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决策是根治雾霾之本

来源: Chiyankun 2015-03-20 12:10: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672 bytes)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用不着长篇大论了。中国的雾霾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是燃煤太多,能源的60%是煤炭,2013年少了36亿多吨煤,是英国历史上的峰值的12倍!

第二是落后的高污染的产能,本该淘汰但是被私人企业继续使用,有的本来就是被大型国企淘汰的,私人贱价购去继续使用。如果不坚决淘汰,将会发展到劣质企业成本低反而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淘汰优良的企业。

第三是私人汽车。有人会说中国人有私车的比例还远不及欧美。不错,但是中国人口密度也比人家高得多,而且总数太大。先大概已经有一亿五千多万辆私车了。

对策:

不烧煤,是不可能的。中国的能源在今后的二十年到五十年,还必须以煤为主。这是中国的资源决定的。有人幻想以国际大循环解决中国需要的能源和原料。这只是幻想。如果走上了这条路中国就危险了。我希望进来的低油价不要让某些人头脑发热,一位中国可以从国际市场上买到足够的石油甚至天然气。我记得茅于轼说过,世界上有足够的额粮食,中不必保持耕地。如果世界上不卖给中国粮食只能是中国做了什么让人不能原谅的事情。(原话记不得了,可惜当时没有立此存照,现在怕是不好找了。)而是就在不久前,中国的奶粉除了问题,加上炒作不少人到香港和国外都要带点奶粉回来,这居然在香港引起不少也是中国人的不满现在已经限购了。难道是中国的这些婴儿做了什么让香港人不能原谅的事情?我不知,询问茅于轼先生也无解。这个经验中国人应当记牢了。切不可再听信茅于轼这类骗子的话。能源问题也是如此,切不可在天真下去以为什么国际大循环靠得住。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的能源。煤炭清洁燃烧不是不可能的。这些年在这方面有不少有利的探索。但是最经济可行的,还是气化。这是至少有六七十年历史的成熟技术。当然这些年也有所进步。如果广泛采用这个技术来改造我们的热电厂,并大力发展适用这种技术的集中供暖,中国的雾霾问题可以有一个迅速的改观。因为已是事实就是冬季雾霾天多,而夏季少,这就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冬季气温低,空气流通污染排放困难;第二,燃烧用煤远远多于夏天。

我是主张发展新能源的激进派。但是客观现实——技术发展和人们的思想滞后——使得新能源不可能很快得到应用。假如我们中国人真正有科学的发展观,真的能够认识到科学已经提供的能源前景。这个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不多及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新能源,煤炭在未来的二十年内也还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大概在五十年之后中国可以有相当比例的新能源,煤炭不再是最重要的能源了。也许一个比较现实的估计是在一百年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点。

年轻的朋友可能认为我还是太保守了。不多这也是经验之谈。想一想我们前面说的煤炭气化,在二战结束前就已经成功应用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还是的当做新事物反复宣传才能采用吗?

1993年,诺贝尔奖得主CERN(欧洲粒子物理中心)所长卢比亚用实验证明用加速器促发核裂变能源的技术可行性。这本来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但是却被封杀在实验室里,一直不能走上适用开发的地步。我再次呼吁中国的领导人重视这个技术,这是已经被证明没有任何理论上的障碍的前景非常光明的新技术,只待被技术实现,就是从实验室走到工业能源界。中国有非常成熟的加速器技术,又有很好的核工业基础,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转化。但是缺乏自信的中国同胞只喜欢跟踪研究而不敢不肯为他人之先。而外国的能源巨头当然不肯让这个技术夺取他们的赚钱利器。须知一个新能源的出现就意味着就能源的末路!

