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取经验教训 助推梦想成真 (1)

来源: 酒吧里的美国 2013-07-24 06:22: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050 bytes)
记取经验教训 助推梦想成真 (1)
《中共四平市委活动大事记(1945——1989)》摘要与读后感
朱立平
我于1959年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市,除1969年至1972年随父母"走五七道路"插队到吉林省四平地区东丰县农村之外,我的青少年时期基本上是在四平市度过的。从1979年考上吉林大学,实现了我的"重点大学梦"开始,我便走上了一个又一个逐梦之路,越来越远地旅历异乡,直至于1991年初求学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每次回到故乡四平,我都会在探亲访友之余,抽空儿瞧瞧旧书店、逛逛旧货摊,收获之一便是一部上下两卷本《中共四平市委活动大事记(1945—1989)》。闲来翻阅这部故乡的大事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不仅从前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四平往事历历在目,而且四平的变迁在我的脑海里完全演化成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段全景缩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数度通览《中共四平市委活动大事记(1945——1989)》(以下简称《大事记》),让我感慨日深,感悟渐多。在举国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重温四平之故,探知中国之新,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长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四平简介与《大事记》内容摘要。
四平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200余年。
近代,与华夏各地一样,四平也见证了民族的惨痛积弱和列强的肆意凌辱,尤其是20世纪初,日俄竟然以中国东北为战场,一决雌雄,结果,四平的铁路沿线一带随之由日俄战争的败者--沙俄换手为胜者--日本的"战利品"。更令国人引为国耻的是,在对外奴颜婢膝、对内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当局的腐朽统治下,"九一八"事变使得包括四平在内的东北民众通通变成了亡国奴,"七七"事变后更令祖国大半山河沦丧于小日本的蹂躏之下,中华民族一度濒临亡国的险境。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隔日150万苏军攻进中国北部,打败了日本关东军,作为胜利者的苏联红军一度事实上掌控了我国的东北等地。
以毛泽东为最杰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认准国情,抓住世情,雷厉风行,强军东北,很快建立、保卫和巩固了东北根据地,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全中国被压迫人民的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事记》从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开始,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平的建制过程和定制后的历史演进,一直记录到发生全国性动乱、部分地区暴乱及平乱后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登上历史舞台的1989年年末为止。
原原本本地摘述《大事记》是第一部分的基本内容,为随后内容提供认知线索和基础。
第二部分、关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历史解析。
一部关于四平发展的《大事记》,让人们领略到了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在四平的缩影、变幻与折射。显而易见,《大事记》为人们深刻体会、认识和反思新中国建立之前和建成之后一段历史时期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具体演进提供了一条生动的线索。
历史早就证明,中华民族是不能够、也不应该自外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深刻认识世情、必须明确把握世情、必须精准运用世情。深刻认识、明确把握和精准运用世情对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中国革命之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同毛泽东深刻地洞察世情、精准地把握世情、睿智地运用世情和豪迈地引领世情是分不开的。建国后,党内之所以屡次产生各种原则性分歧,进而发生严重党内路线斗争,引致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跌宕起伏,与一些中央层级的领导对世情以及相应的国情、社情、党情、民情的判断出现根本性分歧有直接关系。
国情的文明内涵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也明确宣示着有强烈的国情特色。 自鸦片战争以来,影响中国国情最巨的是西方文明,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中,首先采用"大事记"的形式,对照、比较中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一方面,深透认识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发展特点、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角度,深入认识中国国情的特色。
