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与新中国的老农民

作者:凡此种种

一部《老农民》的电视剧的“热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堕落。人类的理想从来就是要摆脱狭隘、自私和损人利己及尔虞我诈的类似丛林里动物的野蛮的自然法则的。

人类需要理想,需要更加适合大多数人生存的没有“人吃人”的世外桃源的!

《老农民》的出现,在进步的中国眼里,无疑是一个让无数还健在的曾经为改变中国农村面貌及进行可歌可泣的国家、民族的伟大工业化时代的无私奉献的人们感到难过,不可思议,甚至愤怒的事情!

 

今天,我们也谈老农民,老农民是什么人都可以代表的吗?

老农民,不是靠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出工不出力和偷鸡摸狗、私分属于大多数赖以生存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农民的集体财产的懒汉,诸如小岗村的“按手印”的这等少数农民所能代表的;

老农民,更不是诸如靠剥削、压迫大多数农民并将大多数农民生产所得的大多数份额窃为己有的黄世仁、南霸天这等恶霸地主所能代表的。

老农民是谁?

老农民,不是指的一个农民,而是指的一个建立在某种制度下的以土地为生的、体现着时代某种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主流群体。

每个时代的老农民,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

每个时代的老农民都烙印着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及行为,甚至体现的不革命就不可改变的历史宿命。

一、1949年前民国的老农民

 

1949年前民国的老农民,是背负着军阀混战、四大家族、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国中之国的洋人租借及东瀛弹丸小国铁蹄、屠杀下的农民;

1949年前民国的老农民更是继承并承受着中国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地主封建制、奴隶主农奴制下的佃农、雇农、贫农和农奴;

1949年前民国的老农民,是靠天吃饭,靠烧香拜佛,在地主、农奴主强制维持下的,农民、农奴为牛马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连年灾荒、人均寿命在抛去城市人口的不及总人口的人均岁数35岁的几乎连年的饿殍遍野、逃荒要饭的处在水深火热下的农民;

……



 

1949年前民国的老农民,处在个体、无助、无序和听天由命、任人宰割的状态下,无异是悲惨的。他们的悲惨已经由整个民国的38年里人口几乎不增长,平均每年饿死300万至700万,非正常死亡1000万人,38年里几乎非正常死亡达5个亿及人均寿命不及总人口的人均35岁,贫困程度堪与非洲最穷的国家老农民可比诠释了!

1949年前民国的老农民无异是最能忍耐的。然而,当这种残酷的民国制度下,一个个微小的农民个体,在背负着这种巨大的封建、买办地主、资本、洋人及害人听闻的农奴制度下的酷枷;在经受着无能为力没完没了的连年的天灾人祸的一次次的打击下,民国的老农民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他们最终再也忍无可忍,拿起镰刀斧头***历史上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推翻了这种如鲁迅笔下所言的“吃人”的制度,而欲成为一个不在受这种“吃人制度”吞噬的站立起来的农民!

无疑,历史也证明了,民国的老农民是在“旧物”下,最有觉悟的、最有骨气的、最有决定自己命运能力的农民。这使着历史无论如何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1949年注定给中国的老农民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即在1949年10月1日崛起的农民群体,是历史上第一个代表的真正站立起来的老农民!

 

二、1949年后新中国的老农民

 

毋庸讳言,历史与事实证明了1949年后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老农民首先是站立起来的农民。

对于这个站立起来,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作为人来说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似的巨大进步!

其次,1949年接手蒋介石的民国而刚刚建立来的新中国,也是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中国。

这时的中国,没有支撑这个国家强大的重工业(民国时代的几个铁厂称不上重工业)、没有一个保障这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军事工业(民国时代能生产几杆破枪的作坊,称不上军事工业)、没有支持一切工业、农业的科学技术,……有的只是技术在外的作坊和曾经冲刺整个民国的洋钉、洋面、洋灰、洋房、洋铁、洋车……这些标着着工业文明的洋字当头的老百姓脑子的记忆犹存的名词!

这时的中国,还是人口占85%以上的老农民为主的贫穷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国!

