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60多亿元的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是石家庄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重点工程,也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集防洪与生态建设于一体。位于市区正北方的“河心岛”,是工程中水面最为宽阔、风光最为迤逦之处,2010年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将被重点打造为一座“自然生态公园”,并享有整体50年一遇、局部百年一遇的最高防洪标准,彰显了为民做实事儿的决心。
在市民关注的目光中,滹沱河逐渐焕发出美丽容颜,“大变样”的诺言渐渐兑现,然而,当人们试图接近那期望中的河心岛“生态公园”时,却被保安无情的拦下,称仅有“业主及会员”可往。
凭河远眺,河心岛东部已经建起了一栋栋独院别墅,售价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谢绝参观;而岛上其余地方,据保安描述,是高尔夫球场和网球场,也仅对业主和会员开放。
看着一辆辆豪车长驱直入,普通市民只能望岛兴叹。
有市民回忆道,在改造之前,还经常有自行车爱好者登岛游玩,享受不乏粗粝的郊野风光,而当花费纳税人巨款整治精美之后,普通市民却被拒之门外,变成了少数富人独享的乐园,民心怎能不被深深刺痛?这可是几年前敲锣打鼓上马的“民心工程”?
我国地少人多矛盾突出,多年之前,国务院、国土部就叫停了全国的别墅及高尔夫球场项目,而石家庄的这些违规建设,不仅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调落成,占用的还是同样高调上马的“民心工程”,何以如此之猖狂?
从地图上看,别墅区占据的河心岛东端,三面环水,向东望去河水蜿蜒,数十亿打造的美景尽收眼底,几乎是一处天然的观景平台,是整段工程中风光最佳之地,开发者还真是会挑选地方。

这里距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之遥,驶上崭新的高速路不消片刻便可从喧嚣的水泥丛林登入这绿水环绕的人间仙境,这在干燥的北方内陆城市无疑极度稀缺,这些别墅能够卖到上千万的高价,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密不可分。
然而,这些独一无二的美景、这些完善的市政设施、这百年一遇的超高防洪标准,统统代价不菲,花费的都是公帑,最后成为极少数人的特供,普罗大众被排除在外。
“生态公园”爽约而去,纳税人的钱却不会退给人民,而豪华别墅销售所得,又通过种种渠道再次分配给了权力与财富顶端的一小撮人,同样也不会跟民众有关。
在全国禁令的背景下,在城市兴建别墅和高球场均属违规工程,而在已经公开披露的民心工程规划中随意变更,更显地方之黑幕重重。今朝一旦曝光,也是进退两难,综合整治的钱已经花过一遍,建设违规工程的灰色收入又摸过一遍,纠正错误把别墅炸掉也得花钱,再重新建设生态公园还得请财政拨款——如此惊人浪费有没有人负责?
无论后续如何进展,即使得到了“公正的处理”,纳税人都在无休止地出血、再出血。如此“民心工程”,最终成为了民众心中长久的刺,如何能不痛?
在市民关注的目光中,滹沱河逐渐焕发出美丽容颜,“大变样”的诺言渐渐兑现,然而,当人们试图接近那期望中的河心岛“生态公园”时,却被保安无情的拦下,称仅有“业主及会员”可往。
凭河远眺,河心岛东部已经建起了一栋栋独院别墅,售价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谢绝参观;而岛上其余地方,据保安描述,是高尔夫球场和网球场,也仅对业主和会员开放。
看着一辆辆豪车长驱直入,普通市民只能望岛兴叹。
有市民回忆道,在改造之前,还经常有自行车爱好者登岛游玩,享受不乏粗粝的郊野风光,而当花费纳税人巨款整治精美之后,普通市民却被拒之门外,变成了少数富人独享的乐园,民心怎能不被深深刺痛?这可是几年前敲锣打鼓上马的“民心工程”?
我国地少人多矛盾突出,多年之前,国务院、国土部就叫停了全国的别墅及高尔夫球场项目,而石家庄的这些违规建设,不仅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调落成,占用的还是同样高调上马的“民心工程”,何以如此之猖狂?
从地图上看,别墅区占据的河心岛东端,三面环水,向东望去河水蜿蜒,数十亿打造的美景尽收眼底,几乎是一处天然的观景平台,是整段工程中风光最佳之地,开发者还真是会挑选地方。
这里距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之遥,驶上崭新的高速路不消片刻便可从喧嚣的水泥丛林登入这绿水环绕的人间仙境,这在干燥的北方内陆城市无疑极度稀缺,这些别墅能够卖到上千万的高价,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密不可分。
然而,这些独一无二的美景、这些完善的市政设施、这百年一遇的超高防洪标准,统统代价不菲,花费的都是公帑,最后成为极少数人的特供,普罗大众被排除在外。
“生态公园”爽约而去,纳税人的钱却不会退给人民,而豪华别墅销售所得,又通过种种渠道再次分配给了权力与财富顶端的一小撮人,同样也不会跟民众有关。
在全国禁令的背景下,在城市兴建别墅和高球场均属违规工程,而在已经公开披露的民心工程规划中随意变更,更显地方之黑幕重重。今朝一旦曝光,也是进退两难,综合整治的钱已经花过一遍,建设违规工程的灰色收入又摸过一遍,纠正错误把别墅炸掉也得花钱,再重新建设生态公园还得请财政拨款——如此惊人浪费有没有人负责?
无论后续如何进展,即使得到了“公正的处理”,纳税人都在无休止地出血、再出血。如此“民心工程”,最终成为了民众心中长久的刺,如何能不痛?
文/纸上建筑
2013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