现代国家是由政党主导的国家,所以,一个现代国家的党情不仅对该国的国情、社情、民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世情。中俄都曾经是封建集权社会,都成功地建立了革命的政党,都成功地达成了革命的奋斗目标,都成功地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党情的不同发展方向使得两国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世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今天,十月革命的理想已经随着前苏共的垮台和前苏联的裂解而烟消云散,而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遇挫不馁,痛定思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正大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苏两党、两国境遇之大不同,个中缘故、经过与结果是令人震撼的、是发人深省的、是促人反思的。所以,用"大事记"形式,对比不同党情在中苏各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二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情和民情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早在由"真龙天子"统领的漫长封建社会"家天下"时代便已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了。然而,这个理念虽好,却也一次又一次地无法避免封建王朝重蹈由俭入奢、两极分化、腐朽堕落、民怨沸腾、揭竿而起、王朝垮塌、新朝重建的老路,一次又一次地抵不过"不患寡、患不均"文化传统的反复震荡作用,导致中国封建王朝"勃也忽焉,亡也忽焉"的周期兴亡问题从未得到根治。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熟知中华文明,深知中国国情,体恤中国民情,牢牢把握党情,放眼古今世情,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做到了革命成功、民族独立和做出了继续革命、解放人民两件大事,搞清楚这两件大事的内在关联、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是本部分的最后内容。
第三部分、发展特色理论与建设新型社会。
理论是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提炼与升华,理论是推动理想航船的风帆,理论是照亮通向未来之路的火炬,理论是建构人类理想社会的宏图。
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是前无古人、旁醒观者、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必然催生伟大的理论创新,伟大的事业必须用伟大的创新理论来指导。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日益系统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历史必然性。
建构特色理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新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必须总结和记取。为此,做好以下三个工作是必须的。第一,必须明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列教条之间的区别,让马列主义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力量源泉。真正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明确马列主义理论的基础性、原则性、重要性,才能明确马列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巨大作用、历史意义,才能明确人类的梦想为什么是相通的;第二,必须明确毛泽东思想形成、确立和发展的主客观社会历史环境,必须明确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必须明确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时代战无不胜之所来、之所为、之所以,必须明确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在中国开创了一条具体实现中国梦、具体联通世界梦的伟大道路,所以,高举毛泽东旗帜,发展毛泽东思想,不仅能够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而且能够为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社会进程中提供永续的精神力量;第三,必须明确所有先辈与前人的理论都不能代替后人的理论创新,更不应成为束缚后人理论创新的条条和框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应该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简单罗列和笼统堆砌,而必须形成一整套高屋建瓴、结构坚实、体系科学、内涵丰富、切合实际、通俗易懂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新体系。
理论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唯有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穷究真理、摒弃教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平稳通畅、越日益宽广、越无限风光。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新拓展理论基础、必须新树立理论内容、必须新创造理论体系。这是第三部分的首要内容。
大道至简,知难行易。中国人民已经有足够长的长度来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已经有足够广的广度来比较各国的发展与特色,已经有足够深的深度来思考古往今来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有足够高的高度来展望整个世界的未来与发展。中国今人,生逢其时,躬逢其盛,应该责无旁贷,挺身而出,在充分记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只要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等方面增加力度,则建设出一个新型社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基于上述考量,本文第三部分,在发展特色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为建设新型社会提出一套调整现有体制的具体建言。
关于体制,值得特别强调的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历朝历代之所以"皆行秦政",中国封建王朝之所以周期垮塌与照旧新建,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之所以败给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毛泽东之所以断言"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内在逻辑关系是同一的:第一,高度集权的体制是有力和有效的,也是中国历代所有统治阶级共同钟爱和必定采行的;第二,体制内的统治阶级与体制外的被统治阶级,注定既对立(对立的极至是,旧体制的体制内统治阶级被旧体制的体制外势力所铲除)、又统一(新体制重建后体制内统治阶级和体制外被统治阶级的相互适调与相互依存);第三,长治久安的体制一定是体制内统治阶级能够持续和持久地驾驭体制外被统治阶级的新型体制。
