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库(2) 戎人犹在玉关西

来源: 宜城渔翁 2013-06-28 00:01: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958 bytes)

世界风库(2) 戎人犹在玉关西

                 

                        作者   何克祥

   

 

   列车从兰州出发,爬出20公里长的鞘岭隧道,通过古丝绸之路门户和咽喉,进入河西走廊。然后,出酒泉城,嘉峪关,市,用了差不多一天一夜的时间,入安西县境内。列车停靠在疏勒河火站,眼前是一望无的大漠戈壁疏勒河火站位于甘肃省安西县三道沟镇距离兰州火车站925公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五七”农场,离疏勒河火站,还有15公里。

    后,996位“五七”战友,被分到九个连队。 我们三连共有三个排,一排和二排是男生排,三排是女生排。连长指导员以及司务长和各排排长,都由解放军现役军官担任。

    行李由农场汽车拉走,人必需步行,作为“接受再叫育”的第一课。由于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大家都很疲惫。行程过半,指导员叫大家跳“忠字舞”,激励士气。经过动员,来自兰州医学院的白天同学,自告奋勇,带领大家跳“大海航行靠舵手”。

    白天,高高的个子,朴素大方,美如莲花。日后也真的成了三连“连花”,是许多男生心目中的女神,也是笔者“梦中情人”。

 

    “忠字舞”,“文革”中的一种集体舞蹈。立意对毛泽东表示忠心,是一个代的象征。其舞蹈语汇来自蒙古、西藏和新疆等民族舞。舞蹈作近似于广播体操粗放、简单、夸。从大型音乐舞蹈史东方红”里,衍生出来。化,通俗易学,人人会跳。 现在,“忠字舞”又演变成广场舞。每天早晨和晚上,全国各地,随跳舞的人群。老头老太在公园载歌载舞,锻炼身体,为自己祝福祝寿。艺术水平,与时俱进。优秀舞蹈上了春晚,“俏夕阳”是其典型。在全国人民中播下“舞蹈”的种子,今日开花结果,“忠字舞”功莫大焉。

    跳过“忠字舞”,不久就到了三连驻地。开始了虽是“五七”,却是“战士”的生活。我们虽然不穿军装,却象正规部队一样。出早操,晚点名,外出请假,进连部要喊“报告”。男女生不能接触和交往,已婚夫妇也不能例外。不准恋爱,不准结婚,不准探家。不能私自离开,实行封闭管理。粮油按连队战士标准供应,牺牲后按战士标准抚恤。唯一比战士优越的是,每月有“大学生” 标准工资。按照如今的编制,我们这些“五七战士”,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文职农民”。战士待遇,干部(排级)工资,农民职业,没有冒徽领章,不属现役。

    安西县得名,据说与康熙大帝有关。他在安西布隆吉大丹部属以后,为了“安定西域” 始称“安西”。 安西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西部浩瀚的戈壁上,东邻,西敦煌,南望祁,北枕大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 古称瓜州,先后羌戎,大月氏匈奴人居所。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安西,此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2月8日,民政部将甘省安西更名瓜州属酒泉地区管,面24300平方公里,人口9.3万,居住着、回、蒙、藏等15个民族。 
  

    连队周围,荒芜人烟。要是迷了路,很难走出沙漠。由于是封闭管理,无法与外界接触。非常遗憾,我至今不知道“五七农场”,在地图上的确切位置。只知道离疏勒河火站不远,在甘肃省安西县三道沟镇附近。但是,我确切的记得,三连三班五七战友刘x瑞,北京外贸学生。他的未婚妻从北京,抄录贺铸捣练子”寄给他。“砧面,杵声就征衣泪墨。寄到玉关万里,戎人犹在玉关西”。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世界风库(2) 戎人犹在玉关西
  • 世界风库(5) 五七战友
  • 万有斥力
  • 世界风库(4) 乐在其中
  • 河畔中学(2)记念李兰图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