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柴静PK中科院丁仲礼院士碳排放世纪大辩论

来源: 寒流 2015-03-08 08:44:0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234 bytes)


以上视频就是5年前丁院士和柴静采访!以下文章来自国内一专业知识网站

我点开这个帖子,发现排名前几的答案竟然全都是一边倒的黑柴静的,竟然还是有理有据的黑。可是怎么说,你们的理据,支持了你们的观点吗?你们上来遍开始给柴静扣各种帽子,但是你们这帽子扣的有道理吗?你们认为丁院士是一位德高望重,素养深厚,敢作敢当的科学工作者,就必须意味着柴静是一个知识浅薄、目的阴暗、手段拙劣的三流记者?

我先问几个简单的事儿
1.柴静通过一期并不长的访谈节目中大量的提问,就能如此明确的表现出她个人的强烈倾向,意图,背后的利益驱使,政治立场,知识面狭窄,心胸狭隘... 这新闻节目以后应该是采访者打码而不是被访者打码了

2.新闻访谈如何进行,我们想获得的资料该如何拿到?那只能通过有引导,有特定顺序的提问来从被访者那里获得。而被访者的回答也肯定要经过事先一定程度的组织,去掉无关的内容,去掉没有由于误解问题的不恰当的回答。什么意思,整个访谈当然是有一定安排的,这并不意味着篡改,反而没有适当安排,这部分内容呈现出来时间会长不少,其他细枝末节的东西也会导致你们根本抓不住问题的核心。

3.假如你知道前一段时间有一场很厉害的争吵(哥本哈根会议),现在你想得到整个事件的一些信息,和其中一方想法,你应该准备哪些问题?是不是应该有这么几个:你们本身吵架的起因?对方强调的观点?你强调的观点?你为什么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对方应该怎么修改观点你会比较容易接受?你们是不是吵得太厉害了扭曲了一些客观的东西?你和对方是不是也有共同的目的?吵完之后该怎么办,最终要怎么样?柴静的访谈里是不是基本都展现了这几个问题呢?

5.访谈中丁院士难道就没有不太经得起推敲的论述?柴静有难道就没有一些看似与丁院士观点抵触的东西,但本身也是对的?

好吧下面咱细说一下。

首先这个争论的基础是哥本哈根会议关于未来世界碳排放的分配。意思就是说,我们以后整个世界的日子都要不好过了,大家都要各自牺牲一下,我们发达国家牺牲这么多,你们发展中国家牺牲这么多,这个分配方案,大家怎么支持。

但起源在于“我们以后整个世界日子都要不好过了”这个论点本身就有很大争议。“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究竟有没有对地球温室气体的累积产生足够的影响,以至于不加控制确实会产生危及人类的后果。"这个东西本身是说不清的,它牵扯到的东西太复杂,一方说什么另外一方都有道理反驳。但是这部分,其实根本不是整个访谈的核心,也不是你们认为柴静和丁院士有分歧的根本。这东西真的没必要展开。

不过这里出现了第一批分歧,柴静认为,这个“2度”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啊,但丁院士就说不。
作为学了7、8年物理的非专业人士,我也是倾向于相信的,但结果可能是1度,可能是3度。但是如果有合理的反对我也肯定会了解。可是丁院士的理由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所以怎么知道可信不可信,还说计算机模拟就是算命先生的水晶球。
呵呵,原来我们各种自然自然各种工程学研究工作中比例非常大的计算机模拟,不过就是在算命吗,算出来的东西大家是不要相信的。我们系好几个组简直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任何让大家信服的依据的,简直是浪费资源和声明啊。
大家同意丁院士说的吗?

