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不说大话、不头脑发热、不打包票中国人正在建设一个伟大国家,全方位进军太空

来源: 天天喝茶 2014-06-11 12:52: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33 bytes)
外媒:不说大话、不头脑发热、不打包票中国人正在建设一个伟大国家,全方位进军太空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5月说,中国完成了为期105天的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密闭试验。三名志愿者从密闭舱中走出来。据中国媒体报道,志愿者吃的是自己栽培的5种粮食、15种蔬菜和1种水果,氧气和水百分之百在舱内再生,生活垃圾被用作肥料。换句话说,中国载人航天飞行项目的研究员似乎成功制造出了全内循环的生命保障系统。

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网站6月10日刊登题为《长征——中国准备全方位进军太空》的文章称,俄罗斯广泛宣传的“火星-500”试验和其他制造外太空飞行生命保障系统的尝试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这项试验不是北京的唯一成果。这回答了俄罗斯航天署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伙伴的问题。美国人已经被排除。欧洲航天局当然是一个重量级机构,但中国是更有前途的太空搭档。

负责军工航天的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也谈到了将中国当做主要伙伴的问题。他说:“我们将在6月底于哈尔滨举行的中俄博览会上与中国同行讨论载人航天领域可能的新项目。”

文章称,毫无疑问,中国是俄罗斯在航天领域青睐的对象。那么,中国航天到底怎么样呢?

从运载火箭开始,中国精确地复制了“老大哥”的道路,它把从苏联获得的第一批导弹变成了航天器发射工具。

从1970年到2000年,中国多次成功发射国产航天器。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长征”运载火箭。如今,该系列火箭已经发展到第9种型号,这是北京加紧建造的重型运载火箭。这种型号火箭能把最多133吨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只比美国的登月火箭“土星五号”少6吨。相应的俄罗斯运载火箭目前还在计划中。

文章称,在本世纪初之前,中国还没有什么可以为之自豪的成就。2011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次数超过美国,仅次于俄罗斯。未来5年,中国计划将约100枚卫星送入轨道。

但最有趣的是中国在载人飞行上的成绩。一般人认为,俄罗斯是该领域的领导者,而中国只是重复俄罗斯早已做过的事。真的是这样吗?

2003年10月,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携航天员杨利伟进入轨道。中国的首次载人飞行持续了超过21小时。从那时起,中国共实施了5次载人飞行。从数量上看,中国远逊于美俄。但从质量上看中国人没有走前辈的老路,没有重复进行同类型的发射,而是每次都增加项目的难度。

在杨利伟之后,2005年的发射将两位航天员送入轨道。2008年,首次实施太空行走。2011年,中国未来载人轨道站的雏形——“天宫一号”实验站出现在轨道上。



尽管人们不能拿重8.5吨的“天宫一号”与重136吨的“和平”号空间站相比。但量的平等已经不远。到2020年,中国计划在轨道上部署重约60吨、有3个舱的“天宫三号”太空站。文章认为,到2023年,中国太空站的重量将超过100吨。

文章称,至于外太空探索,特别是月球项目,中国是近40年来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2013年12月,携带“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了这项任务,这是中国登月计划的第二阶段。此前,“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飞过月球,绘制了详细地图。第三阶段,中国计划在2017年把月球土壤样本送回地球。中国可能在2020年前后有能力让航天员登陆月球。

文章认为,不说大话、不头脑发热、不打包票的中国人正在建设一个伟大的国家

所有跟帖: 

105天的全内循环的生命保障系统。 不简单!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4:38:13

再过十年不得了 -mrict.- 给 mric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1/2014 postreply 15:36: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