如果中国向搞原子弹那样全力以赴,也就是说为这个项目开绿灯,大概不出五年,就可以建成一个实验性的加速器促发裂变核电站再用十年到十五年,就可以让它与常规的石油电站相竞争。因为这个技术具有固有的安全性,现在的核电站的巨大的成本可以大大减少。比如他可以烧所有的镧系元素,而不需要浓缩铀,有没有那么多的核废料。(本质上他可以是一种处理核废料的方法。)按照卢比亚的说法,它的成本比天然气还低。它的固有安全性在于,使用的燃料不能自发进行链式反应,而必须加速器的驱动。只要关闭加速器,裂变就停止,不能进行,也就不再产生能量。
这种能源燃料的来源很广,不但铀238可以用,而且可以使用钍。这是比铀跟丰富的元素。足够人类使用几千年。

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目前似乎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在进行纯科学的研究。中国本来有一个8XX项目(我记不起来了),但是在主持人丁大钊去世之后好像就没有这个项目了。唯一的成果似乎是方守贤领导的加速器研究利用CERN捐赠的废弃波导管做出一个加速器,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不反对因陋就简,但是中国官方的这种小家子气实在太没有出息。

中国需要对能源问题花费更多的额精力。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比如风能,能不能跳出别人已有的套路放眼全球把开发地球上最丰富的风能提到日程上来,对于一切有思想的研究方案给以可能的支持。科研这个东西没有投入是不行的,也不能指望所有的投入都必须成功,而且必须短平快地成功。那种把主观愿望当成路线规律的事情不要再重复了。只要放开眼界,就不难知道我们地球上有丰富的风能,主要集中地高纬度的海上,特别是南半球45度以南的地方。如果能把这个风能开发出来,应当足够地球人之用。如果用心研究,应当能够发明一个技术系统,是这种开发变得经济可行。我相信最终应当能有一个比到中东去采石油更经济方便的方式。我希望中国人有这个雄心壮志,去进行这个研究。而且我可以说南海就是一个不错的试验场。那里的风能当然比不上南半球,但是也比黄海东海好得多。海洋风能至今还是一个空白。谁能捷足先登谁就将引领这个潮头。

淘汰落后产能,这一点没有人反对。但是腐败横行的结果就是那些贪官衙内的利益式的这个工作难上加难。但是如果把反腐与这个工作结合起来就可能事半功倍。必须把那些超标的企业关掉。那基本上倒都是所谓的民营企业呀。主张民进国退的人们是不会愿意的。

发展电动汽车,这一点现在似乎比较重视。希望坚持下去,搞出规模。而且不要单打一,要注重各种可能的发展。...

举个过去的例子。电视机的显像管,多少年以来都是真空管占据优势。其实液晶以及二极管的的理论比真空电子管还要早。而且电子管的技术到更复杂。1998年我到纽约跟一位朋友说起液晶应当能替代真空管,我那位很聪明的校友还跟我争论说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我说都是可以解决的。他还不信。没想到几年之后,就彻底改朝换代了。而现在连我这个并不赶潮流的也用上二极管的电视机。

电动汽车,现在是蓄电池,石墨烯为主,但是燃料电池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技术。应当大力研究,要大胆滴另辟蹊径。

电动汽车的一个问题是充电。能不能采用更换电池组件?就像换煤气罐那样,设计一个简便更换的电池组件。有一套快速测试的方法。这可能比加油都更方便。也许可以有两组电池,用完一组就去更换另一组还能有必要的里程。

在太阳能方面,半导体技术还是占优势。我还是认为需要广开门路另避蹊径。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值得学习和模仿。

所有跟帖: 

问题就是从上到下都不当回事,没人把中国当作自己的家。几百万部委高校的精英就没人能干点正事。不是柴静,根本没人讨论这些更别提研发了 -大号蚂蚁- 给 大号蚂蚁 发送悄悄话 大号蚂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15 postreply 12:57:10

同感,当年游三峡看长江水混,就但心水土流失,问遍所有人没一个对这话题有兴趣的,国人真不是东西! -fortlee- 给 fortle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0/2015 postreply 13:52:21

还是院士说话看问题水平高:中国人是不是人?是人就该有更高的人均排放量,是人就该和别人一样少吸雾霾。如何平衡是一会事,欺骗同胞甚至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0/2015 postreply 13:51: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