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之理】 执政周期律之二解 - zt

来源: 文化时空 2014-10-20 07:48: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707 bytes)



传统文化中的“国学”,只有经过如此文一样的整理,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才可成为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现代国学。


==========================  正文  ==========================

执政周期律之二解      -  作者: 郑志勇 


        在上一篇文章里,从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运行状况对政治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推导,得出执政周期律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压力的积累和释放。同时,也提出了执政周期不仅有基于政权的 根本性变化的长期波动,同时也存在着中期波动和短期波动。那么在第二篇关于执政周期的文章里,将通过一个例子来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执政周期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

在进行执政周期的实例分析之前,首先要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简述一下执政周期的运行过程。

由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执政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对资源的掌握和分配。执政主体在一个区域内取得了掌握和分配资源的主导权,就意味着获得了执政地位。在获得执政地位之后,执政主体就 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掌握资源和分配资源的矛盾,掌握资源积累社会压力,而分配资源释放社会压力。因而执政的过程就是资源反复集聚和分配的过程,是社会压力反复积累和释放的过程。同 时,资源的集聚量永远大于资源的分配量,所以,社会压力的积累速度永远大于社会压力的释放速度,这样一来,执政主体所建立的执政体系就会不可逆转的面对着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最 终导致执政体系崩解,社会压力充分释放。此后,新的执政主体产生并取得的执政地位,开始新的执政周期的循环。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一个政治集团诞生于对资源主导权力的追求,取得执政地位于资源主导权力的获取,发展于所掌握和分配资源的增长,停滞于资源增长的终结,衰落于所掌握和分配资 源的减少,灭亡于资源来源的枯竭。

这就是执政周期在社会内驱力作用下表达方式。

第二个问题,说明一下本文用来阐述执政周期运行规律的实例选择。

事实上,要选择一个完整的说明执政周期的实例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于资源主导权从古至今,从来也没有完整的被任何一个执政集团所掌握。也从来没有一个执政集团完整的掌握了整 个人类社会的资源主导权。我们的历史中出现过的执政主体都不过仅仅掌握了一个特定区域内核心资源而已,甚至是仅仅建立了一个资源博弈的平台。所以,执政主体的活动要受到比我们前 面所提及的更多的制约和掣肘,同时也要受到外部因素更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时候是决定性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实例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挑选一个相对封闭和单纯的环境,同时执政主体的执政手段和策略还要相对成熟,更重要的是,执政主体对资源的掌握也要尽可能的充分。这 样一来,供我们选择的对象绝大多数就会集中到封建时期的中国,而在封建时期的中国,唐朝是可以想到最为合适的实例了。

下面,我们就以唐朝为例,说明一下执政周期的运行过程。

一个完整的执政周期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权的获取期。

在这一阶段,以政治集团开始竞争执政地位开始,以政治集团在获取执政地位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执政主体为结束。这是一个社会从无序竞争状态向有序统治状态的过渡。

以唐王朝为例,这段时期从李渊为争雄天下积蓄力量开始,到他消灭主要竞争对手,建立唐王朝为止。这个过程是李渊在消灭其他竞争力量,取得其他竞争力量原本控制地区的资源主导权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刀光剑影的战争,也有纵横捭阖的谋略。前者是为夺取资源主导权而进行的直接战斗,而后者是为获取社会成员对李氏家族掌控资源的支持而进行的博弈和妥协。 这是取得执政地位不可或缺的双重手段。任何政治集团不要指望仅凭其中一种手段而获得执政地位。

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非常奇妙的规律,那就是在争取执政地位的竞争中,先行者必败,最强者必败的规律。李渊在唐末逐鹿天下的群雄当中,既非先行者,也非最强者,但是笑道最后的却 是他,而不是率先打出争夺天下旗帜或者在争夺天下的初期拥有最大面积土地、最多人口和最多财富的势力。

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具体的执政规律:在争取执政地位的竞争中,先行者必败,最强者必败规律。

囿于文章篇幅,加之本人的意愿是要将问题尽可能说的简单明了,所以不管是对这个规律还是对以后提出的任何规律,在本文当中都不做深入的阐发,仅仅举一些简明的例子来证明,当然读 者可以找一些反例来驳斥作者。至于更深一层的推导,作者会把它留待以后在其他的文章里面进行。

不过相应的例子还是要举的。最为明显的例子当属秦汉之交的楚汉争霸,论争天下之早,刘邦比不过陈胜吴广,论实力之强,刘邦比不过项羽,然而最后获胜的却是刘邦。同样的例子,1900 年以后的中国也可以作为注脚。

第二阶段,政权的巩固期,也可以叫做政权初建期。

在这一阶段,以政治集团取得执政地位开始,到执政集团成功恢复被战乱破坏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建立稳定的权力传承机制结束。这一阶段,政治集团需要确保已经获得的执政地位得到有 效巩固,确保其对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得到整个社会的总体认可。

以唐王朝为例,这段时期从李渊登基开始,到唐王朝传承三世,唐高宗稳定的掌握政权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唐王朝对外消灭了突厥的威胁,对内逐渐登上政治舞台的庶族政治力量和已经衰 落但余威尚存士族政治力量初步达成了划分权力的妥协。

