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2014夏

来源: 圊石 2014-08-25 15:08: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954 bytes)
今年的北京之行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二十五岁来到加拿大,今年已有二十五个年头,这意味着我这辈子在中国和加拿大生活的时间一样长了。不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父母亲人也已经移民到身边,两边的佳节通通过,他乡早已变故乡。

不过,去中国,仍然是“回国”,和去别的国家旅游完全不一样。寻寻觅觅,找的是自己青春的记忆。

同学发小是要见的。虽然多年不在一起,但很快你就在白发和皱纹之下找到了当年的他和她。人的本性是不变的,拂开岁月的浮尘,看到的仍然是青春岁月。

中国是一个充满动荡的社会,每次去,都能感到一些很大的变化。

先是说微信,朋友熟人组成了各种圈子,每个圈子里总有人能够频繁地转发各类的资讯,文章和链接以及发布个人的生活动态,也不知他们上哪儿找这么多的时间。一旦上了微信,各个组群,动态不断,手机叮当的提示信号接二连三。就像北京的大街,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吆喝着,鸣着笛,打着铃铛,空气中涌动着热轰轰的噪音。大家虽然不常见面,但还是都了解彼此的动态,饭桌上,话题丰富,你来我往,往琐碎的日常生活里充填着细节。

微信上传个段子对微信群有这样的描述:
一个幸福美满的群是这样炼成的:
一件件挥之不去的往事,
一个个逐渐暴露的秘密,
一段段若即若离的情感,
一句句贴心贴肺的话语。
一两个风姿不减当年的万人迷,
三五位爱发黄段子的奇人,
七八个不愿老去的愤青,
若干不惧时差的海外赤子,
一群热衷奔波、爱发照片的驴友。
时不时蹦出几句冷幽默的哲人,
随时都有小道消息传播的政客,
一堆长期潜水也决不退群的呆粉。

微信只是智能手机普及的结果之一。出租汽车司机都通过手机上的导航软件找路,而且国内的导航软件包含的信息量也很丰富,不但有路线指导,还有即时的前方交通现状。呼叫出租车也变得非常容易。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打开相关软件,把姓名,等车地点录音下来,传上去,出租汽车司机在车上就能听到留言,并回应。还有软件能对司机报出当前出租车和用户的距离。离用户最近的出租车接上客人后,司机键入客人已经被接上,软件就会发出该呼叫服务已被满足的信息。同时客人的付费也可通过该软件完成。

我有个同学常用一个叫“咕咚运动”的软件,在微信上给我们发每天散步健身的路线图。他试图走出一定的图案。同时这个软件还能提供走路的距离,以及卡路里消耗。相反我一回来,参加了朋友们在两个城市间的骑车运动的助赛活动。组织者提供的跟踪软件不太稳定,使追踪的骑车人的行踪变得非常困难。


我很愚蠢的把我的一个旧手机解了码,拿到中国去用,后来发现我没有下载中文(也是我在这方面很跟不上形势),结果无法通过短信和人交流,很不方便。其实买一个很便宜。不到一百人民币。要是想要个和爱奉、三星差不多的,可以买“小米”这款智能手机,网上两千人民币。

说到网购,我也是在这次回国中才被启蒙。我这次回国主要是为了安排父母回国住上一段时间。同学们告诉我,上“京东”购物,东西可以送到家里,包括新鲜的鱼肉和蔬菜水果。这给我很大的安慰。因为老人们还能出门逛,但是提着副食品回家有些辛苦。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必为买副食品而发愁了。因为说服老人把银行信息放到网上还不太容易,而我又没有身分证号码而无法作这件事,所以我非常喜欢货到付款这个服务。头天在网上选出商品,第二天上午就有人敲门送货了。看着不对还可以拒付退货。非常方便,而且比实体店的价格低。有时候我带父母到实体店看货,拍了照,然后上网定货,不必大包小包在街上拎着东西。

