作貧窮(雖然有一份工作但是工資太低而不足以養家)的人口增加,必須經常兼職打工時,就有可能導致工作疲勞、操作疏忽,或者機器損壞,提高了弱勢工作者的受害風險。
 
台商對外投資導致失業率上升,與人口老化導致許多製造業工人退休等,才是職災件數偶爾減少的主要原因。總之,職災件數惡化主要不是暴露程度造成的。
 
服務業:職災與過勞死的重災區
 
因此,台灣職災總件數上升兩倍多的主要成因,更可能來自勞動者脆弱程度的惡化。在脆弱程度方面,有兩個與職災總件數高度相關的變量值得特別注意,第一個是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比例。我們經常將服務業想像成低風險的白領或粉領工作,這是個概括性的錯誤。
 
服務業並不是一個清晰的產業分類,國際或國家的統計標準經常調整,有時包括了營造業、甚至水、電、燃氣業,這些產業經常發生重大的工安事故;至於運輸、倉儲、批發、零售、餐飲更是職災的重災區,主要問題包括車禍與機械事故、搬運重物造成的傷害與燒燙傷等等。此外,那些穿著白色制服的行業,像是實習醫師與護理師等,儘管工作與工資較有保障,但由於超時輪班與工作壓力,又經常接觸病菌或毒物,絕對算不上是低風險的行業。最後,警察與消防工作,甚至黑道兼營的八大行業,也經常被列入服務業。
 
隨著台灣的都市化、產業外移與轉型,台灣就業人口中已經有六成屬於服務行業,台灣服務行業的工作現場或企業規模偏小,且管理上較為鬆散,違法超時加班嚴重
 
薪資占GDP比例其實是整體勞動條件的重要指標,受僱者整體勞動條件愈好,對資方的工安要求就愈高、或是可以找到的就業機會愈好而不需待在高風險行業。然而,大約從一九九七年以來,台灣受僱員工經常性報酬占GDP的比率就在下降,從四六%下滑到三八%左右。換句話說,台灣受僱員工的整體勞動條件正在持續下滑,可能是導致職災案件增加的主因之一。
 
一方面,過去三十四年來台灣青年世代失業率大幅提升,二十至二十四歲年齡段的失業率高達一三%以上,是平均失業率的三倍多,年輕人失業率愈高,就愈是降低暴露在職災風險的程度,另一方面,這也說明相對於其他更年長或更資深的就業者,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更容易發生職災。
 
台灣青年就業者所受到的職業訓練不完整,面對工安風險的經驗與保障不足,因此更容易年紀輕輕就遭受職災、導致傷亡,隨著青年世代教育程度與工作權利意識提升,也可能造成他們寧可失業而減少進入相對高風險職場的機率。
 
綜上所述,主流媒體認為台灣年輕世代是「草莓族」、志氣不夠大而影響經濟的看法,根本就倒果為因,台資財團「別人孩子死不完」壓榨年輕人的職場文化,導致偏低的工資、偏高的職災率、偏高的志願性失業率,以及結婚率與生育率大幅下降,才是台灣過去二十年來一連串社會經濟危機的根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在以上这样——扭曲僵硬的财团自闭崎型社会里——人民怎能改变真相,政治家怎能【安心的做自己】,媒体怎能不“做寄居蟹”?
 
人都是【靠饭局】打天下而怕麻烦的
 
一个所谓民主的社会或文化,如果竟然是靠着——由【老不死的】财团决定政治专制生态,然后由政治来决定文化意义的——极权愚民统治的
 
那么这个【封闭自主的台湾】简直是——被【一组】僵尸吸血的“资本主义精神虐待”
 
在这样的【不可理喻的社会】里,我只能说。。。。
 
 
台湾社会要拯救自己的话,那么是唯有——摧毁选举,摧毁政党,摧毁财团,摧毁利益
 
人只有在极端的暴力威胁下,才能发现自己以前【做人】,是多么的懦弱与白痴
 
那时,人才会重新调整自己,社会才算真正的进步
 
我这样极端的思想,是因为来自于以下的经验教训
 
曾经好几次手机有问题时,去问店员却得到【不同答案】。一下子说手机问题,一下子信号问题,一下子手机卡问题,一下子系统问题
 
后来我发现到——要陷害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事——我不需要在您身上设计阴谋诡计,也不需要在您的面前耍手段
 
我可用【非常理性方式】告诉你【不同标准的答案】——每个答案都是标准的,是【正确的】——但是全部加起来——您永远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我只要让你【看不到真相】,活活把你【闷死】在一堆的语言理性的【标准自恋】——我就已经完全是——用言语掌控了您的人,您的语言规则,甚至身心灵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标准
 
因为——语言的背后,是人在操控着意义,操控着【语言的动向】
 
难怪耶利米书说——人心比万物更诡诈,坏到极处,【谁能参透】呢?但哥林多前书回答到,属灵的人能参透万事,却没有人能参透他哈哈
 
人永远逃避人性
人只有【初级肤浅的】道理“规则”与道德“自恋”——所以懒得思想——结果拿来【鸡毛】当令剑
 
人永远要的是——权利与权力,包括选择权
 
道德或者道理只是【设计】,一个厚颜无耻的——选择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