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成: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聊高考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2014-09-05 16:12: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173 bytes)
(一)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在历史转折关头大力督办的一件大事,牵动了千百万青年、家长的心,也引起了社会和世界广泛的关注。我那时已作为工农兵学员从师范毕业一年多,仍对恢复高考激动不已。仅仅为了摘掉工农兵学员的帽子,证明自己凭本事也能考上大学,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备考。因为当年是考前先报考哪类哪些学校,我报考的三所学校全是数学类本科大学,高考时考数学特别紧张,竟紧张得整堂考试是在手抖个不停的状态下完成的,不如其他几场考试发挥正常。考后正式填报志愿便填报了唯一一个志愿,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现湖南师大),成为当年我公社唯一考取本科的考生,也是全县唯一一个数学类本科生。想象那些远离父母的下放知青及虽在父母身边但失去高考机会的回乡知青,他们对于恢复高考带来的机会,大概会比我更加珍惜吧?

(二)可是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剧)中,刘金锁、夏建红、田源三人对恢复高考的态度却让我意外。刘金锁考场发挥出色,让监考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可是,他得意的语文考到一半时,却因放不下带领乡亲挖掉穷根的宏愿而弃考离场,监考老师劝都劝不住。夏建红考上了某医学院,但放弃了上学的机会,继续留在插队的地方,和回乡知青刘金锁同甘苦、共命运。田源则因作文观点过于超前被判零分,又因文采出众被抽出复评,竟至于送到北京复评,其父认为可以打满分,其母认为只能打零分,连党内的笔杆子胡乔木也看过。最终改判了高分。但北大清华等院校已经录满,省招生部门只好把他录取到川师范专科学校。田源不满之极,当即撕毁了录取通知书。

(三)在拙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逃港——失真与真实中》,我指出:刘金锁在粉碎四人帮前夕逃港,恢复高考后却为带领乡亲挖掉穷根而放弃高考,不合情理。之所以不合情理,该文摆了若干理由。这里再补充几点。(1)家有老母,并非忏逆子且有几分孝顺的他不会弃母逃港。(2)有深爱他他也深爱着的插队上门恋人,他非无情郎,不会为了个人找个吃饱饭的地方而弃爱逃港。(3)刘是远离香港的安徽凤阳的贫下中农子弟,政治上没有受任何岐视压迫,思想上愿意带领乡亲挖掉穷根,不会自私地撇下乡亲逃港。(4)逃香港不合情理,弃考也不合情理。就算是为了带领乡亲挖掉穷根,也可以报考农业类院校增长些知识和见识再回来也不迟。至少,考完录取后证明了自己再放弃上学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刘金锁弃考不合情理。夏建红被某医学院录取后放弃上学也不合情理。如若她为爱刘金锁而不上医学院,就会先和刘商量好报考同一地的学校。如若她是为了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她可以象刘少奇的儿子刘源那样先考读大学毕业后再要求回公社(乡)任职。

田源不愿意上云南的师专有可能,他可以选择在78年再报考北京的大学,而他放弃再考就不大合情理了。

(四)刘金锁弃考,夏建红考取了高校放弃入学,田源没有考上如意的学校放弃再考,这都不合情理。为什么编剧、导演还要塑造这样一些人物编造这样一些情节呢?拙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逃港——失真与真实》稍有提及,这里再加猜度。塑造弃考的刘金锁是为了体现带头搞大包干的农民文化水平高和思想水平高。塑造放弃大学不上继续留在农村的夏建红,是为了体现一大批从农村干部提派上来的各级党政干部有真才实学,而非靠官而优则学,那带职参加各类函授得来的本科、研究生学历是刚刚的。塑造田源也是为了体现那率先经商搞私有企业发财的一大批人有文化有才能。

(五)小岗村私下大包干的农民不一定要多高的文化水平,现实逼迫他们当了一回农业改革的先锋,人们不会因他们文化水平不高而否定他们。因种种原因不能上高校,在村、乡历练提派起来的干部不一定要多高的文化水平,只要他们尽职尽责、不贪不占、胜任一乡、一县、一市、一省的工作就行。《李卫当官》里的李卫完全没有文化,不妨碍李卫成为一个能吏。靠卖大碗茶、办小作坊起家的富商、企业家也不一定要很高的文化水平,有经济头脑有胆识又机缘巧合就行。《邓》剧的编剧、导演善意地提高了农民、乡村干部、商人、企业家的文化水平,但编导们的逻辑是荒唐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唯有会读书的人是人才的错误人才观。