毛泽东领导共产党通过革命,打碎了国民党治下的旧体制,建立了原本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体制。然而,毛泽东很快发现,他领导的各级共产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通过驾驭一套承传2千余年的官僚管治社会的行政架构,利用镇反、反右等手段,将很多社会精英层次的人物清除到体制外,变成了体制外被专制阶级,本该当家作主的人民与以往朝代体制外的被统治阶级几无二致,加之外有前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适时表演,内有各级党政领导埋头拉车不管路,于是,毛泽东找到继续革命的动力、目标和手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体制内各级大小官僚顿时成为体制外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新对象。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珍贵经验和惨痛教训告诉人民,一个好的体制必须是真正能够将绝大多数守法公民不同程度、不同范围、不同方式地纳入其中的体制,唯有这样以民为主、为民服务、全民共享的体制,才是永葆社会公正、幸福和长治久安的体制。

一、四平简介与《大事记》内容摘要

四平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吉林省中南部。
据载,古代汉魏至两晋十六国时期(公元206年至420年),四平属扶余地,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唐中叶以后属渤海王国扶余府扶州,辽代属东京道通州,金归咸平路韩州,元属开元路,明属辽东都司北境,清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1821年(清道光元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四平境地。
1878年(清光绪四年)始设奉化县,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辽宁省昌图县老四平)。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时,从长春向南每隔30公里设置一站地,经范家屯、公主陵(岭)、郭家店到今四平为第五站,故俗称四平为“五站”。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南满支线全线通车,沙俄将“五站”定名为“四平街站”。并在站前开始修筑南北向的一、二、三马路,铁路租借地区域略见雏形。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9月,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杀出胜负,沙俄战败。日本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拓展为“满铁附属地”,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的管理权。四平至此实行一地两治。
1916年3月,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四郑铁路局在四平街设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户籍、民事、建筑、公安事宜,不受“附属地”辖治。
1922年以后,四洮铁路通车,四平街的交通愈益方便,老四平、梨树县、八面城等地商贾纷至沓来,大量建筑接踵而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站”地立行政权被“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取而代之。
1937年12月1日,根据日本和伪满洲国缔结的《关于撤销在满州国治外法权和转让南满铁路附属地行政权条约》,四平街道东、道里行政权合一,伪满州国国务院指令设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馆尚也首任四平街市市长,直接隶属奉天省。
1941年7月1日,伪满洲国(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东北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伪四平省。伪四平省下辖四平市、公主岭市、通阳县、梨树县、双辽县、东丰县、怀德县、长岭县。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伪四平省撤销。
《大事记》就是由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翌日150万苏联红军分四路攻进东北及热察地区开始记述的,现扼要摘述如下:
1945年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0日至11日,朱德连续发布7道命令,命令解放区抗日军队大举反攻,限令日伪军向就近抗日部队投降。11日,日本关东军驻四平的首脑坂田祥二郎中将奉调担任伪新京(长春)地区防卫司令官,受其指挥的关东军第三十军团亦同时调防,离开四平。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时,电台广播日本天皇向中、苏、美、英四国"投降诏书",沦陷14年之久的中国东北地区随即光复。
五天后(20日),贝洛夫中将率领苏联红军一个师进驻四平,并成立了分别以维久根斯基中校和米哈依洛夫中校为司令的苏军警备司令部和苏军宪兵司令部,掌控四平市政。
8月下旬,在驻四平苏军警备司令部和苏军宪兵司令部长官参与下,辽北省和四平市地方治安维持会成立。与此同时,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和朱总司令的命令,冀热辽区党委和军区抽调8个团、一个营、2个支队,共13000余人的部队和2500名地方干部,在李运昌司令员率领下,北出长城各口,进入东北的辽宁、辽北地区。
8月30日,国民党政府公布划分东北为9省2市(哈尔滨、大连),并任命了9省省主席和2市市长,意图独揽东北主权。
9月上旬,"四平市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协会开办"大众阅览室",创办《辽北大众报》、《火炬》两种进步报刊,组织了小型剧团,宣传中苏友好,交流中苏文化,传播爱国、进步、革命思想。
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为书记,并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调2万干部、10万部队和100个团架子的军队干部到东北开辟工作。18日,彭真等到达沈阳,东北局开始工作。9月末,东北局派栗又文、周健等到四平,接受伪四平省政权,筹建辽北省自治政府。
