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70年已是第二大经济体。zt

来源: 三笑 2014-09-18 06:17:0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78 bytes)

中国1970年已是第二大经济体、汇率失真让中国人“被贫穷”

 

  按购买力平价算,1970年中国早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

  为什么前三十年中国没有多少人来美国留学?嘉宾们谈到了中美关系,这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不可忽略的另一个因素,是汇率。是严重畸变的汇率,让中国学生卑躬屈膝地“洋插队”了三十年,也让中国人被“贫穷”了四、五十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这么多年来,实质是社会主义“被贫穷”,既有来自西方的妖魔化,也有来自我们自己的不合理汇率制度。

  实际上,三、四十来前全世界普遍都“穷”,这个问题反复论说过了。就说1980年,中国政府将美元汇率设定在1.498,然而实际上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物价估算,1980年的1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只能合到0.15元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就是说,真实汇率是1美元兑0.15元人民币。

  中国1980年设定这个严重失真的汇率(1.498),固然有招商引资和多创外汇的动机,但把人民币自行贬值达到9倍之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中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让中国人“被贫穷”,让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很没面子、严重的丧失自信心。

  真穷吗?就说念大学。1980年代留学美国,一年的各种支出加起来至少需要1万刀,而在国内300块钱就足够足够滋润!如此一来,1美元实际只值人民币3分钱!当时,为了一张来美的机票需要在国内攒上半年工钿;到了美国,吃碗面条足够在国内吃上50碗!…… 不就念一年大学吗,不就一张机票吗,不就是吃碗面条吗?……

  凡此种种,都因汇率的严重失真而起,限制了中国人在当时不可能大规模地去海外留学。

  有人说,美国人有汽车有电话有……,其实,这只是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带来的问题,工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主要是是历史造成的。消费解构完全不同,严格来说GDP是不可比的,硬要比,也得按真实的汇率来进行。

  下面是根据IMF数据编制的1970年和1980年、按美元时价计价的中国GDP和真实GDP。

―――――――――――――――――――――――――――――――――――――――――――

      汇率  真实汇率   失真倍数    GDP(亿美元)     真实GDP(亿美元)

                        美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1970年 1: 2.46  1:0.35     6倍   11040  2069  554.3    3990

1980年 1:1.498  1:0.15     9倍   27881  1087  2025    20223

2013年 1:6.211  1:6.211(?)   --   162214  60608  87770    87770(?)

―――――――――――――――――――――――――――――――――――――――――――

  (?) 关于改革开放33年(1980-2013年)来中国的物价到底上涨了多少倍,笔者做过测算,方法是按1980年至2013年中国的广义货币发行规模的增长倍数,依据货币流通方程进行推算,得出中国的通胀倍数是70倍。

  其次,美国这33年来的国内通胀是3倍,那么依据购买力汇率方程,若假定1:1.498为真实的汇率并设为基准汇率点,则2013年的美元人民币真实汇率就必须是1:35,即1美元兑换35元人民币!这无疑是荒唐的,这反证出了当年设定“1:1.498”有多么荒唐。

  另一法,是假定现汇率6.211是真实的,并设为基准汇率点,据此反推出1980年的美元人民币真实汇率,是1:0.2662,即1美元兑换2角7分人民币,这个数值与我们在上表中给出的1970年和1980年<真实汇率>的平均值相当吻合,反映了70-80年代初期美元兑人民币的真实的汇率水准。

 ―――――――――――――――――――――――――――――――――――――――――――

  由上表,1970年,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GDP分别是11040和2069亿美元,而中国只有554.3亿美元,右派借这个低数字来攻击毛泽东时代,甚至造谣什么“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远”。这么低是怎么造成的?就是高达6倍的汇率失真造成的,导致了中国的GDP数字被缩水6倍,亦即,中国1970年的真实GDP(购买力平价GDP)实际为390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2069亿美元。换句话说,1970年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是日本,而是中国。

  1980年汇率更是失真达到了9倍之巨!经矫正后,得知该年的真实GDP是2.02万亿美元,达到了日本的近2倍,自然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80年中国十亿人口,平均下来2千美元强,这已然是2005年的水准了,而2005年中国的留美学生总数,占到了美国的国际生人数的近20%。可见,过去中国学生不能大举留学海外,很大程度是由于严重畸变的汇率所造成的。

  铃兰台
 

所有跟帖: 

事实正相反,人民币在毛时代一直被高估。大米在1970年前,国际价格每吨100美元左右, -lky- 给 lky 发送悄悄话 (386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6:05:10

不要造谣。 我特查了大米的期货价格在1970年大约200美元/吨, 而在1974前后高达600多美元。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318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06:39:37

LZ不能这样YY。 -空空旷旷- 给 空空旷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07:39:41

我曾见过一粮价曲线,50-60年代比较平稳,在100美元上下波动。 -lky- 给 lky 发送悄悄话 (506 bytes) () 09/20/2014 postreply 09:04:29

Very interesting! -panlm_- 给 panlm_ 发送悄悄话 (778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7:00:37

人均年用电量200度,日均0.55度,是第二大经济体?这里是笑坛吗? -lky- 给 lk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7:17:27

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是5.34亿千瓦时,人均3935千瓦时,为1976年近20倍。 -lky- 给 lk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7:57:57

抱歉,应5.34万亿千瓦时,人均3935千瓦时,漏了“万”。 -lky- 给 lk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8:18:37

So China is the largest power producing nation. -panlm_- 给 panlm_ 发送悄悄话 (75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8:35:45

这思维有缺陷。 看规模就不能用人均。 就象现在是公认的第二了, 但人均收入才XX位。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06:50:42

转笑坛吧。 作者的没经济学常识。 真实汇率怎么来的? -welldone2007- 给 welldone2007 发送悄悄话 welldone200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19:40:48

作者本来就叫“三笑”,大家看个笑话就是了。您要叫真,就该把人家整糊涂了。 -西洋东镜- 给 西洋东镜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8/2014 postreply 22:13:37

文革是中国一个大谜团,也是世界一大谜团。 可能很多方面无法用西方传统统计方法分析。 比如GDP数据本身。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1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06:58:12

GDP可能就像华尔街的金融产品一班人都搞不懂。但中国当时的工农业总产值就一目了然。 -冒一小小泡- 给 冒一小小泡 发送悄悄话 (116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08:09:05

也许是凑巧,改开后,人均GDP、钢产量、用电量均增长了20倍左右。 -lky- 给 lk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0/2014 postreply 09:10: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