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与地支

来源: 互联网 2014-08-31 07:54: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899 bytes)


以下资料全部取自维基百科的相关词条。 


天干,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 共10个字: 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循环使用。

地支, 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 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 所以, 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 故而, 而称为“岁星”。 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 这就是“地支”。 共12个字: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又称十二支。

天干
 
地支


天干的产生

天干最晚在夏朝已经开始,明显的证据是夏朝后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但是正式将这十个符号命名为天干应该与地支有关: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和用以纪日,使用干支纪年要更晚一些。

关于天干何来说法众多,其中一种是古人根据事物十个状态排序以定的,视为循环。其中植物的生长就是一例︰

甲就是“铠甲”,指万物破壳,植物破土萌芽;
乙就是“轧”,指万物初出地面,呈弯曲状;
丙指就“炳”,指万物长势旺盛;
丁就是“壮”,指万物的长势犹处于青春期,成长壮实;
戊就是“茂”,指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是为最顶峰;
己就是“起”,指植物开始屈曲其形;
庚就是“更”,指植物枯萎衰亡,始入土中,与乙相反;
辛就是“新”,指万物更新;
壬就是“妊”,指阳气正潜地中,万物被养育;
癸就是“揆”,指万物闭藏于土,万物萌芽。

现代研究的结论之一是天干源于原始人类以人体部位计数、排序,下面列出《说文解字》中的释义:

一曰人头宐为甲,甲象人头。
乙承甲,象人颈。
丙承乙,象人肩。
丁承丙,象人心。
戊承丁,象人肋。
己承戊,象人腹。
庚承己,象人斋。
辛承庚,象人股。
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
癸承壬,象人足。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源于十天干衍生。

合文    地支
癸孕甲    子
己孕庚    丑
乙孕丁    寅
乙孕丙    卯
己孕辛    辰
丁孕己    巳
丁孕戊    午
戊孕庚    未
辛孕癸    申
辛孕壬    酉
戊孕辛    戌
癸孕乙    亥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干支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历史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在古代称干枝,好比树干和树枝。

干支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干支的一个循环
原则上,天干与地支的使用上有配对使用的要求,即如下两组配对且交叉使用。如再配上生肖的话,其使用方法为,例如公历1984年为一个周期的第一年,即上一组开始的甲子鼠,1985年则轮到下组的乙丑牛,1986年又轮到下一组的丙寅虎,1987年轮到下一组丁卯兔,如此下去。最后形成一个循环。

干支60年各年份名称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延伸阅读: 干支纪年、纪日、纪时
zh.wikipedia.org/zh-cn/干支#.E5.B9.B2.E6.94.AF.E7.BA.AA.E5.B9.B4

所有跟帖: 

第一次使用甲子纪年是那一年? -gulala- 给 gulal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14 postreply 11:27:49

笼统的说,是在汉朝。“萌芽于西汉,通行于东汉” -互联网- 给 互联网 发送悄悄话 (6467 bytes) () 08/31/2014 postreply 17:28: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