因为网购的发达,速递服务也很到位。给“顺风”打个电话或发个电子邮件,人家很快就来了,我们连包裹都不用准备,只把东西,对方地址和手机号给速递员就可以了。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我们有一天向本城和外地各送了一件东西(都是回国受人之托),只花了二十五元人民币。网购和速递因为都是网上业务,一打电话,人家马上就确认你的当前住址,我父母为此惊叹不已,毫无保留地接受了速递这种服务。

我们单位的电脑技术员分别在中国购物网和亚马逊订购了一些电子产品,结果中国网的产品不但价格便宜,而且三天到货。而亚马逊则需要两至三周。

过多的剩余劳动力使市场上的竞争变得非常残酷。京东送货员每送一份货只挣两元。而且如果有客人在网上对物流有抱怨,送货员可能马上遭到解雇。

我觉得国内我的同龄人过得非常不错。当然这和他们都是八十年代名校毕业,又都在北京发展有关系。他们在专业和仕途上都发展得很好。我带回国Coach, Michael Kors送人(当然用不着送我的同学),我的同学则送我女儿从法国买回来的“Longchamp”, 比我买的牌子硬多了。

我在大学食堂里的这顿早餐(一个豆角肉包,一个青菜素包,一个茶鸡蛋,一碗南瓜粥,一筷头子的咸菜)是三块六。

附近街上的平民食品店也不贵,而且环境也很整洁。


如果去旅游的名店,价格就上去了。和亲戚一起去前门吃了顿“都一处”,两笼烧麦,一盆疙瘩汤,加两杯酸梅汤,花了小二百块。


餐饮业的兴旺也很人口密度有关。我的同学的国家机关部门是有食堂的,价格是有补贴的。本单位的人用餐是不花钱的,不仅如此,还不用为这一部分“收入”交税。我作为他们的客人,交十元人民币就可以了。通常问几个办公室,总能找到同事们当天不用的饭卡。饭菜质量好,品种繁多,米饭炒菜,面条包子,应有尽有。那环境绝对不会产生我们这边这么多的高质量“私房菜”。

北京的雾霾都成了食品推销的卖点。这是我在地坛门口的金鼎轩拍下来的菜谱。很多菜肴都注有“抗雾霾”的字样。



北京有形形色色的人,她也满足着各色人等的需要。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是个追求高大上的购物中心。在这座酷似“金字塔”的建筑里,可以看到20世纪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作品《骑海豚的人》,以及其他近40件杰出雕塑原作。其设计人利用“挑高和更多的开放公共空间,以及浓厚的艺术氛围,吸引小众、雅皮的时尚品牌进驻。”对我来说,里面人不多,是个在闷热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朋友还领我去了一个叫蓝色港湾的购物城。据说在京的外国人喜欢在此聚会。网上旅游导航对这里的评价是:“蓝色港湾仿佛一个从欧洲空运而来的小镇,将商业文明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处处充满了创新和惊喜。”在我看来,这里特别像加州圣地牙哥的一个奥特莱斯购物中心。







外国品牌仍然倍受追捧,特别是年轻人。我有幸受到一位出国不久的年轻同事的指点,买了些年轻人喜欢的"名牌"。比如我给一个朋友马上要上大学的男孩子买了块阿吗呢(A|X)的电子表。我在减价店花了七十刀,国内网站上卖四千人民币。我圣诞期间花一百多刀两件的新秀丽(Samsonite)硬壳旅行箱子也被熟人要走了,据说一件的售价就七千人民币。我回来的时候只好到早市上买了个编织袋,把从国内买的东西都带回来了。

回国我是要买茶叶的。同学们说,那就去马连道茶叶街吧。这也是我没听说过的,自然要去。不过同学说了,没个认识人带路,到那儿肯定受骗。所以又约了同学的朋友。这位茶商算是个儒商,据说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几辈子都花不完。开茶庄无非是打发日子而已。我上来就告诉他我不懂茶,但家里有喝茶高手,所以只图茶叶好,并不想图便宜。他说装懂是没有用的,几种茶叶喝下来,点评一下,就辨出高下来了。我们在他的茶庄里看他给我们演示洗茶,泡茶,观茶,我也装模作样地品着,评着。崭新的马连道修的古色古香,茶商们也把自己的茶庄装饰得精致而富有意趣。对我来说,也算是看了回景儿。