(六)《邓》剧副线塑造的夏建国、夏建红、田源、刘金锁,不仅反映出编导们唯有会读书的人是人才的潜意识,还反映出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潜意识。文化水平出类拔萃的夏氏兄妹的父母亲是专家。田源的父母是高干。刘金锁只是农家子弟,却也与专家官家沾亲带故。刘的母亲在北京的大院里当过保姆。刘本人还幸运地有个专家的女儿插队成了他的恋人。

(七)恢复高考为选拔培养祖国建设急需的人才、实现选人用人方面的社会公平打开了一条渠道。但恢复高考并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有待于经济的充分发展。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之一是高比例的考生有机会接受高等学校了。恢复高考不能保证所有的考生都能上高校,各高校的社会声誉也相差不小。于是高考在实现选人用人方面的社会公平同时又产生了新的不公平。同一起点的考生因为考试成绩的不同,人生际遇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主客观条件造成的。公平总是相对的。但八五年开始的非全国统一命题招生考试人为地加剧了不公平。发达省市特别是京津沪穗录取比例大大高于其他省份。分省命题考试掩盖了地域不公平这一事实。同等学力的考生因地域差别而命运不同,有人因“地利”当上了工程师,有人没有“地利”而当了农民工。近日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决定,提高非发达省区特别是农民子弟上重点大学的录取比例。我对此持支持的态度。

(八)教育改革方案中外语的比重过高,有自我文化被殖民之嫌。我对此持批评态度。

(九)高考是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对于高考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公平。至于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这不是高考所能承担的。所谓自主招生考试之类,只会是腐败的温床。

(十)高考所要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具体掌握了多少现代知识。因此,高中教材要相对稳定,注重基础性和思维训练。近年来教材变动太大,同一科的教材太多。比如数学,不仅学生不知道怎么学,教师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这并非知识更新之举,实乃教育产业化之弊,是利益集团谋利的手段。分省命题考试也有各省考试院谋利的因素。高考改革方案决定扩大全国统一命题,我很赞成。我希望恢复八十年代初的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这样既可以扩大地域公平,也可以减少利益集团对教育的腐蚀。新教材泛滥成灾与分省命题高考是相关联的,是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不能归咎于恢复高考。

所有跟帖: 

你不会中文? -630706- 给 63070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14 postreply 21:14:54

文章从剧情的不合理来揭露《神剧》的不合理。用其矛攻其盾,立意好,写得好。 -杨子- 给 杨子 发送悄悄话 杨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4 postreply 21:15:18

过去我们不知道真相,因为没人给我们揭露出真相,被迫蒙在鼓里。现在人是不要真相,因为自愿陶醉在习惯与神话的剧情之中。 -杨子- 给 杨子 发送悄悄话 杨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4 postreply 21:18:51

我们悲哀,说是荒唐的时代。现在的人悲哀,该是时代的荒唐。 -杨子- 给 杨子 发送悄悄话 杨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4 postreply 21:20:58

毛泽东走下神坛, 邓小平走上神坛? -河里的石头1- 给 河里的石头1 发送悄悄话 河里的石头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6/2014 postreply 08:30:32

作者參加高考邏輯有問題,都工農兵學員畢業了,又考上大學,能說明什麼呢?正如小學畢業參加一年級考試拿高分一樣。要證明自己, -南天北云- 给 南天北云 发送悄悄话 南天北云 的博客首页 (24 bytes) () 09/06/2014 postreply 05:25:11

当年的话:老九升了天, 老大靠了边,不三不四挣了钱。 -河里的石头1- 给 河里的石头1 发送悄悄话 河里的石头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6/2014 postreply 08:32:36

别的不知道,但是知道工农兵学员不许参加高考,允许考研究生 -547788- 给 547788 发送悄悄话 5477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6/2014 postreply 09:04:49

若是工农兵中专学员,可能是让高考。不过当时的高考也包括考中专。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6/2014 postreply 11:32: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