 

也就是说,1949年的接手民国而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还是个一穷二白,钢产量是印度的几分之一,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制造一台机床、不能制造一辆汽车、不能制造一台拖拉机……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要想不挨打,要想繁荣富强,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将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对于这个工业国,在经受了1940年后鸦片战争及日本的对中国的侵略、蹂躏,中国的包括中国的老农民在内是有着切肤的痛的!即没有强大的工业、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一个人心凝聚的国家,中国依然是东亚病夫!依然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正如诞生和打败纳粹德国的强大苏联的斯大林所说:“如果我们没有工业,如果我们没有保障人民生活的轻工业的重工业,如果我们没有保证这一切工业成果的军事工业,我们就和东方那个大国中国那样,谁愿意欺辱就可以欺辱。”

 

中国必须工业化!

中国必须摘掉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农业国的帽子!

毫无疑问,这种想法已经成为包括新中国老农民在内的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中国人最为强烈的愿望!

而在之后新中国的大规模的工业化过程中,第一次站立起来的中国老农民,再次表现出他们的无私、奉献、牺牲和顾全大局的崇高觉悟!

对此,我们应该向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老农民致敬!!!

 

搞工业化,谈何容易。

工业化需要人力、需要粮食、需要原料、需要市场。

在英国是通过“羊吃人”和对外殖民扩张来完成的;

在美国是通过种族灭绝土著人——印第安人和资本不停的向美国南方扩张而铺设的大铁路枕木下那呻吟的华工及大发“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的财”和日后不停的扩张军事霸权、美元霸权及“输出民主”来完成的。

……

对于新中国而言,我们不可能象英国那样为私人资本的积累靠“羊吃人”,或者通过类似英国的鸦片战争来殖民类似中国的满清王朝来完成工业化;我们也不可能象日本那样靠侵略、蹂躏类似蒋介石的中华民国的国家来完成工业化;我们也不可能象美国那样靠屠杀“少数民族”,大发“世界大战的财”和大搞“军事霸权、民主霸权、美元霸权”来完成工业化。

对于新中国而言,唯一可以靠的就是组织起来的无私奉献的自我积累,及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争取外援和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实现工业化。

毛泽东的新中国就是走着这样一种“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无私奉献的自我积累的工业化道路!

而在这个工业化道路过程中,中国的老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以他们的勤劳、无私和奉献精神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粮食和原材料,也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产品市场。

 

建设工业化的新中国,我们无法超越建国之初的现状:国外美国西方围堵、遏制并时时想要吃掉我们,苏联支持我们;在国内农业机械化几乎没有,靠天吃饭严重,牛马畜力非常有限,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工业化的需要……唯一有的就是人口众多和苏联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满足工业化的要求,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即走人多力量大的道路,除此没有他路(国外,争取苏联的技术帮助)可走!

于是在新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我们听到和看到了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老农民如何奏响和实践他们为新中国工业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那感天动地的乐章的!

 

我们仅以工业化需要的水利为例,

中国的老农民,参与把几千年的祸害旧中国的灾河、害江的黄河、海河、长江……等一大批的江河湖海通过所为“人海战术”的集体的力量,通过人挑肩扛变成了为新中国造福及进行工业化的幸福之水;

中国的老农民参与建立了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享用的旱涝保收的8万多座大型水库和数不清的中小水库及配套的水利灌渠。

这在旧中国的老农民眼里,乃是天方夜谭!

这在今天人人为己,不讲奉献的中国的人们眼里,更像是神话!

而在今天鼓吹私有化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且为了自己及家族的发达的人眼里,则成了“异类”和“邪恶”!

 

这里特别一提的是,困扰旧中国千百年来林县的老农民生存吃水和庄家浇水的问题,却在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老农民手里解决了,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由新中国林县老农民创造的被联合国称为的人类奇迹的“红旗渠”!

新中国老农民的代表:林县老农民:



 

而今天的我们,在为之感叹,敬佩之余,我们是否感受到新中国毛泽东时代老农民的力量!我们是否感受到了新中国毛泽东时代老农民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改天换地的伟大精神!

而这种精神难道是我们今天的鼓吹人人自私自利、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作为思想行为准则的人们可以亵渎的吗?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在市场化和单干的中国农村里,同样靠毛泽东时代提倡的集体化道路成就了共同富裕的伟大传奇,也诠释了今天中国老农民与新中国前30年一脉相承的传统,及走集体化、共同富裕的道路,才是一条中国老农民摆脱贫穷落后和实现人类公平正义的金光大道!

一下是走集体道路,共同富裕的典型:大寨

一下是走集体道路,共同富裕的典型:华西村
 



一下是走集体道路,共同富裕的典型: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