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客:张贤亮死了,伤痕文学活着

来源: wwxx 2014-10-11 02:55:4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55 bytes)

 秋石客:张贤亮死了,伤痕文学活着

 

  ——伤痕文学是三十年文艺黑潮的源头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究竟有没有黑潮?答案是有的,有高有低。否定有黑潮正如否定地球有白天和黑夜一样无理。

 

  当然,承认有黑潮,也有个界定标准问题,也就是黑潮得有个定义。在笔者看 来,凡不利于人民大众利益,不利于人类自私本性改造的文艺潮流都是黑潮。而兴妖作怪于文化大革命后的“伤痕文学”,可称之为新中国六十年最反动的文艺黑 潮。从广义上讲,伤痕文学其重量极代表有《河殇》,《于无声处》;从狭义上讲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张贤亮的《灵与肉》、古华的《爬满 青藤的木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和辛北的《走出迷惘》等。伤痕文学掀起的恶浪很快影响到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形 成了以谣言(如饿死三千万、张志新案等)为特色的席卷全国的崇洋媚外的反马克思主义、反毛泽东、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大众、反党的资改派大合唱。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毛泽东早就对文艺的黑与白标准作出了经典表述: “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而伤痕文学 为源头的文化黑潮主旨是控诉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并没有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部分而成为告别革命机器的一部分;并没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而 是疯狂分裂人民、愚弄人民、打击人民。

 

  毛泽东指出“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而伤痕 文学及其变种,站在反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力场,极力声讨代表无产者和人民大众的样板戏等,或歌颂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赞美当代的权贵、知识精 英、资本家;或崇洋媚外,歌颂蓝色文明,声讨黄色文明,甘当文化汉奸,充斥在各种媒体。

 

  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本来是马列毛早已解决了的。而在改革开放后新中国 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对这个问题却动摇和转向了,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 众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而伤痕文学起了逆流先锋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从事于伟大解放后斗争大批的文化人、文学家、艺术家以及一般文艺工作者,为着共产主 义、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着,整个文学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基本上被伤痕文学派否定了,在伤痕文学的笔者看 来,新中国的天不再是明朗的天,而是人间地狱。难道这种文艺不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们张目的吗? 不是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官僚阶级和帝国主义服务的反动文学艺术吗?可奇怪的是,到了深入反思改革的今天,这种反动文艺至今没有受到彻底批判,而且在 新中国还有非常大的势力,如央视纸人朱军胆敢在六十年大庆前夜请张贤亮继续作伪就是例子,这是发人深省的。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人民大众的主体。进步的光明的革命文艺工作者,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 军。第三是人民武装队伍,他们是人民政权的柱石。第四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他们是工农大众的朋友。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 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进步和光明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应该无条件地为这四种人民服务。

 

  什么是非人民大众呢?占全人口不足百分之十的新老帝国主义者、新老专制主 义者、新老反动精英主义者、新老官僚资产阶级这四种人不属于人民大众,他们是人民的敌人。反动的黑暗的文艺工作者必然是为以上四种人服务。伤痕文学黑潮就 是为人民的敌人服务的文艺形式,他们的手段就是通过造谣、颠倒黑白,妖魔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以达到迷惑人民大众,恢复旧中国,成为帝国主义 附庸的罪恶目的。

 

  为人民大众服务,不能站在百分之十的帝国主义者、专制主义者、反动精英主 义者、官僚资产阶级立场,也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伤痕文学中也有一些坚持个人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立场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地为人民大众服 务的,他们的兴趣是放在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面,这也要不得。在理论上,或者说在口头上,没有多少小资产阶级文艺工作者会把工农兵群众看得比小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还不重要的。但在实际上,在行动上。他们的作品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对描写工农兵重要得多。事实证明,大量的娱乐性为包装的文艺作品,不去 反映活生生的人民大众水深火热的处境,不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这些所有的娱乐作品最后都会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鸦片,成为帝国主义者、专制主义者、反动精英 主义者、官僚资产阶级这四种人的帮凶。

 

  张贤亮死了,伤痕文学活着,如《归来》,如《邓剧》等至今仍能霸占市场、 继续放毒就是例子。彻底批判和肃清伤痕文学为代表的新中国六十年最反动的文艺黑潮,团结教育伤痕文学的迷途者,最大限度地孤立至今不肯悔改的反毛泽东、反 社会主义、反人民大众、反党的少数反动分子,重新汇合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革命文艺红流,是当代新的革命进步知识分子、文艺工 作者的光荣使命。

 

  高天滚滚塞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改革黑帮垮台日子不远了,社会主义一定会破土新生!

 

  2009-9-28

 

  2014-10-11修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