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觀感﹐兼論天命

来源: 海外逸士 2014-04-25 06:46: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00 bytes)
吾好史書﹐及今不輟。文革十年﹐逍遙自在。遂覽史記漢書以下。深有感悟。夫世
事所趨﹐實乃天命所至﹐非人力可挽狂瀾之既倒﹐廣廈之將傾。以三國而論﹐曹操
挾八十餘萬軍卒﹐南下伐吳﹐一夜東風﹐舟船殆盡﹐豈非天意。故杜牧詩曰﹕“東
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及劉備取川蜀﹐得漢中﹐兼有荊州之膏庾﹐且
得諸葛之助﹐如能養兵積糧數年﹐或可東下伐魏克吳﹐一統南北﹐繼漢庭之已滅。
所惜者關羽一意孤行﹐輕視東吳之虎耽﹐盡起精兵攻曹魏之樊城。彼意可速下樊城﹐
回防東吳。彼既熟讀兵書﹐豈不知未慮勝先慮敗。夫戰機瞬息萬變﹐豈能憑私意之
必可速克而戰﹐以臨勝負未卜之淵。此實乃取敗之道。亦天命耳。若關羽能守諸葛
之策﹐吾不知魏蜀吳﹐孰可一統天下。而諸葛六出祁山﹐均無功而返﹐亦天意之不
欲亡魏也。
 更縱觀唐宋元明清﹐此勝彼敗﹐而非此敗彼勝﹐雖曰人事有虧﹐實亦天命所向。又
如日寇侵華﹐已佔半壁江山﹐其內閣則有北進南下之爭。北進西伯利亞﹐與德寇東西
夾攻蘇聯。如夾擊之下﹐蘇聯戰敗﹐美國不及參戰﹐則二戰結局不知如何。然日本
取南下之策﹐欲掠南洋各國。其不智之舉乃偷襲珍珠港﹐引美國參戰﹐遂定敗局。
此亦天意也。彼如能既不北進﹐亦不南下﹐全力攻佔華地﹐並如滿清﹐全族殖民於
此﹐真不知中華大地此時若何。更如國共之戰。蔣以絕大兵力剿共數次而不勝﹐反
被其兔脫﹐及至日寇侵華﹐致其坐大﹐終被逐往孤島。寧非天命乎﹖
 縱觀國史﹐吾民雖處廣袤河山之勝境中﹐然其苦難實比安樂多矣。國史所載﹐若無
戰事﹐即遇苛政。寬厚天子﹐升平盛世﹐廖若晨星。及明末以下﹐迭遭異族治漢﹐軍
閥混戰﹐倭寇入侵﹐國共內戰﹐民生塗炭。洎紅朝一統﹐若毛帝之博覽群書﹐必知
予民生息﹐如歷代新朝之初﹐豈知其好高鶩遠﹐運動不絕﹐擾民不止﹐致飢殍遍野﹐
民不聊生。加之歷次運動﹐死者多過戰爭。得此天子﹐實吾民之不幸。亦天意如此。
吾民苦難未竟也。及鄧帝即位﹐雖曰開放﹐實為其同伙獲利之輿論先行。而六四屠
城﹐兇相畢露。開槍殺民眾之先河。而江帝掌權﹐終致貪墨橫行﹐民間疾苦更甚。
胡帝庸碌﹐莫有業績。而今習帝登基﹐雖反貪懲腐﹐似雷厲風行﹐能否中興﹐唯可
拭目以待。或曰紅朝自開放及今﹐財力軍力已長足以進﹐豈非中興之兆﹖否也。中
興者必有舉國新像萬千﹐豈得僅以財力軍力論之。且凶兆四伏﹐何得言中興哉。渺
渺天道﹐興亡有替。天命所在﹐不可逭之。吾非術士﹐莫能預知天意何時亡紅朝。
然八百年之長如周朝者﹐尚已不存﹐何朝能延祚萬年哉﹖如諱言衰亡﹐視作詛語﹐
非心懷坦然之唯物者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