再看这里还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导:
柴静说,”我们向来是信仰实验室里..."
丁回答,“这不是实验室,是计算机..."然后说了计算机是不可信的之类云云
这里的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强烈,丁似乎在说,这东西你不该信本质原因就是它不是实验室做出来的。其实柴静这时候应该立刻转回来说“如果是实验室做出的数据,我们该如何看待呢?”但是她被带跑了。
实验室模拟和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结果本身的可信程度和指导意义有如此大的差别吗?实验室模拟的条件难道就比计算机更接近真实?不仅不是,恰恰相反,计算机模拟的显然可以加入很多实验室根本无法实现的条件,但计算机模拟的缺点是在于原理和机制的精确度和完整度上。

但拿到这个问题上来讲,实验室根本不可能模拟得出当前排放的情况下多少多少年后世界平均气温将上升多少度!你要想做,首先你就需要一个拥有陆地,海洋,大气,里面有各种碳排放源的实验室,它要足够大,至少是科幻小说中那种玻璃穹顶的生态圈...
这里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天气预报是通过复杂的气象模型用计算机算出来的,有人听说过在实验室里搭建微环境来预测明天多少度下不下雨吗?
所以如何准确得到50年后地球升温的数据呢?那自然是在不影响条件变化的前提下,活到那个时间,然后直接看真实的情况啦。
可这不等于是废话么?所以,对于以后全球升温的预测,只能靠计算机,存在的问题就是模型的精确度,考虑因素的全面度等问题。但你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你说凡是计算机预测而没有验证的东西,你就不信,那直接不用争了。
当然丁院士作为自身科学工作者,怎么可能不知道预测在科学研究里的必要性和价值。他这里确实是因为想衬托自己的观点而拐篇了。
再者说,升温2度怎么变成一个价值判断了???那明天的气温也是价值判断咯,明天会下雨也是价值判断咯?这个东西再假再不对,也只能是一个错误的科学预测,怎么就是价值判断了。
“我知道50年以后肯定会升温2度,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
”我知道50年后有一些升温2度的可能,我现在只能说可能,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
“我不知道50年以后升温还是降温,我没有可信的依据,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
这种才是价值判断。丁院士这里显然混淆了概念。

所以视频看到这里我很不爽,而且我显然是不爽丁院士,我觉得我以前干过以及以后也要经常干的事儿都被鄙视了,他还混淆概念。但是我也没觉得怎样,丁说这些不太对的话一定只是强调他的态度和主张而已。
后面正好就是第二条价值判断的讨论。
这很长一段我都没觉得柴静有任何不妥。她问的很多问题在我看来正好能恰好的引出丁院士之后的话,承上启下,挺好的。首先说这段既然是价值判断了,也就不要以科学的论据直接推断对错,你支持你的主张就给出你的道理,谁的道理听众觉得更合理就更支持谁嘛。
丁院士说,这个方案要求以后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降低到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数字我记不清楚啦,差不多吧),上个世纪这个数字是8.6倍。我听到这儿的第一反应,哇发达国家牺牲好大啊。。。
哈我的反应竟然跟柴静一样。
但是这意味着我们人均排放量要从“1.4降到0.8”
丁院士觉得不能忍,我觉得还好。记住这是价值判断,公平的数字是多少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有些数字太不合理了我就不能忍了。如果让你随便定这个“以后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多少倍“的指标,可能会出现一个非常不合理的东西。
丁院士提出以后中国是发达国家的0.8倍。
如果真的是这个数字,有没有可能出现,实施方案后,发达国家的排放量相校以前肯定是减少了,但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以前竟然增加了???
粮食危机来了贵族和劳苦大众都要省着点吃饭,可是新的分配方案下来后贫民竟然比以前吃的还多了(虽然比贵族还是少)。。。。这是不是挺逗的?敢情贫民可以利用粮食危机来改善自己伙食?
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出现?在数字某些范围下,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考虑这么一个情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5比1,分配前,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的9倍,出事儿以后,全世界的人均碳排放量要下降到之前的0.5倍,假如分配之后我要求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一半,那我们就可以维持原来的排放量,如果大于一半,我们竟然还可以还可以比以前多排!!发达国家此时的排放量将比原来降低78%。。。。爽疯了有没有!