10月初,东北局派倪志亮等带领部分干部和部队到达四平,建立了中共辽北省工作委员会和辽北军区。中旬,中共辽北省工委派魏兆林等16人接收四平市,成立了中共四平市工委,下设6个区委。下旬,经中共辽北省委决定,四平市民主政府正式成立。
11月上旬,根据中共四平市工委和四平市政府决定,四平市市公安局将伪四平市警察署和警备队全部缴械,建立了由170余人组成的四平市公安队。
自1945年11月5日到1949年4月21日,随着时局的变化,辽北省建制,经历了三建三撤。
1946年3月13日,驻四平的苏军全部撤离四平回国,国民党势力取而代之。当日下午4时,四平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于树忠(时年26岁)在欢送苏军离开四平后从火车站的返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杀害。两天后(3月15日),为了阻滞国民党军沿中长铁路进攻北满,在邓华、钟伟的指挥下,东北民主联军进攻四平,历时8小时解放四平,活捉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保安司令张凯以下3000余人,史称一战四平。国共两军一共四战四平,血战之惨烈,一战甚过一战,一度有若"东方马德里"。四战四平期间,无数革命英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四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1947年6月23日,在持续16昼日的四平攻坚战中,曾任四平市卫戍司令部司令员的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在四平前线指挥战斗时中流弹光荣殉职。
1948年3月12日上午8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一、三、七3个纵队和独二师、总部炮团,在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统一指挥下,向四平的国民党守军发起全面总攻,经过突破、巷战、攻克核心工事,共23小时激战,于13日晨7时胜利结束战斗,收复四平。
同月16日,中共中央发来电报,祝贺东北人民解放军收复四平的伟大胜利。同日,新华社东北总分社发表《四平市永远是人民的》文章。文章在回顾《四平保卫战》和《四平攻坚战》的战斗经过后说:四平回到人民手中,东北人民解放军可以更好地进行战略联系、贯通,进行大规模作战,使孤悬在沈、长两处的国民党军队处于首尾不相顾的绝境,必遭我军干净歼灭无疑了。
1948年3月25日,四平市2万群众举行集会,热烈庆祝四平解放。
1948年4月中旬,经中共辽吉省委批准,中共四平市委正式成立。张学文任市委书记。
1948年4月1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政治部联合颁发命令,决定在四平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将四平市中央公园命名为烈士公园,将四平共荣大街命名为仁兴大街,并对四平作战烈士举行人民的公葬,以纪念和表彰烈士功勋,鼓励解放军英勇杀敌和参军支前。
1948年5月26日,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政府举行万余名市民参加的仁兴路命名典礼。中共四平市委书记、市长王学文作报告。辽北省政府主席阎宝航到会作重要讲话说:仁兴路是全国人民解放的路,马仁兴师长永远活在四平市和辽北省人民心中。会后,与会人员沿着仁兴路举行盛大游行。黑色挽幛写着:"仁成取义,兴我中华!"
1949年6月,经东北局批准,四平市政府更名为四平市人民政府。
1949年9月23日晚,四平市人民政府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举行盛大群众联欢晚会,2万多市民分别在6个露天会场参加联欢活动。
10月1日,四平市各界人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市机关、团体、工厂、学校、驻军放假三天。
1950年5月7日,四平市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在中央广场(现烈士塔广场)举行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动工修建典礼,到1953年6月30日竣工。塔东面刻林彪提词:"为解放人民而奋斗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塔南面刻高岗提词:"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北面刻林枫提词;"中华人民优秀的儿女万古千秋";西面刻陶铸提词:"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烈士纪念塔正面牌楼刻原辽北省主席阎宝航手书提词,横条:"四平烈士纪念塔",两侧:"革命业绩垂千古,烈士光辉照山河"。1954年,高岗提词被抹掉,文化大革命期间,其余三面提词陆续被抹掉,刻上毛主席手书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牌楼两侧提词改为毛主席的词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从《大事记》的记载看,50年代,四平地、市委与全国其它同层级党组织一样,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带领四平人民迅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镇反"、"三反"、"五反"和抗美援朝,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全面展开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57年,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开展了党内整风和反右派斗争。1958年,四平地、市委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组织四平人民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了"反右倾"斗争。

所有跟帖: 

认真难得、好! -青松站- 给 青松站 发送悄悄话 青松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4/2013 postreply 10:26:52

老土不老土,毛泽东再不好、让人记得人民是最重要这条无人及得上(对比种种特色而言.......)...... -青松站- 给 青松站 发送悄悄话 青松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4/2013 postreply 10:41: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