在这个过程里,有很多规律可以总结。这里先提出两个。

政权巩固期的第一个执政规律,在政权的初创者向其继承者传递权力的过程中,一定是按照非正常的权力传递模式进行的。

这个非正常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这个过程的权力传递一定不是按照政权初创者希望和确定的方式进行的,另一方面是指这个权力的继承者一定不是政权初创者所预定的人选。

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二个执政规律:在政权巩固期,第一代执政者与第二代执政者的非正常权力传递规律。

以唐王朝而言,他的第二代继承者并非是李渊所预定的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囚禁其父李渊,进而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

我们放眼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所见情况无不如此,没有哪个王朝的第二代继承者是它的初创者所指定的,也没有那个王朝第二代继承者的产生没有经历过种种阴谋以致血雨腥风。

同样,我不在这个话题上浪费笔墨,这里只是点一点题,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分析且留待以后的某个时间再行分说。

政权巩固期的第一个执政规律,一个政权由初创到巩固,需要约五十年的时间,历经三代传承,两套治国方略的变化始能成形。这个也可以叫做政权初创时期的五三二法则。

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三个执政规律:每个政权在建立之初都要在渡过五十年执政危机期之后才能得以巩固。

遍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无论是统一性政权还是地方割据政权,能够执政五十年之上的,一定会将执政历史延续到百年之上。

但是,能够渡过五十年执政危机期的王朝实在是少之又少,只有汉、北魏、唐、辽、宋、金、元、明、清而已,其中统一性的政权只有汉、唐、元、明、清。

第三阶段,政权的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政权从初步巩固和社会经济初步恢复起步,逐渐达到其兴盛的顶点。这个兴盛的定点其实就是这个政权所能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数量的顶峰。

就唐王朝而言,这段时期就是从武则天登基到安史之乱前夜的一段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唐王朝在内部纷争不断的情况下,内部经济发展,外部不断扩张,社会财富和封建王朝的控制力均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在这个过程里,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一个政权赖以建立的优势往往会被过度相信和运用,从而导致这个政权的衰落。

这是本文提出的第四个执政规律:政权的兴衰同源规律,导致一个政权兴起的原因同样是导致其衰落的原因。

以唐王朝来说,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其获得执政地位和政权巩固的关键,也是发展到开元盛世的原因所在。同样也正是由于其拥有强大的武力反过来强化了通过对外扩张来缓解社会压力的惯 性思维,进而催生出了节度使这样一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怪胎,进而导致唐王朝受到其所培养的强大武力的反噬,由此骤然从顶峰跌落,走入下降通道。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去观察其他政权的发展历程,同样会看到这个规律在发挥作用。

第四阶段,政权的衰落期。

在这一阶段,执政主体所能掌握和分配的资源处在缓慢萎缩的趋势当中,执政主体原来所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其他社会成员,可以掌握并用于分配的资源越来越少,而其试图重新掌握 流失资源的努力必然归于失败。

就唐王朝而言,这段历史从安史之乱开始,到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由于藩镇割据,唐王朝对于资源的掌控受到极大的削弱,而资源的日渐稀缺又导致了王朝内部斗争的加剧,最终的结果是越 来越多的社会压力被加诸于封建体系当中的薄弱环节——农民的身上,结果是政权体系必然要从这一环节开始它的崩解进程。

这一阶段一个重要的趋势性特征是中兴必衰,变法必败。一个政权一旦丧失对某些资源的掌控,那么无论采取何种努力,都永远不可能恢复其掌控地位。

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五个执政规律:政权的衰落无反转规律,一个政权在其衰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都不会改变其下降趋势。

这一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一再得到印证,可谓屡试不爽,具体的例子此处不再赘言。

第五阶段,政权的消亡期。

在这一时期,政权的内外矛盾集中爆发,政权对于资源的掌握枯竭,无力控制局面,整个社会逐渐陷入混乱动荡的无政府状态,最终执政主体从实际上的存在走向名义上的存在、实际上的消 亡,最终在名义上消亡,从而走完属于自己的执政周期。

就唐王朝而言,这段历史从唐末农民起义开始,到朱温灭唐而自立结束。唐王朝在削藩失败而又无力解决资源来源的窘境当中,唯一的选择是饮鸩止渴般的竭泽而渔,这种做法又被下级地方 层层放大,最终农民在难以生存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并且形成不可遏止的浪潮。唐王朝的统治秩序由此彻底崩溃。而地方势力基于自身私利推波助澜,导致唐王朝的最终灭亡。

这一时期是一个政权的加速崩溃时期,也是新兴政权的酝酿期,由于这一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完全失去对局面的控制,因此再谈任何执政规律对于行将灭亡的执政主体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这既是一个无限混乱和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孕育着无限机会和希望的时期,对于未来的执政者来说,需要总结和认识的内容同样很多。

不过这就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了。

在下一篇文章里,本人将在本文的基础上概述一下执政主体从哪些方面获取资源,以维系和扩展自己的统治,强化执政地位,其限度又在哪里。然后重点说一下对当前社会执政周期探讨需要 考虑的问题。


 

所有跟帖: 

规律是 -richard_hz- 给 richard_hz 发送悄悄话 richard_hz 的博客首页 (218 bytes) () 10/20/2014 postreply 14:21: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