当然以上这些数是为了便于计算随便选的。访谈中的数据好像是可以考证会不会出现这些情况的,但我懒得算了。我就是说,这个数真的不是想多低就多低的。虽然说由2.3倍导致的我们要从1.4吨降到0.8吨可能不公平,但是给一个数让我们1.4吨竟然可以几乎一点不减也不好吧?...我想柴静在这一段的时候,是意识不到我说的这种情况的,但她就是感觉上觉得丁院士有点要求过多了。要求到底有没有可能真过多,甚至过分了,大家自己想。

丁院士还涉及到一个关于“凭什么以后你要我排的还比你少那么多,你是人为什么我就不是人。”这段话看起来我们中国人竟然无法反驳,但是合理吗?
首先说,排放量相差好几倍如何联系到你是人我不是人。发达国家以前排放比发展中国家就高好多,即使在当下也高好多,这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没法更改。照这个逻辑,这意味着过去100年以及到现在我们仍然不是人。而且再多想想,明天你也不是人,后天也不是,五年内可能都不是人。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碳排放没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啊,而且肯定赶不上。假如没有未来碳排放的任何限制,中国随便发展随便排放,那也一直要等到人均排放量赶上发达国家的时候,才算“是人”,假如发达国家也丧心病狂地排,那也有我们永远都赶不上,永远都无法做人的可能了。

非常地荒谬对吧?错在哪儿呢?因为碳排放量是一个发展“权利”的问题,但他更本质上是一个工业和经济实力的反映,是“本事”问题,它是你未来发展的空间,但不意味着就要占满这个空间,很多时候你想占也占不满。人生下来自然都为人这是天赋的“权利”,但每个人本事不一样也是事实,你不能靠本事高低导致的资源消耗高低来直接衡量你的人权得到保障的程度。
所以正面来说,即使该协议不对发展中国家做任何限制,大多数国家完全按舒服的方式发展,他们到时候的碳排放量还是比发达国家低(当然中国肯定会高了),你觉得能说他们自愿不做人吗?

我接着说这里丁院士的话中隐含的一些不合理。我们说即使发达国家中的不同国家碳排放量也会相差很多,比如美国作为全世界最高,而英国肯定会比他少。那么在发达国家所有人按同比例削减以后,英国还是会比美国少。。。比美国少的还有世界上所有的其他发达国家,所以在”他们主张的“分配方案后,他们竟然主动选择了依然”美国人是人,我们不是人"的日子。。。。如果中国因为“人要平等所以排放也要同权”可以考虑单独定指标,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不可以?

而且如果考虑到其他发达国家,如果中国实行人均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0.8倍的标准,那么想必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了,当然中国平均收入依然够不上最低的发达国家标准。那么就是说中国可以在人均排放很高的情况下依然享受这种高排放而低收入的状态,这真不好说没有推卸控制污染责任的嫌疑了。

所以这一切话过去以后,心里有点觉得不对劲的柴静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虽然说不排除这是节目想要丁院士表达的看法)“科学家有时候不是应该更看重全人类的利益么”

这个问题直接被人口水淹死了。可是这问题本身由什么可指责的,这个答案有些场合就是"是",有些就不是。柴静其实本身是觉得在减排方案上这么讨价还价,是不是考虑了很多的国家发展生存上的利益在里面。我说当然是了,不然怎么一直在自己减排上讨价还价呢,丁说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类利益,好啊那你要自己的国家少减点,那发达国家就必然多减点儿,发达国家的利益就受损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受损不意味着全人类利益也受损吗,这不成悖论了?为自己国家争权利无可厚非。你把这个问题看成三个效用函数,全人类的效用函数,发达国家的 和发展中国家的,你随便建个摸把碳排放量作为变量,这三个效用最大化的点绝对不是重合的。你选哪个是你的价值判断,你甚至把其中某两个叠加一下作为另一种选择。这里面所有问题的本身都是可以讨论可以争辩的,包括更基本的怎么人类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的偏离。没有任何事儿是想当然的,柴静这个出发点有什么问题?

