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律法!竟比一千多年前唐朝还〝落后〞!〝国有〞即〝党有〞

来源: Sic~semper~tyrannis 2015-02-08 19:14:5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098 bytes)
中国律法!竟比一千多年前唐朝还〝落后〞!〝国有〞即〝党有〞

作者:瓶中喵


新疆青河县一牧民上周意外捡到重7.85公斤公斤左右的一块狗头黄金,这块黄金酷似中国地图。 朱新峰摄



新疆青河县一牧民上周意外捡到重7.85公斤公斤左右的一块狗头黄金,这块黄金酷似中国地图。 朱新峰摄



新疆青河县一牧民上周意外捡到重7.85公斤公斤左右的一块狗头黄金,这块黄金酷似中国地图。 朱新峰摄




1月30日,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境内捡到一块重7.85公斤的狗头金。这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发现的最大的一块狗头金。律师说,这块狗头金应该归〝国家〞所有。目前,当地国土、矿产、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查组已前往牧民家核实情况,调查这块狗头金的含金量,成分等等详细数据,以回应网民质疑。因为绝大多数网民都认为,这块狗头金就应该是牧民的。

那么究竟这块狗头金是该属于〝国家〞呢,还是属于牧民?虽然最终调查还没有出来,但我对结果并不乐观。因为按照本朝律法,无论你捡到的是文物还是矿产,均属于〝国家〞。这就是为什么,此前多地屁民挖到千年乌木,全部被当地政府拿走。

有人说,凭什么?就凭你不能不给!你也许会不服,说,我就不给咋的?没咋的!判你刑而已!所以我才会在微博上调侃:你穷困潦倒,〝国家〞不鸟;你一捡到宝,〝国家〞来了……

当然,此次也可能会出现破天荒的例外,即狗头金恩赐给牧民。因为,那里毕竟不是汉族……本朝国情,你懂的。但不管怎样,都不妨碍接下来你捡到宝,依然得交给〝国家〞!你知道的,此处的〝国家〞,即为档。屁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现状,在本朝,〝国有〞等于〝档有〞!

那么,如果这块狗头金是在大唐,大宋或者大明被捡到,究竟又该属于谁呢?答案是〝先占先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朝律法在一些地方,竟比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律法,还要〝落后〞……惨!无意间泄露了本朝〝国家〞机密!好在本朝终于没有诛九族了,不然本屁民就完了!

捡到〝狗头金〞用不用上缴国家?

作者:吴钩

2015年1月30日,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捡到一块重7.85公斤的〝狗头金〞。随后有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当地史志办工作人员称,这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发现的最大一块〝狗头金〞。

捡到〝?狗头金〞用不用上缴国家?

不知是不是对牧民捡到〝狗头金〞很眼红,有几个律师跳出来说,需要专家对牧民捡到的金块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属于天然矿产或文物;如果属于矿产或文物,则需要上缴国家。

〝狗头金〞碰上了〝狗头讼棍〞,这下热闹了。在我看来,那几个律师,对现行法律条文自然是熟悉的,知道法条怎么规定,比如现行《民法通则》就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但那几个律师,对于法意肯定是狗屁不通的。不论古今中外,捡到造物主遗留的无主之物,从来都是归拾得者所有,这叫做物权的〝先占取得〞原则。这一原则也得到中国历朝律法与现代西方国家立法的承认。

在古代法律用语中,从地下挖到的无主物称为〝宿藏物〞,历代律法对宿藏物等无主物的归属权都有非常明确、细致的划分。比如《唐律疏议》规定:〝凡人于他人地内得宿藏物者,依令合与地主中分〞;〝得古器、钟鼎之类,形制异于常者,依令送官酬直〞。

《宋令》规定:〝凡于官地得宿藏物者,皆入得人;于他人私地得,与地主中分之;若得古器形制异者,悉送官,酬直。〞

《大明律》的规定略有不同:〝若于官私地内掘得埋藏之物者,并听收用。若有古器钟鼎符印异常之物,限三十日送官,违者杖八十,其物入官。〞

根据上引律令,我们可以清楚地推想出来,假设有人在唐代或者宋代挖到了一块〝狗头金〞,这块〝狗头金〞的归属权将视不同的情形而定——第一种情形,如果〝狗头金〞是在自家土地、无主荒地和官地上发现的,那么谁发现了它就归谁;第二种情形,如果是他人的土地上发现了〝狗头金〞,则由发现人与土地产权人对分;第三种情形,如果发现的宿蔵物是〝古器形制异者〞,即出土文物,则必须送官府,这应该是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不过,官府也不能白拿,要出钱购买,即〝酬直〞。

如果在明代呢,不管他在哪里发现了〝狗头金〞,都归他本人所有,但如果发现的宿藏物是〝古器钟鼎符印异常之物〞(文物),则必须在三十日内送到官府,而且也别想要什么报酬啦。不过,我想,〝狗头金〞应该不算〝古器钟鼎符印异常之物〞吧。

总而言之,除了发现文物要送官之外,不管是唐律,还是宋令,还是明律,对于〝狗头金〞之类的宿藏物归属权的划分,都采用〝先占取得〞的原则。我们如果有机会翻看古今中外的法条,还会发现不仅仅是中国古代,而且其他国家的法律,对无主物的归属权也是采用〝先占取得〞的立法原则。

古罗马法是这么规定的:〝某人在自己的地方发现的财宝,被尊为神的阿德里亚奴斯遵循自然平衡,把它授予发现人。如果它是某人在圣地或安魂地偶然发现的,他作了同样的规定。但如果它是某人在并非致力于这一业务,而是出于意外的情况下在他人的地方发现的,他将一半授予土地所有人。〞

——这样的法条,简直就是上引《宋令》的翻译。现在通行的德国《民法典》也规定:〝发现因长期埋藏而不能查明其所有权人的物,并因发现而占有该物时,其所有权的一半归属于发现人,另一半归属于宝藏埋藏所在地的物的所有权人。〞

可以说,中国传统律法对宿藏物归属权的规定,既是古老的,又是与现代法治社会的立法精神相通的。

古今中外的法律都对埋藏物(宿藏物)归属权作出了类似的划分,并不是偶然。因为,谁挖到了宝贝就归谁所有,这完全符合人们基于日常经验所建立起来的理性与感受。而且,从法理上来说,无主物所有权的〝先占取得〞立法原则,乃是对人的自然权利的承认。所谓无主物,我们视其为造物主给予人类的恩赐,人类获得造物主的恩赐,自古便以〝先占先有〞为通则。

〝先占取得〞是一项古老的自然权利。而对于人的自然权利,国家立法不可以剥夺之,至多只能因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原故,对其略作限制,比如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唐律规定,发现〝古器、钟鼎之类〞,必须送官府收购。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