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我也喜欢只从1848年说起。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建国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和中国最高行政机关,有时也被称为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是1912年至1928年代表中华民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是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合法政府,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正式诞生。1928年被国民政府取代。相较于中国国民党1928年夺权后以单个政党为基础建立的国民政府,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以北洋系为基础并吸纳各方力量组建,故名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正式形成,之前经历过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是中国大陆历史上较为民主的一个政府,亦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北洋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和象征。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猝逝后,无人有统御整个北洋派的能力,北洋派遂形成直系、皖系、奉系等三大派系为首的军阀势力;而自护国战争后,各地军阀也开始成型。各地军阀在名义上仍受北京的中央政府支配,但北京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成为北洋军阀相互角逐的舞台。这也成为后世以“北洋”称之的主因。
在这段时间里,北洋政府由在民主程序下选出北洋派系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总理所领导,1925年,中国国民党成立国民政府,并且由蒋介石领军北伐。1928年12月29日,奉系领袖张学良除下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并通电南京,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管辖,史称东北易帜。至此,北洋政府结束运作,北洋派退出历史舞台。
北洋政府时期建立了三权分立制度,先后出现的五部宪法[注 1]都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限制总统权力,防止个人独裁,使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尊重和保障。1917年5月,在对德国宣战问题上,段祺瑞提参战案,而国会拒绝合作,所以段祺瑞不断对国会施压,国会则改组内阁,暂缓讨论参战问题。总统黎元洪在国会的要求下解除了段祺瑞的职务。当时的国会真正起到了监督政府、制约权力的作用,并非“橡皮图章”、“表决机器”。
宪法同时保障司法独立,规定独立、公开审判的司法原则。1913年宋教仁被杀案中,地方检察厅可以公开传讯国务总理赵秉钧;又如1925年10月京师地方监察厅派检察官翁敬棠调查“金佛朗案”事件,外交总长沈瑞麟、财政总长李思浩、前司法总长章士钊全被审查,期间,中央政府没有干涉,反映出当时司法的独立性。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也存在封杀报纸、报人事件,但舆论环境与后来的国民政府和中共政府比较,还是相对宽松的。当时存在着大量的独立媒体,如《国民新报》、《语丝》、《晨报》、《清华周刊》、《新青年》、《京报》、《世界日报》、《现代评论》等。毛泽东在北洋政府时期,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主编《新湖南》,周恩来在天津先后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和《觉悟》,但他们是煽动造反。民间报纸从1916年的500多份至1920年增长至1000多种。1926年中国首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建立,之后各类官方和民间私营广播电台开始大量出现。国民自由空间的扩大,为社会精英和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件创造了条件。
中国公民在北洋政府所享有的结社自由是中国大陆从古至今最充分的时期,北洋政府初期仅在民政部立案的党会就有85个。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周恩来、张若名等人在天津组织的觉悟社,就是当时众多社会社团中的一支。商人也普遍自发组织成商会,经常发通电指摘北洋政府的行为。中国的民众更是可以随时游行,向北洋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北洋政府时期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第一次出现的高度民主时期。
1920年11月北洋政府宣布筹备地方自治,之后颁布了一批[注 2]地方自治条文。规定地方政府官员不由中央政府任命,而是由本地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1920年至1925年,中国各地依据美国联邦制的普世性原则,掀起联省自治运动,社会精英在报刊上发表大量关于联邦制的文章,呼吁联省自治。湖南省公民投票通过的《湖南省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付诸实行的省级宪法,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决议案中宣布中共的目标之一是联合蒙,藏,疆等地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923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一部联邦制宪法,但因曹锟贿选,这一宪法遭到反对。1926年国共北伐,中国各省宪法和省议会随之流产。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依经济学家许涤新研究,1912年至1920年,按照总产值计算,每年经济增长率为16.5%,按净产值计算,每年增长率为13.4%。依珀金斯所引资料,计算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官僚资本的发展自1912年以后开始衰败,外国资本也在1914年后受挫,惟有民族资本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北洋政府非凡的工业成就。
北洋政府将中国带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轨道,一战爆发、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是外在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北洋政府建立了市场经济。袁世凯请出张謇等一批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管理中国经济,并实现了财政平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日后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实际上是直接得益于北洋政府建立的市场经济。
北洋政府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北洋政府时期中华民国的国歌、国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另外,袁世凯曾颁布一系列尊崇伦常、尊崇孔圣文,设立的春节影响至今。北洋政府时期的民主氛围为思想自由提供保障,极大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在新文化运动中,各类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大地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在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之下,各种思潮自由传播,各种学说百家争鸣,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 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文化大师如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梁实秋、辜鸿铭、傅斯年、鲁迅都涌现于这个时期,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都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奠基的。[11]而且其成就当代中国人至今都无法超越。
在体育方面,1922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王正廷被聘为国际奥运委员会委员。1924年,北洋政府首度代表中国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在这次法国巴黎举办的奥运会上,因经费支绌,不能派遣全部选手前往,只派出网球选手数人赴法国。最终只有3名中国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网球表演比赛,虽然他们在预赛时就被淘汰,但无疑这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北洋政府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外交非常成功的时期,1912年4月22日,袁世凯明确宣告蒙古、西藏、回疆各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中国内政。英国公然表示不承认中国关于对西藏主权的宣示,以麦克马洪线制造了中国和英属印度的领土争端,英方代表在西姆拉会议上企图用欺骗手段让中方在条约草案上“草签”,被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一口回绝,最终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国政府作为缔约一方的任何协定,而“麦克马洪线”也未获承认,成功捍卫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
借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契机,北洋政府收回了日本在山东利权以及俄国攫取的中东铁路主权,废除满清政府给列强的部分庚子赔款,果断出兵外蒙古,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在北洋政府多方斡旋下,驳回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各项条款,是弱国外交的胜利。
在1918年俄国内战中,百万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的生命财产遭到威胁,北洋政府顶住各方压力,毅然出兵西伯利亚武装护侨。此举让全世界对中国政府刮目相看。1919年8月,北洋政府在哈尔滨正式成立警察总局,从俄国人手中收回大部分警权。废止《中俄蒙协定》,并出兵外蒙,1919年11月外蒙取消自治,成功回归中国。北洋政府提出修改《中俄伊犁条约》,与苏俄政府在1920年5月签署新的局部通商协定,废除了旧约中多数不平等条款。1920年9月,废除俄侨领事裁判权,收回俄租界。
1922年8月,苏联派出驻华全权代表越飞抵达北京,首先致函北洋政府的吴佩孚,希望建立合作关系,但是有着坚定民族气节的吴佩孚拒绝苏联的游说,越飞转而联络一心想夺取北洋政权的孙中山,两人后来发表联合宣言,孙中山同意苏军可以留驻外蒙,孙中山此举为日后中国国民党夺权后的外蒙独立埋下了伏笔。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府:北洋政府
所有跟帖:
•
16年中共有15位元首,31个人做过总理,很“成功”匹敌理想的共产主义
-kankantw-
♂
(79 bytes)
()
06/15/2014 postreply
12:39:02
•
除开袁世凯元首4年,有15位短职元首,同时另有广洲政府4个元首,真不错。见名单:
-kankantw-
♂
(957 bytes)
()
06/17/2014 postreply
07: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