至于柴静说丁指责IPCC,丁的态度比较激进。这些完全是事实啊,你们觉得丁的态度难道不强硬么?他对IPCC的方案反对难道不够强烈?柴静就是把它们重申了一遍,丁借此可以更正一些可能引起误会的东西,如果没有,也可以继续申明自己的原因,强调自己的观点。这不正好向观众呈现更多的东西么?

我写到这儿才发现,我很多重点都落到对丁本身观点的探讨上了。我本来并不是想说这些的,但是为什么呢?大概是我一边细看视频一边写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这些值得讨论的地方,或者说一些明显就不太对的地方。那我现在怎么评价丁?

他是一个态度鲜明、反应机敏、头脑清晰、语言犀利,并且在国际上为国家争取利益的科学家。

我也可以仅凭我的部分观察,说他刚愎自用、态度不端正、说话有时候不负责任,为支持自己观点故意掩盖相关事实人。但是我不会那这个做结论。

至于柴静,我觉得她问题问的不但没有问题,反而多数很合事宜,制造了关注点,帮助了丁院士更好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她个人有什么倾向,有什么目的,背后谁在趋势,是不是美狗,是不是五毛,我完全没看出来。她的问题并不像你们所说的那么愚蠢或是无聊,你要让我问,我怕是会问些显得更蠢的问题,因为我感觉丁院士的话有些地方言之不详,或是我没听懂。但我不觉得我科学素养比你们大部分黑柴静黑到疯狂的人要差。
 

所有跟帖: 

如果你真这么自信,为何不敢把你的反驳观点亮出来?!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09:29:55

别逗了, 人家4个字就把你灭了 -莽撞人- 给 莽撞人 发送悄悄话 (109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09:43:07

关健不在于相信不相信计算机仿真结果及考虑多少变量,而是丁院士根本不认同仿真用的模型的机理,也就是说仿真模型不可信,谈何模型完整性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204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26:56

不要人云亦云,排碳量和能耗成正比(水力核电除外),丁争取的是中国能耗的人均指标 - 这个人均指标凭什么必须比老外要低很多??? -走你- 给 走你 发送悄悄话 走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4:44:31

是专业的差别!丁院士在这个大问题上怀疑那些大计算机模拟是水晶球是算命先生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29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5:26:37

你的理解力真有问题 - 这个计算机模拟在这里其实是毫不相干的。人均能耗指标就是人均能耗指标,和人权一样,是没有条件的。 -走你- 给 走你 发送悄悄话 走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5:31:21

应该慎重。若模型搞错可能还不如水晶球算命先生呢。其实地球气侯变乱的原因是有争议的。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5:57:48

在这点上丁是外行,人为影响模型基本不可能搞错!模型又不是才出来的,实际已经过过去多少年的数据不断得到验证和修正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396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05:31:03

看的出来,你也不是什么内行,或者故意来堵别人的。 -不必当真- 给 不必当真 发送悄悄话 (738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10:03:31

就算你说的按人均分配,中国现在已经超过很多西方国家了。就算是你现在还比美国低,但你的污染密度远比美国高,质量就更不说了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391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10:29:23

中国原定的目标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减40-45%。现在发现污染严重,就会加大力度减更多,或者用更清洁的能源。 -不必当真- 给 不必当真 发送悄悄话 (549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12:06:40

我对柴静的反感就是从这个访谈中产生的。 -傻大目- 给 傻大目 发送悄悄话 (49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09:09:45

老夫也是! -申公豹- 给 申公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4:20:57

我的反感就是从"穹顶"开始的,先看到"穹顶"再看到这个专访.其实"穹顶"的舆论导向和这个专访一样, -笛音悠然- 给 笛音悠然 发送悄悄话 (541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9:22:53

建议,你的观点的来源说准确就可以了。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889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0:54:09

作者就是在绕啊绕啊绕啊。。。。。。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0:59:02

我给你个更简单的结论,丁0.8那个人权数什么意思,中国未来碳排放将是现在的4倍,全球因为中国将是现在的两倍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94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1:20:42