有朋友托我食品养挂,我去了几家店也没到,倒是发现了旧版小儿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怀旧情我在书店里看见本高尔基的“童年”,正是我小时候看的版本。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尔基挨了姥爷的毒打,趴在床上起不来,姥爷带着礼物来看他的情景。我特别向往他带来的蜜糕做的小羊和两支糖喇叭。到现在我看到一些做成小羊形象的布偶,仍然马上想起这副画面。回来后拿出书给朋友们看,大家都喜欢这套书,而且都有各自念念不忘的画面。







在京期间还看了汪峰在鸟巢的演唱会。

我对他这个人和歌都不太熟悉,在一个极其闷热的晚上加上几万人的热情,在鸟巢里度过了难忘的三个小时。


我对这种音乐会的理解并不深刻,但我的印象是,虽然是独唱音乐会,主唱人实际上唱不了几首歌。通常的模式应该是先有其他的娱乐形式,比如霹雳劲舞,先把气氛调动起来。主唱人出场时,大家已经引颈期盼了好半天了。主唱人高调亮相,唱个满堂喝彩,然后和观众互动一下,煽煽情。中间高亮和低柔的曲子几个交错,穿插个友情出演什么的,最后卯足了劲儿唱两三首劲曲,高调收场。可是汪峰的演唱会整整三个小时,他一首接一首的唱,有二三十首歌。也许对他的粉丝来说很过瘾,不过对我这个过路看热闹的人来说,就显得娱乐性不足,整个演出缺少印象深刻的亮点。我的座位在二层看台,我周围的观众并没有太热烈的回应。加上鸟巢巨大,不同距离的喇叭造成多种迟滞,声音很不清晰。



后来问问年轻人,大家说国内的音乐会就是这样,曲目唱得很多,否则大家会觉得钱花得冤枉。质量先不说,数量得给够。

本来还打算回国看个大妈广场舞,或是参加个暴走团,结果都因为时间太紧,未能如愿。我们从小就是在人堆里长大的,对这种人多热烈的场面很难会不为所动。毕竟,我们的青春就是在拥挤的邻里,学校,市场,街道,公车中度过的。我们的思维模式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






在国外二十多年,虽然已经喜欢上了清静,宽阔的空间,习惯了逻辑理性的思考,但是穿过小区热闹的晨练的人群,呼吸着包子油条的早点的味道,这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就浓浓地浸泡在“回国”这两个字眼里了。人在其中,变得很感性,此时此刻只是多年前那一刻的延续。恍惚之间,人又回到了二十五年前。

所有跟帖: 

喝豆汁儿了么? -南城胡同串子- 给 南城胡同串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5/2014 postreply 16:16:29

写的真不错, 动情感人. -moyi7172- 给 moyi7172 发送悄悄话 moyi717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6/2014 postreply 09:11:51

小人书看上去很亲切 -蒙老乡- 给 蒙老乡 发送悄悄话 蒙老乡 的博客首页 (27 bytes) () 08/26/2014 postreply 10:55:36

北京的早餐很棒!牛街上的新疆名的饭店的早点,十几个品种都很好吃! -yanlan- 给 yanlan 发送悄悄话 yanl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6/2014 postreply 17:14:16

第一张照片是哪儿?有点象清华。小人书看上去真亲切。 -Whitelaces- 给 Whitelac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6/2014 postreply 18:04:59

贴切:这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就浓浓地浸泡在“回国”这两个字眼里了。人在其中,变得很感性,此时此刻只是多年前那一刻的延续。恍惚之间, -bj2009- 给 bj200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7/2014 postreply 11:32:48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