丁院士争的是中国的排放权,是否真要达到4倍是中国自己的事,但中国须有平等权利。 -红烧茄子-- 给 红烧茄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06:48

纸上谈兵的平方有意义吗?60年前就有数据预测中国政府在2千年会被推翻,也说2080年要完了,也有说3百年后完蛋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10:55

怎么是纸上谈兵?这是很严肃的科学计算模拟系统,和已经非常成熟地被应用的气象预报系统类似。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537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5:42:57

你很类似上世纪中的人的认识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1032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37:31

只能毫不客气的指出,所涉及的相关系统和技术超出了丁的专业,当然也远远超出你的专业背景!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108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47:37

我可不隔山!我不迷信院士.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9:13:35

公道自在人心,大家看这个视频,自然会思考,会有自己的分析。这么深度解读过度解读的东西,哈,比较可笑。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0:57:13

这个采访气氛越来越紧张,最后不欢而散。柴的提问 -bridge008- 给 bridge008 发送悄悄话 (177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0:58:50

柴的表情是赤裸裸的质问和攻击的表情,哪里是正常的采访和提问。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16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1:06:25

丁 应对的很好, 学者风范! 反之, 肚子里没有学问的, 几句就应对不了了,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6:57:39

没有看到不欢而散。只是感到柴静脑子不大清楚而已。是不是我没看完? -aussie-2- 给 aussi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37:45

满篇似是而非, -sunnymanman- 给 sunnymanman 发送悄悄话 sunnymanman 的博客首页 (162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1:14:03

什么逻辑啊。 -aussie-2- 给 aussi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1:43:06

当年这些人的讲法是西方有权多排,现在换一个突破口,其目的还是为西方 -不必当真- 给 不必当真 发送悄悄话 (29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10:22

你不是讲美国10年后减排为现在1/3。如果中国人均为80%。那么总量和现在 -不必当真- 给 不必当真 发送悄悄话 (271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29:02

丁院士以国内学术界习以为常的弄虚作假来怀疑国外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就把自己排在了科学家之外了,更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7788998- 给 778899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24:51

计算机模拟的可信度是建立在其所依存的数学模型上 -hbyzy- 给 hbyzy 发送悄悄话 (399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26:59

重要的是数学模型是不是可描述这一自然现象,有验证了吗(历史或实验数据),依据何在。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2:43:35

这是个技术活,搞这行的一看就明白,不搞这行的就会像丁院士那样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221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6:07:32

你不是“学了7、8年物理的非专业人士”吗?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57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7:09:22

这篇文章是转贴的!但相信任何一个了解这行的科学工作者都会赞同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丁的。我的专业是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108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21:41

“这些问题那些最关键的部分”可不是你的专业“计算机,能源”!而是气候模型。 你的专业不会是有关”地下油储“的吧?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1:03:42

人的预测和计算机的预测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1171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9:08:13

后是:考虑历史数据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9:21:06

实际上计算机瞎说=数学模型在瞎说=人没有很好地掌握自然变化=没有得到更多的有意义的数据.还不够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35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9:28:45

中科院丁仲礼院士主张碳排放越多,越好,越爱中国!!!!! -GuestNewBoy- 给 GuestNewBoy 发送悄悄话 GuestNewBo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3:59:31

人家争的事是排放限值,不是一定要达到这个限值。追求的人人平等的同时退让一步。 -CQZ702- 给 CQZ702 发送悄悄话 CQZ7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4:14:19

我相信他是生活在没有环境污染问题的国度……???????? -GuestNewBoy- 给 GuestNewBoy 发送悄悄话 GuestNewBo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4:18:35

1.丁应该从世界碳排放量总体而不是仅从中国的利害得失来考虑这个问题。事实上,碳排放量多,对中国的减少环境污染没有什么好处。 2. -spruce- 给 spruce 发送悄悄话 (483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4:36:00

标准的刁妇 -GG2006- 给 GG200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5:07:20

无赖文章 -wjsun- 给 wjsun 发送悄悄话 wjs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5:51:12

环境污染是全世界的事,发达国家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6:05:02

中国环境污染是全世界的事,发达国家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 -GuestNewBoy- 给 GuestNewBoy 发送悄悄话 GuestNewBo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6:56:44

神逻辑,几周以后的天气预报都算不准,还能算出多少年以后的? -台鲅鱼子- 给 台鲅鱼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6:17:46

可笑之极! -smart518- 给 smart518 发送悄悄话 smart5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7:07:35

丁院士很粗鲁! -jxw103- 给 jxw10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7:23:01

我看到的是他义愤填胸!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7:38:50

你听错了,丁是说他们哪个G8方案不公平。 -tatama- 给 tatam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1:24:27

计算机模拟基本上就是为了发文章,没什么实用价值。做过研究的都知道。 -过路人过路- 给 过路人过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7:37:02

柴静和丁仲礼都没有提到IPCC 对中国碳排放的要求是什么 -voiceofme- 给 voiceofme 发送悄悄话 voiceofme 的博客首页 (747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05:44

呵呵!作为一个中国人本因帮中国说话,当你仔细看懂丁院士那些数据和态度,的确感觉蛮横无理的耍无赖。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30:07

根据你引来的数字,中国人均排放量不到美国一半,丁教授只争取到美国的80%,就如美国人吃全饱,中国人想吃8分饱,这么就是无赖了? -古安- 给 古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2:37:17

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中国如果不做大动作不但总数人均排放还有几年也会超过美国 -寒流- 给 寒流 发送悄悄话 寒流 的博客首页 (114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09:25:38

搞计算机模拟是海外华人学子一大饭碗,学机械的,化工的十有八九都在鼓捣这个。 -aussie-2- 给 aussie-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21:55

基本同意,搞模型的太多了,癌症机理也有不少模型和仿真,占领先的是统计类模型,因为人类想控制未来,就需要预测未来才能有效控制 -沙滩后- 给 沙滩后 发送悄悄话 (649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2:55:02

没觉得谈话有多么针锋相对,原因是柴的采访有预设立场。 -Read0nly- 给 Read0nly 发送悄悄话 Read0nly 的博客首页 (1842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18:51:07

中国的污染与国际排放权是两回事 -fonsony- 给 fonso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0:00:42

中国地就这么大,人就这么多,排呀排.空气这么坏.大战略就是要让天变回蓝,其他都是废话 -fonsony- 给 fonso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0:03:37

人权不是要人人平等么,每人的排放权理论上确实应该一样,中国的人均排放额度当然应该跟米国一样,米国等超过平均额度的就掏钱买额度 -故园寻梦- 给 故园寻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1:31:11

这好,定个人均排放额度,超出了掏钱买 -古安- 给 古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2:42:42

罗嗦了点,和我的观点倒很相似。不过楼主想说服某些人还是很难,这和你有没有道理无关。 -大叔一枚- 给 大叔一枚 发送悄悄话 大叔一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1:58:24

who cares柴静说的东西的准确度,关键是这件事引起大家共鸣,有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随意001- 给 随意001 发送悄悄话 随意0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8/2015 postreply 21:59:54

作者拐弯抹角企图否定丁院士。 事实是,或者他没有明白丁院士的立场,或者他否定了他自己的公正性。 -fguy- 给 fgu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00:23:55

丁和柴都是好人啊,一个拒绝被忽悠,一个被忽悠了还不自知。呵呵。。 -虎子山- 给 虎子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02:31:35

如此不讲道理,不负责任的中科院长,简直就是中国科学界的悲哀! -吃放了- 给 吃放了 发送悄悄话 (822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21:06:00

最中肯的评论 - 丁院士以国内学术界习以为常的弄虚作假来怀疑国外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就把自己排在了科学家之外了,更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 -todaytoday- 给 todaytoday 发送悄悄话 (117 bytes) () 03/09/2015 postreply 23:52: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